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翠华餐厅老板外卖出身 白手起家典范

人气 632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4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沈玉清综合报导)一手改变香港茶餐厅文化的翠华餐厅,再次印证香港典型白手起家的成功故事。香港的饮食股众多,但作为本土饮食文化的茶餐厅,却一直未有相关公司上市。如今,这家以潮流创新见称的连锁食肆可望于今年上市,德银作为保荐人,集资额最多2亿美元(约15.6亿港元),将是香港首家上市的茶餐厅。据悉,翠华集资所得将用于大陆开分店。

拟集资2亿美元 大陆开10分店

市场消息透露,翠华餐厅希望最快在今年第四季上市,集资1.5亿至2亿美元(约11.7亿港元至15.6亿港元),将用于扩展分店。德银将获委任负责上市大计。根据翠华茶餐厅网站资料,集团在香港、澳门及上海合计有23间分店,当中2间于上海,1间于澳门,至于香港则有20间分店。

在香港的连锁茶餐厅当中,翠华可说是作风最进取的一间,在太平山的山顶广场、机场客运大楼以及九龙ICC顶层,均有翠华分店的踪影。

消息人士称,翠华计划在大陆开设10间分店。由于翠华在大陆已打响名堂,又是香港品牌,在大陆走高端路线,人均消费较香港更高,加上人民币升值,令大陆业务利润更高。有分析员亦认为,品牌可令翠华叫价更高,但担心其分店网络小,面对大陆食肆激烈竞争,或影响盈利能力。

上市估值高达6亿至8亿美元

虽然现时尚未知翠华的招股详情,但假设其街外流动股份占总股数25%计算,整间翠华的上市估值便高达6亿美元至8亿美元(约46.8亿港元至62.4亿港元)。资料显示,翠华现时有23间分店,换言之,平均每间分店要“撑起”2亿至2.7亿港元的上市估值。

香港现时尚未有经营茶餐厅的上市公司,而以业务相近的连锁快餐厅来说,龙头企业大家乐(341)市值只为118亿港元,较翠华传闻中的上市估值多一倍,但大家乐现时拥有140间分店,较翠华多出5倍。

AMTD证券业务部总经理邓声兴表示,经营茶餐厅的好处是现金流强劲,但坏处是租金支出庞大,而饮食业竞争激烈,毛利率不会高,管理层必须准确计算客流量,才有机会获利。他认为,翠华如果以低过10倍市盈率的估值上市,便值得认购。

1989年接手翠华 引进改革

翠华餐厅主席李远康是“外卖仔”出身,为典型白手起家的例子。于60年代,他在上环一咖啡室做送外卖工作,后来亦做过水吧、饼房等工作,至1989年,翠华老板蔡氏一家退居幕后,辗转由李远康接力经营。其后李远康分阶段引进改革,包括改以一式三份的“手写单”取代“口头单”,使落单、收钱的过程更见准确;聘用女侍应,为茶餐厅的楼面引进朝气;禁止员工于工作时间抽烟等。

翠华于1967年由蔡创波创办,前身是冰室,位于香港旺角甘霖街,当时没有热食供应,至70年代,市民期望能在冰室吃到西饼面包以外的食品,厨房与水吧从此分家,衍生出茶餐厅,翠华亦正式跟“茶餐厅”拉上关系。首间翠华茶餐厅在新蒲岗开业。

24小时茶餐厅成潮流指标

李远康在90年代于中环开设翠华餐厅,是公司的转捩点,由于就近夜生活蒲点兰桂坊,其24小时经营的茶餐厅大受欢迎,成为不少人眼中的潮流茶餐厅。

近年为迎合大陆客需求,翠华在店内增设普通话大使,同时也在大陆大力宣传推广。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茶餐厅膺香港设计代表
旺角一茶餐厅被泼红油
走!吃茶餐厅去!
尖沙嘴茶餐厅遭刑事毁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