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蒙尘 欧元光环消褪

标签:

【大纪元1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曹宇帆布鲁塞尔特稿)除了发行纪念硬币,欧洲联盟并未举办任何庆祝欧元发行10周年活动,相较于10年前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央行点燃灿烂烟火欢庆欧元发行的热烈场面,不可同日而语。

挟着全球最大经济共同体的雄厚实力,欧元发行之初,颇受市场瞩目。10年来,欧元区会员国由最初的11个增加至17个,使用欧元的总人口数超过3亿3000万,流通的币值达8700亿欧元(约新台币34兆1200亿元)。

尤其短短10年之间,欧元就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元的第2大国际储备货币,欧盟执行委员会(EU Commission)盘点欧元的杰出表现,首推欧元稳定了欧盟各国的物价。

欧盟执委会经济发言人贝里(Olivier Bailly)说,回顾1980年代,当时不论买车买房,贷款利率都高达10%,而欧元流通的欧元区通货膨胀率则维持2%,欧元区每年更因此省下200亿至250亿欧元的汇差。

而欧元区17国采行统一货币,使民众洽公、旅游无须再赶着结汇而节省不少时间成本,也是一大利多。欧盟执委会更说,深化金融整合,促进贸易投资,都是欧元发行的重要成就。

但是自2009年底的欧债危机持续延烧,重创欧元区,甚至波及欧盟和全球经济,欧元的光环相形黯淡。据欧洲央行(ECB)公布的数据,2008年7月间,1欧元兑美元汇率曾达到1.5990的价位。

但去年底,欧元兑美元汇率下滑至1.2962,相较于同年5月间曾达到1.4830的价位,欧元兑美元汇率下滑了13%。

欧元兑换美元的价位跌破1.30关卡,市场对欧元的好感不再。据法国“星期日报”(Journal Du Dimanche)1日的报导,81%的受访者认为欧元诞生导致物价上涨。

另调查显示,更有85%德国受访者认为欧元拉抬物价,似乎与欧盟官员津津乐道的通货膨胀仅2%,南辕北辙。

而陷入欧债危机的欧猪5国之一西班牙,更有70%的受访者认为加入欧元区没什么好处。英国更多次表明,庆幸没加入欧元区。

欧债危机引发欧盟各会员国的政治争论,也造成欧盟与欧元区各员会国之间的不睦。德国向来不满意大利与希腊挥霍无度而酿成欧债危机。

法国则担忧,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因主导化解欧债危机的进程而坐大。英国不加入欧元区,也因如何化解欧债危机与德法意见相左而不合。

灾难片“2012”描述世界的终结,欧债危机的阴霾挥之不去,迈入2012年的欧元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不过欧元区国家仍想尽办法要挺住欧元,并计划在1月底欧盟峰会中讨论拟定财政协议,并由建立财政制度着手,弥补单一货币制度的缺失。

德国总理梅克尔(Angela Merkel)深信,无庸置疑,今年肯定比去年更艰困,欧洲目前正面临数十年来最严苛的考验,但欧洲最终将因欧债危机的淬炼而更茁壮。

不容否认,发行欧元有助于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欧债危机的影响,使欧元的光环迅速消褪,欧元的下个10年能否从谷底反弹,关键仍在于欧元区与欧盟各会员国是否齐心共体时艰,度过难关。

相关新闻
抢救欧元 欧洲开工备战
欧元十岁生日冷冷清清 2012是欧洲艰难年
从“贵元”到“危元”欧元风雨十周年
欧元危机 珠宝商受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