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20余年 中国核电未穿上法律外衣

人气 5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03月19日讯】近期,日本福岛的核泄漏危机,让中国人对核电站作出重新审视。可是,根据中共“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294万千瓦,2020年达到9,000万千瓦。专家认为,北京政府在大力发展核工业,却闭口不谈污染;中国民众的核恐怖来自政府莫名其妙的回避。而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核电至今还未穿上法律的外衣。一旦安全出了问题,谁负责?

在建反应堆 中国28座约占全球的40%

南都周刊18日报导,自上世纪50年代第一座核电厂——俄罗斯的奥布灵斯克核电站运行以来,截至2011年1月,全球29个国家共有442台运行核电机组,还有65座核电站在建。其中,中国在建的反应堆达28座,约占全球在建核反应堆总数的40%,据美国核能研究所(NEI)最新统计。

现在世界上有30余个核电国家,但没有原子能立法的国家却很少。刚刚结束的中共两会再有代表呼吁尽快出台《原子能法》,如原子能法不能如期颁布,中国核能发展将会面临一系列瓶颈。诸如多头管理导致效率低下且权责不清,核废料处置无法可依,核燃料、核设备进出口无章可循等。

根据中共“十二五”规划,2011年将开工建设首个内陆核电,并在2015年投产首台内陆机组。到2015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294万千瓦,2020年达到9,000万千瓦。

可是,安全问题是困扰核电发展的最大命脉,一旦发生核电事故,对于一个国家的核电战略将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历史上,美国就曾因为三里岛事件,在30年时间内没有建过一座核电站。

与普通火电厂不同,核电厂的选址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不仅包括地震、洪水、土工、极端气象条件、飞机坠毁、化学爆炸等等外部事件,也包括自然环境、水文环境、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等环境人文因素。

大力发展和闭口不谈污染

近几年来,中国许多省份在冬夏两季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荒,而在节能减排“苛刻”的目标下,核电站成了完美的选择。核电站发电成本远低于火电。湖北大畈核电站(尚未建成)所在地的通山县县委副书记王艳斌曾透露一个数据,“核电站完成后,通山当地每年的税收可增加10亿元以上”。

不过,这个奇怪的产业就像一堵墙,墙内的人兴奋不已,墙外的人谈核色变。因建核电站而举家搬迁的事从20年前的秦山核电站到现在,依旧在中国不断上演。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放射性泄漏事故,上马伊始的大亚湾核电站立即感受到52公里外香港居民的“冲击波”。香港一些团体发起签名运动,要求抵制大亚湾核电站建设。香港《明报》在社论中说,大亚湾核电站将使香港成为一座死港。为消除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影响,广东核电合营公司做了很多解释工作。

去年5月,有香港媒体又曝出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发生泄漏事件,曾经一度引发恐慌。但是时隔不到半年,大亚湾核电厂1号反应堆在2010年10月23日又发生一起核泄漏事件,引起轩然大波。1700多名工人吸收的辐射量比9月时超出三倍。

按照国际惯例,核电事故分七级,从第五级到第七级才叫事故,第一级到第四级被称为事件,而其中,零级和一级是被允许的。

中国民众核恐怖来自政府回避

报道说,很多当地居民对中国的核电站非常不信任。中共当局采取的不宣传、不声张的方式,各地政府害怕把这个事说清楚,怕影响当地招商引资的小气候,因此,没有任何一个当地政府会对核问题进行探讨。中国民众核的恐怖都来自于政府的刻意回避。

目前,大陆专业人才短缺、核废料处理和立法空白是中国核电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炳德呼吁尽快出台《原子能法》。在“裸奔”了20余年后,中国核电还未穿上法律的外衣。

美国早在1945年就制定了原子能法。英国和加拿大等国也在随后颁发。类似的原子能法在瑞士、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国也相继制定。现在世界上有30余个核电国家,但没有原子能立法的国家却很少。

高盛分析师吴佳鑫分析:“如果原子能法不能如期颁布,我国核能发展将会面临一系列瓶颈。诸如多头管理导致效率低下且权责不清,核废料处置无法可依,核燃料、核设备进出口无章可循等。”

核工业扩大 从沿海到内陆

目前中国内陆核电的选址原则仍是建在水源处,湖南、湖北、江西三处即将开工的核电站站址都临湖。相对于水资源充足的海洋,湖泊面积要小很多。从技术上来看,无论湖南、湖北等地的核电站,都采用更为节水的AP1000技术。

但中国内陆建设核电的热情大有后来居上之意。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重庆、四川、甘肃、吉林在内的多个内陆省市,都已向国务院提出建设核电站的计划。在中国共计40多个通过初审的核电项目中,内陆厂址占比约为75%。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各省市日趋高涨的核热情,福岛核事故可谓是当头棒喝,特别是对内陆核电站而言。沿海地区在突发情况尚可用海水应急冷却,那么内陆核电站怎么办?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也指出,内陆的江河湖泊,往往同时也是很多居民的饮用水源,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等用途,因此对于排放物安全性更加敏感。

相关新闻
中国核电发展战略将转趋积极
中国选用未经测试核电技术 引国际关注
中国田湾核电站爆炸引火灾
日调查:中国拟建核电厂核炉168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