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农村再生 全台4成社区参与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11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北专题报导)2010年8月农村再生条例、设置1千500亿农村再生基金,通过至今逾一年多,据农委会水土保持局统计,全台共有1,864社区参与农村再生计划,未来将成立“农村及农田水利署”因应相关业务。

水土保持局副局长林长立指出,截至9月底,台湾4,000个农村共有1,864社区参与农村再生计划,超过40%参与度。另外,已提出计划有74个社区,他表示,社区提出的计划需经审查通过才会给经费,经费也不固定,需要看社区的需求。

目前已编列50亿推广农村再生,像是宜兰冬山乡大进社区、新竹县北埔乡南埔社区、苗栗县大湖乡栗林村山区的姜麻园等都办理得不错,他强调,“去年再生计划条例通过至今,整个社区的参与度及民众展现的能量,目前看出的成果都还不错,要报名参加的社区很踊跃。”

林长立强调,现阶段以“农村再生、先做培根、培根做好、根留农村”的顺序推行,是由下而上,充分发觉社区动力,唤起社区共同打拼意识,社区一定要参加培根课程,课程中就是要让社区凝聚共识,充分讨论社区未来发展愿景。

林长立表示,水保局办理农村建设业务并非自农村再生条例立法才开始,水保局78年就在做了,不过当时没有法令,也没经费,去年有法有专款,未来整个行政院组织做调整,农业部委会有一个农村专责单位来进行,给予农村更好的照顾。

骑着父亲遗留下的淑女型自行车环岛,探访农村以圆父亲遗愿的六旬“农村再生顾问师”张海深,他花了近2个月时间,参访农村社区及十大经典农业村。根据他的观察,目前社区的人力与人才尚嫌不足,将优秀顾问师纳入培根课程师资库,是缓解课程师资荒的好方法。

其次,他在农村参访过程中发现,选举和地方派系分裂是造成大家合不来,导致社区发展停顿、进而倒退的主要原因。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当重要,刚开始社区,目前是由下而上,由居民来讨论,因为大家意见不一造成纷争,通常都会有一位热心、想要为社区付出的居民出来领导,他需要找许多人力来支援,社区改造成功后,居民间的团结和谐更是整个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

南埔试办社区 打造无毒家园


南埔水圳是南埔社区的生命线,村民们历经思考、辩论,全村休耕1年、忍受暂时无法取水的不便,以打通栓塞已久的命脉,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村再生计划正式核定的社区。图为台北市大地工程处参访南埔社区。(南埔社区提供)

黄金水乡“南埔社区”,坐落位于新竹北埔乡,日前成为全台第一个农村再生计划正式核定的社区,南埔改善社区环境并保有原始农村风貌,藉由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发展有机产业,增加农户创业与就业机会,改善整体素质,促进农民福祉。

一同参与计划的村民麦欣岚表示,南埔近几年来积极从事社区营造,由于成效佳,获选为“农村再生计划试办社区”。南埔社区村长庄明增强调,打造一个适合老年人与小孩的生活环境,留给后代子孙一个干净无毒健康的生长家园,这就是南埔的农村再生计划重点。

居民的向心力及凝聚力

参加农村再生计划需要跟村民们达成许多协议及共识,麦欣岚说,我们都与村民开会,或是家家户户拜访,告知村民要做哪些项目,让村民很清楚了解,我们需要他们的协助。社区内部先开会规划,与村民共同讨论,将意见汇整后,再与水保局协办人员密切沟通,如果不符,就重新讨论。

参与计划后,社区的居民对于自己家园的了解更多,也更勇于表达自己意见,进而知道村民的需求。

麦欣岚笑着说,“最初开会时,询问村民是否有问题或是有更好的意见,村民都默默低着头,鸦雀无声,等到出了会议室的门口,村民就开始抱怨那个这个怎样应该要怎样。到后来,村民在开会当下就会提出自己意见,不会私下讲。”

庄明增也说,现阶段除生活环境有改善外,社区凝聚力也变强,有达成共识。

自然农法打造有机产业

庄明增表示,想要提升地方产业,透过课程与会议协调村民参与及共同讨论解决所面临的困境。像是要打造无毒家园,农作物皆是有机,邀请专家学者来上课及教导村民使用“自然农法”种植出有机农作物。

麦欣岚曾上过“有机栽培课程”,跟家人提出,稻米、蔬菜等农作物都不要使用农药,结果家人反对的说,怎么可能不使用农药,不用药虫子会吃。后来她成功说服了父亲。她说,停用农药,改变耕作方式之后,水稻的农药残留是零,一家人都很高兴也振奋,其实没有增加成本,反而作物品质却明显提升。

至于,农村再生计划推展至今,是否有吸引年轻族群回流?庄明增说:“其实现有年经人不要继续外流就很好了,现阶段还没到吸引年轻人返乡的程度,目前也有许多年轻人参与社区公共服务。”

麦欣岚则说,目前有吸引一些外地居民,他们包袱较小,肯默默在南埔做有机农产。她肯定的指出,年轻人回流最大主角就是村长庄明增,当初因为家里的老人家年纪大,他回来接手一些田地,渐渐将南埔转型为观光休闲,也成为南埔农村再生的重要推手。

农村顾问师:社区共识首重“由下而上”

年近60的张海深目前是农委会水土保持局农村再生顾问师,为完成父亲生前想到台湾各地农村去看看的遗愿,因此骑着父亲遗留下来的淑女铁马环岛,巡水圳、探农村,将参观访问过程拍摄成纪录片,内容包括农村社造经验谈、水圳灌溉沟渠受污染情形及节能减碳、环保、生态保育有关的作法。

张海深表示,农村再生顾问师职务是陪伴居民、参与社区及记录社区发展过程,目的在协助有意加入农村再生的社区达成“由下而上”社区赋权的理想,顾问师除了沟通协调、提供专业咨询与行政协助,也在于协助社区凝聚共识、找出社区特色,让当地村民有机会用自己的想法打造自己的理想庄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进一步说明,居民有时不太清楚社区特色,经由顾问师协助下,找出当地特色,并参与改造,当地居民会对社区更加了解且有自信,也勇于跟外来人介绍当地特色。

张海深指出,农村再生强调由下而上、民众自主及居民参与的精神,16年前文建会在推动社区营造时,参考国外做法所提出的政策,只要村民透过由下而上讨论后的计划,社区居民不但参与率高,也会更珍惜、维护得来不易的成果。

他表示,虽然农委会有基金可以提供社区营造,不过还是需要教育村民朝向关怀社区、爱心爱土的方向进行改造,此外,国内有些民间企业会认养农村协助居民发展,就算没有政府资金,只要社区领导爱乡、爱土,真心想发展社区,先把自家社区做好,自然就有企业或是政府找上门。

对于农村再生政策需要改进,张海深表示,很多社区由于人力与人才的不足,致使经验无法传承,应加强社区人力培训,以增加志工与接班人的人数与素质并强化人际沟通演练,妥善安排出路职位避免社区分裂、将优秀顾问师纳入培根课程师资库,以缓解课程师资荒。

最后,他强调,社区协会要有自己的产业收入,社区活动才能持久,社区居民要有自己赚钱的产业,年轻人才会回流农村。因此,找出社区特色、发展在地产业,会让农村更有活力。

南埔水圳是南埔社区的生命线,村民们历经思考、辩论,全村必须休耕一年、忍受暂时无法取水的生活不便,重新打通栓塞已久的命脉,村民也参与农村再生计划,在村民共同努力下,南埔成为全台第一个农村再生计划正式核定的社区。

(责任编辑:赵菱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