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以歌代言 梁东屏纽约发表新书

人气: 4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8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王贯明纽约报导)耳垂上挂着两个耳环,留着长长的胡子,带着一把吉他和一支口琴,谈笑风生,又有一群媒体界同行和家人的支持,《中国时报》驻东南亚特派员梁东屏8月7日下午在法拉盛喜来登大酒店7楼举行的“《说三道四@东南亚》新书发表会”别具风格,更像是一个在街头卖唱的音乐表演会,风趣幽默,现场热络温馨。

谈到他的新书,梁东屏直言:“其实没什么好讲的”。倒是他在东南亚学习音乐表演的经历,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让他思路大开,侃侃而谈。因此对于新书的内容,梁东屏最后只是介绍了书中的一个章节〈仰光六日〉。

梁东屏说,他是2000年被派遣到新加坡做特派员时才开始学吉他的,那时他已经50岁。看到音乐学校报名学吉他的都是小孩子,只有他是个老头子,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但最后还是报名了。每个星期学习2小时,一直学到2004年离开新加坡也没有掌握基本的乐理。此后他被报社派遣到泰国曼谷担任特派员,虽然很想继续学习吉他,但是没有找到学校。没办法他只好自己练习,一练就是六年。后来他感悟到,音乐其实不需要到正规的学校去学,只要用心去练,就能达到一定的水准。从去年12月起,他终于鼓足勇气在曼谷街头公开表演。尽管正式的身份和职业是记者,他每天下午都到曼谷街头表演两个小时。

梁东屏表示,刚开始时在街头表演需要很大的勇气。他还记得第一次出门去表演的那天,自己刚过了生日。两次拿好吉他准备表演时,都因为信心不足或遇到其他的高人而中途退缩了。那位吉他高人弹出的音声犹如深山之中的狼嚎,悠扬而粗旷,让他自愧不如。但最后他还是横下心来演唱,一个小时居然有了30多泰铢的收获,一天的表演收获是136泰铢,在曼谷刚好可以买一笼小笼包子。今年已经60岁的他,背诵歌谱非常困难,每练习一首新歌,他用MP3至少要先听2,000遍。


梁东屏在新书发表会上。(摄影:杜国辉/大纪元)


在谈到缅甸的“仰光六日”时,梁东屏说,那是一场从未有过的平静革命。缅甸因其特殊性,导致外国记者要想进行采访非常困难。当时的缅甸只有中国新华社的记者,但是新华社的记者并没有进行采访。2007年9月,梁东屏化名“陈镇功”潜入缅甸首都仰光,采访“袈裟革命”。他说:“我很确定我是采访这一革命的唯一华文记者。”当时他混在人群中偷拍了几张照片,但他看到了大多数士兵的枪口对着天空,却有一枝枪口紧紧的对着他,就吓得不敢再拍了。他冷静的停止了拍照,因小心谨慎而保住了性命。而同时进行采访的日本记者却遭枪击丧命。

梁东屏在回答记者关于泰国“红杉军”的提问时说,人民的街头抗议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力量,这样的抗议最终都被别人利用了。梁东屏说,泰国的他信是唯一一个做满任期的总理,也是第一个连任成功的总理。他信的妹妹并没有从政的经验,但是仍然竞选成功,这说明他信的影响力。

梁东屏自1985年起就在纽约市担任记者,1989年开始任职《中国时报》纽约采访中心主任。直到1998年被调往东南亚担任特派员。在纽约待过14年,梁东屏在纽约结交了许多朋友。他前天也特别邀请朋友对他“说三道四”。他的大学同学、和他相交37年的老友赵俊迈就“毫不留情”的“揭发”了梁东屏颇有女人缘的一面以及对母亲的孝顺。认识他多年的电台台长薛纯阳等老友也都纷纷上台回忆往事,场面温馨感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