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台湾人医师协会基金会讲座   

人气 9
标签: ,

  北美洲台湾人医师协会(NATMA)基金会,于6月4日(星期六)在罗伯伍玆强生医院(Robert Woods Johnson Hospital),举办了题为“如何成功地申请到医、齿、足科医学院入学证”的讲座。讲座由NATMA基金会董事长蔡荣聪医师策划,联合汉新月刊及华侨文化中心共同举办。李惠仁医师担任讲座的主持人,五位台美第二代执业医师及一位即将毕业的准医师为讲员,分享了他们在医学院申请过程中的经验。当天会场挤满了有志学医的学生及热心家长。

   这六位讲员分别为:Kuan-chi Lai、Walter Li、Andy Chang、Helene Nguyen、Bill Hsieh和Arnold Tsai。

   他们申请医学院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大致归纳为四个方面:(一)申请前的心理准备;(二)医学院申请的必修课程;(三)申请程序;(四)面试。

   学医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力与财力,还要有相当大的热情与使命感,因此决定从医前的准备工作就非常重要。赖医师(Kuan-chi Lai)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他利用假期做义工,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公共卫生,做了几年相关的工作,然后才决定学医。其他讲员也都有类似的准备经历。在决定学医后,应与学校的Pre-Med导师讨论课程选择,并且保持好的课业成绩。接下来就是医学院的申请,通常需要三封推荐信。而最后也最重要的关口就是面试,这是决定录取与否的关键时刻,所以要谨慎面对。面试时态度要诚恳亲切,陈述重点,答辞要前后一致。UMDNJ的教授林伟如医师指出:面试时要展现奉献精神和与众不同的特质。而综合面试可能提到的问题有:(一)为何有兴趣学医;(二)对本医学院有何了解;(三)生活中最重视的是什么;(四)家庭背景;(五)描述做义工和实验室的经验;(六)在学校参加什么活动;(七)如何处理突发情况;(八)最近的重大新闻。

   就面试而言,医职人员与工程人员的面试问题侧重不同:工程人员面试着重想像力与创新;而医职人员面试则注重对人、事的感触与热情。如果被问及家庭情况时,回答“吾家上有父母, 下有几位兄弟姊妹”就答非所问了,因为这时面试者需要知道的是你对家人的感触以及家人对你的影响。同样的,在实验室做了什么并不是决定性的,而能说出你对实验的感触与热情才更为重要。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心脏医生,吕俊毅教授(Dr. Jonathan T. Lu),是哥伦比亚医学院的面试者之一。他强调了面试的重要性:有些申请人在申请表上表现平平,可是在面谈时充分显露出个人的优秀特质,也会得到特别的考虑。

   关于申请美国以外的医学院,Bill Hsieh与听众分享了他的经验。谢医师从小随父母移居纽西兰,毕业于当地医学院,现服务于纽约爱因斯坦医院。他的经历,使他毕业后有更宽广的选择,可以到美国、台湾、纽西兰等地。林伟如教授也指出:近年来美国医学院的招生数量,似有减少的趋势。挤不进美国医学院的学生,可以到国外学医。不过她也告诫听众,在申请美国境外医学院前,要先查证该学校的学位是否被美国医学界承认。以加州为例,就约有二十个加勒比海学校的证书不被承认。

   罗伯伍德强生医学院心脏医生陈灿世教授(Dr. Michael Chen),还强调了社交对申请医学院的重要性,要多跟医生们接触。他进一步指出,有志成为医生的人,在申请医学院前,应多接触医疗环境,寻求医疗经验,建立人际关系,确定仁心济世的胸怀和行医的热情。蔡荣聪医师也认为社交圈是申请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很多时候“你知道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与什么人熟识”。

  此次讲座,为有志于学医的学生及学生家长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与经验,如需更多资讯,请访问www.taiwanus.net。
  ◇

相关新闻
新泽西州改进交通拦截法
继9月全球裁员后 ETS再度大裁员
新泽西窃贼作案新手段 瘫痪安全监控系统
新州简讯 警方执法 父母须为违反宵禁令子女受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