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牌变简体 港民忧政府“公安化”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2月12日讯】香港回归14年后的今天,很多方面不同程度上“被赤化”,日前更有迹象显示,连一向使用的繁体中文是否也随着“温水煮青蛙”而“被赤化”成简体?

据港媒报导,在香港新界部分地区,有些警方挂出的警告牌只有简体中文,旁边并无繁体字对照,警方的这一举措,被港民质疑是警队迈向“公安化”;有区议员担心这是政府温水煮蛙的“去繁体字行动”,直接破坏香港文化价值。

简体警告牌出现在屯门良景村和上水港铁站,其中一个是由新界北交通部发出的简体字警告牌:“行人路上踏单车(自行车)会被检控”。

虽然媒体就相关问题询问警方,但并无得到相应的答案,而是“答非所问”称:“由于新界北地理环境特殊,市民以单车为康乐活动或短程代步交通工具普遍。”等等。据称警告牌于2005年开始使用。

报导就引述元朗区议员邝俊宇对事件的看法,“虽然好小事,担心政府系温水煮蛙,慢慢瓦解我们的文化,偷偷摸摸地一点一点的用简体字。第一次用无人出声,第十次、一百次后就成为习惯,我不想10年、20年后繁体字变成香港人另一个集体回忆。”据邝俊宇表示,近期发现一些政府部门发出的通告用简体字,他认为应该捍卫香港的地道文化。

简体警告牌多为“不要违规”

警告牌的字句虽不复杂,也属较常见的简体字,但有附近居民认为,需照顾较年长一辈的港人未必看得懂简体。

报导说,有市民对简体字表示“不很习惯,要适应”。有读中四的成同学表示,未必人人看得懂简体字,他个人也“看不惯简体”,并认为香港回归后没必要转用简体中文。亦有巿民形容事件是警队步向公安化。

上水港铁站外有多个简体字警告牌,似专为在该处出入的内地人和新移民而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简体字多用在警告市民不要犯规的警告字句上。如上水港铁站外亦有约10个相同警告牌,集中在彩园村和彩蒲苑对面,用简体字写上“货物阻街,会被检控;乱泊单车,会被清走;乱抛垃圾,罚款千五”字句,由警务处、食环署和民政署联合发出,当中只有一个警告牌旁边设繁体字版本对照。

政府公文中英文两版本 多为繁体字

香港是除台湾外主要以繁体中文作书面沟通的华人社会,虽然法例无规定,直至20多年前为止,港府网页多以英文为主,随着1997年的接近,相继有繁体中文版本同时呈现,而近十多年也开始备有简体版。

根据法定语文事务部资料,香港法定语文为中文和英文,政府向公众发表的主要文件均备有中英文本,立法会和政府会议会根据需要,提供英语、广东话和普通话的即时传译。

公务员事务局发言人就表示,香港法例无相关订明,但由于香港社会向来惯用繁体字,政府发出的公文一般采用繁体字。不过政府也坦承,亦会因应实际情况,例如公函受文对象,使用简体字。

有市民不解在网上发言说,“为何迁就得这么厉害?”

“就算是在香港居住的新移民,都不会不认识正体字啦。告示牌的字,繁简分别很小,完全写正体字也不会不认识,为何迁就得这样厉害? ”

也有市民讽刺说,“人家专门提醒内地人不要违反交通规则”,“好有讽刺味道”,“会越来越多的啦!”

(责任编辑:乐慧)

相关新闻
推广繁体字  泰北华校孤军奋战
明年贸协台湾名品展  推广繁体
简繁体网页票价不同  韩航调查
阉割型简体字损及大脑图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