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报》:中国都市儿童患“自然缺失症”

人气 7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01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子纯编译报导)中国部分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大改变了许多居民的生存环境。在过去儿童可以爬树、摘枣子、采葡萄、捕鱼、抓虾、捞蝌蚪,还有抓蝉和蟋蟀,用柳枝吹口哨,整天在室外玩,而如今的孩子们再也没有这样的童年了。他们看电视、玩电脑长大。

英国《卫报》近日报导,中国城市中长大的孩子早已成了都市丛林中的洞穴居民,他们失去了感受大自然的能力。他们可以谈论鲸或猎豹的长度,却无法描述他们足下的花朵。父母知道,如果他们的孩子吃太多的加工食品,饮食将变得不均衡,但他们很少知道,太多加工后的信息 也将严重阻碍孩子的发展。

卢斯(Richard Louv)在《丛林中最后一个孩子》(Last Child in the Woods)一书中,使用“自然缺失症”来描述儿童与自然之间被割断的联系。在迅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的中国,这种现象日益严重。

1993年成立的“自然之友”(Friends of Nature)是中国最早的非政府组织之一,它通过组织民众观察鸟类活动和园艺活动,为城市大众建立起联系大自然的纽带。“自然之友”于2000年开始了针对儿童的认识大自然教育,包括绿色希望行动(Green Hope Action)和羚羊巴士(Antelope Bus)两个项目。

在绿色希望行动中,来自城市的志愿者探访贫困农村以提供环境教育,羚羊巴士是一个流动性的认识大自然的教育项目,是“自然之友”从德国引进的。类似的项目还有北京布鲁克斯教育中心(Beijing Brooks Education Centre)的计划,该计划对湿地自然保护区附近居住的儿童进行教育。所有这些项目当初都在城市开始,现在转向了农村。中国早期的非政府组织旨在帮助弱势群体,而不是城市人口,因为城市人口往往能获得更多的资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参与项目的人开始质疑这种需要长途跋涉的方法,并把目光投向了城市居民。他们发现,城市的孩子们比农村的孩子们更缺乏接近大自然的机会,也就是说,城市的孩子们更多的受到“自然缺失症”的困扰。于是他们开始在城 市进行环境教育的实验。在实验中,城市的孩子们(甚至有些家长)并不需要更多的知识,他们只是需要重新建立与大自然的联系。

热爱大自然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儿童辅导老师吴越说,即使是一只蚂蚁都可以让儿童和成人恐慌不已。我们小时候经常捉来玩耍的蚂蚁、蠕虫和蜥蜴已经变成了可怕的“野兽”。与此类似,一次实验中发现,日本大学生宁愿在水泥砌成的排水沟里玩,他们认为附近两条岸边绿树成荫的山区河流是危险的。长期脱离自然环境造成了人与自然的隔阂,以及对自然的恐惧,从而丧失了欣赏大自然美的能力。

随着非政府组织工作的开展,他们意识到,孩子可以叫出一种植物的名字是个好事,而如果他或她还能欣赏到它的美丽,了解它的结构和演变,以及它与其它动植物的联系,并由此体验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那这个孩子将会有更多的收获。

在两三年中,这些想法催生了一系列基于对大自然进行观察和体验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由“自然之友”成员和志愿者运作的大自然生活营;北京水珠生活营在北京郊外山区的自然研究中心组织的布鲁克斯自然和艺术体验; 韩海沙的社区花园项目;以及自然之心的课程,该课程结合了对大自然的观察、解释和摄影。

宋西在“自然之友”体验自然项目中工作。她要求一群活泼的孩子闭上眼睛,躺在一颗大树的树枝之下。当他们睁开眼睛时,看见闪耀的阳光穿过绿色的树冠,他们陷入了沉默,仿佛整个世界已经停止。

城里的孩子们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既不守纪律也不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变得好奇、兴奋和专注。一开始,他们不想搞脏自己,看到一只臭虫都会尖叫,但很快他们贴近自然的程度就超过了父母。如果他们有机会观察和体验自然,他们可能发现平时可能永远也不会注意到的新事物,而且他们能对看来普通的东西产生丰富的想像力。

大自然在不断变化,充满美感,吸引着每个人去欣赏和理解。它能让人们的感官更敏锐,它能激励人们的精神,它能净化人们的灵魂。不管有着怎样的背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大自然中找到本性的回归。就像“自然之友”的胡慧泽所说:“当俗事缠身的成年人注意到壮美的山景或艳丽的野花时,他们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室外游戏使孩子们身体更健康,发展更协调,并帮助他们建立友谊。童年的“秘密花园”可以吸走孩子们的悲伤,抚慰儿童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这些活动是一个健康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树木和植物不能没有阳光和空气一样。

大自然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一座艺术的殿堂,它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知道如何欣赏美的孩子会更快乐,有创造力的儿童将获得更大的成功。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Walt Whitman)在他的《开放道路之歌》(Song of the Open Road)中唱到:“现在我看到了成就最好的人的秘密,那就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成长,在大地上吃饭和睡觉。”让孩子们和大自然建立起感情,点燃他们的好奇心和激情,这是一切学习动力的根源。

就像台湾荒野保护协会理事长李伟文在《教育也是浪漫的》(Education Can Be omantic)
一书中写道:“带你到孩子出去走走,如果你有一颗平静而从容不迫的心,大自然将引导你去欣赏它,并给予我们应该知道的一切。”

(责任编辑:张东光)

相关新闻
中国儿童孤独症引起关注
英警方:中国儿童偷渡入境 成大麻工厂“园丁”
洛时﹕中国正养育出一代留守儿童
中国毒奶粉受害儿童父亲申请保外就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