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友蚋生态园区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26
标签:

最近天气苦寒冷,天寒还不打紧,若又遇下雨天,则又冷又湿,如何出游呢?天公虽然不作美,我的众姊妹们,游兴不受天候影响,每到假日,频问何处可出游?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人到四、五、六十岁(或者超过六十岁),就该多出去走走,可不要窝在家里当宅男宅女,等着骨质疏松或机能退化来报到。就像地球能够不停的运转,才能生生不息,所以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亦适用于淑女。常爬山,多运动,即是人生的自强之道。而气象预报,仅供参考而已,就算遇到天气料峭风寒,听见雨滴穿林打叶,苏东坡也潇洒的说过:“何妨吟啸且徐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大姊、二姊、三姊、小妹,我的闪亮四姊妹,桂、兰、凤、真,今天难得都有空可以齐出游,而母亲休伤近三个月,伤势已渐恢复,听说女儿们都要出游,也爽快答应说好。于是各自分头联络,姊妹们回报参加人数,大人加小孩,总计一团十二人。

料峭风寒,雨滴打叶,“谁怕?”大概只有担任领队的人会感到害怕。团体出游,老老少少,安危系于领队一身,所以得选择一条不受风雨影响的安全路线。于是我脑海里想起五堵附近的友蚋生态园区。

沿着友蚋溪(又称鹿寮溪)两岸的友蚋乡间柏油小路,就算下着雨,也适合撑伞健行或散步,而附近有几条小步道,可串成环状路线。且步道邻近马路,万一天气有变化,容易撤退,这条路线很适合我们这一老、中、青、幼四代同队且年龄相差近八十岁的亲子团。


友蚋生态园区-鹿寮坑自行车道

中午出发时,天空阴霾,所幸无雨;到了汐止,却转阴为雨。往友蚋的途中,雨势不减,反而扩大。于是启动应变计划,行程先锁定友蚋溪左岸的鹿寮坑自行车道,至于其它的友蚋步道景点则视天气变化情况再决定。

抵达友蚋一坑口的兴化桥,在这里先放一辆接驳车,做为撤退的备案。人员集中于其它两车,续驶往友蚋溪的上游方向,约行三、四公里,抵达新兴桥。过桥后的右侧即是鹿寮坑自行车道的北端入口。这里设有小型停车场及公共厕所。

鹿寮坑自行车道是昔日运煤轻便铁道改建的,道路既宽阔,又平缓。自行车可走,当然也适合人行了。大家下车之后,纷纷张伞,列队雨中前行。我家小东又走在最前面,得意的当起小领队。

自行车道沿着溪岸而行,也是一条怡人的自然步道,沿途可俯瞰鹿寮溪的溪谷景色。雨后,溪水多急湍及小瀑,急流奔腾,水波翻涌,不似平日如小家碧玉的温柔模样。一路空气冷飕飕,走来清凉有劲。除了溪流景观,途中也有农家古厝,还有一座建于大正15年(1926)的古桥,名为“诸缮桥”,跨越鹿寮溪。古老的石砌桥墩插立于河床巨岩之上,历经八十几年的岁月风霜,仍然屹立不摇。

约二十分钟,走出自行车道步道,接鹿寮溪溪左岸的乡间小路。不久,路过鹿寮桥,桥的对面路旁有一间古朴的传统红砖古厝,石砌的地基,有青青藓苔,古朴而典雅。不过桥,我们仍走左岸的乡间小路,不久即抵达鹿寮坑轻便车站。

重建的鹿寮坑轻便车站好成了今天避雨的地点。车站外面重铺了一段约十来公尺的轻便铁轨,并有轻便台车可供游客乘坐,以实际体验昔日的轻便车运输工具。


鹿寮坑轻便车站pan>

小朋友看见人力推动的轻便车,不顾天雨,兴奋的撑着伞,坐在轻便台车上,让我推着台车前进。抵达尽头,稍为反推一下,台车便可顺着斜坡自行滑动。我也跳上车,一起坐着台车滑行回来。

当年友蚋的轻便车就是如此景象。友蚋轻便车,除了运煤之外,也提供载货及载人的服务。一辆台车可乘坐四个人,由车伕以人力推着台车;下坡滑行时,车伕跟着跳上车;当速度变慢时,再跳下来推车;如遇爬坡时,则乘客必须下车,以减轻重量;而载重货时,有时乘客也得帮忙推车。

坐台车好玩,小妹的女儿璇璇及我家小东则对车伕的工作更感兴趣,自愿当苦力,这可便宜了今天年纪最小的杨妹妹(大姊的孙女)。两位小长辈低着头,弯着腰,四手四脚卖力的推着台车,杨妹妹高兴的坐在台车上,笑得天真灿烂,一副幸福陶醉的模样。她来回坐了六趟。大人则在木造的车站内聊天休息。

离开鹿寮坑轻便车站,仍是一路撑着伞,走在乡间小路。约20分钟,返抵一坑口的兴化桥。接着来到附近的一坑隧道口,穿过隧道,参观隧道口旁溪谷中的壶穴地形。后续的步道,沿着小溪畔,可通往一坑矿场遗址。壶穴景观步道,短而美,来回约30分钟,但考量雨后步道落叶较多,恐怕路滑,只好放弃,只参观壶穴地形即折返。至于一坑附近也有一条独立坑步道,也因雨势不停而作罢了。大家在一坑口休息等待接驳车载司机去新兴桥取车回来。

今天只是浅游友蚋而已,旅记内容想要呈现友蚋矿村人文之美,恐怕不足;至于记录家庭出游的欢与乐,则应是绰绰有余。对于友蚋有兴趣的朋友,则可以参考我曾写过四篇友蚋旅记(注1)。

亲子团出游的一项特色,就是像旅行团,要有吃喝玩乐。友蚋之行,阻于雨,不到下午三点就结束了。时间还早,友蚋的土鸡城农庄都还没开始营业。于是三姊提议去猫空走走,然后吃晚餐。于是往南行,一高接二高,再接木栅交流道,约半小时就抵达木栅。木栅仍然下雨,没有步道可走,于是停车于指南宫后山停车场。先游指南宫,再搭猫空缆车至猫空站,找附近的农庄餐厅围桌聚餐。

猫空山上,天冷温低,而家人谈笑可以解风寒。


鹿寮坑车站,两位小车伕乐推台车。

三姊戴着小东的猫熊帽,雨中搞笑。

旅游日期:2011.01.09


旅行地图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鹿寮坑自行车道。


鹿寮坑自行车道,小东当先锋。


鹿寮坑自行车道。


鹿寮坑自行车道。


诸缮桥。大正15年(1926)古桥。


另一座桥梁(跨越鹿寮溪支流)。桥梁的一小段是古桥。


鹿寮桥旁的红砖古厝。


鹿寮坑车站。


璇璇小东作车伕。乐在工作


友蚋溪左岸乡间小路。


友蚋古桥(旧兴化桥)。


一坑隧道。

相关新闻
台北石碇.乌涂溪步道.石碇老街百年石头厝
台北三峡.鹿窟尖.福元山隘勇线.大豹悲歌
台北三峡.紫微保甲路步道.小白情缘
北市南港.四分里山(南港山东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