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回忆父亲胡耀邦:一生中两大遗憾

人气 16

【大纪元2012年06月14日讯】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人们对他的怀念绵延不绝。他的儿子胡德平在《回忆父亲胡耀邦:一生中有两大遗憾》一文中说:“父亲口碑好,和当年平反冤假错案有关。另外他大量启用中青年干部,主张要大批的中青年干部上来。并且,解决知识青年返城问题,解决社会上的失业问题。”

父亲先是大胆为落实老干部而效力

据新民周刊报导,20世纪80年代,党内的腐败现象严重,胡耀邦提出要抓大案要案、端正党风,要从自己身边抓起、从中央抓起。胡启立曾回忆说:“(胡耀邦)在首都八千人大会上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这件事震动之大,得罪人之多,老实说,我当时是为耀邦捏一把冷汗的。但耀邦是义无反顾。我至今记得,一次陪耀邦在中南海散步,耀邦对我说,贪污腐化、以权谋私能否制止,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他一连用了三个‘最’,要用‘最大的决心,最大的毅力,最大的韧性’,狠狠地抓,坚持到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父亲先是大胆为解放老干部而效力,后又为识别、选拔年轻干部和四化干部而努力。他明白自己也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事业是一个未竟的长期事业。”

父亲反对那种浪费公款假公济私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1987年,他不再担任中央的重要工作以后,经常向我讲: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他说他自己一生中有两大遗憾,一是不懂外语,二是不会中国古诗词的平仄格律。他选择了古诗文的习作。

父亲不反对喝酒,平日兴致好些时,也喝一点。他反对那种浪费公款,假公济私,不办实事,个人利益、帮派利益至上,对人民事业又毫无作为的人。父亲对内部同志的宴请,非常提倡四菜一汤。当他在1980年左右知道全国全年的公款宴请竟达到200亿元时,他既痛心公款浪费,更忧虑一些同志究竟把多少心思用于发展经济、用于体制的创新。

尤其是开国元勋的子弟要关照爱护,但是干部子弟如果要提拔要先下去锻练,在机关里一步一步提升不行。

“失业”何必说成“待业”

整理胡德平回忆一书的作者周海滨表示,解决知识青年返城问题,社会上的待业问题,这是耀邦同志进入中央领导层以后,主持参与解决的第一个问题。1979年是全国上山下乡知青返城的洪峰年,人流滚滚,怨气难平,西双版纳农场知青下跪请愿,群体卧轨,7万人罢工事件,震惊了中南海。

1979年6月13日、14日、15日3天,父亲抱着“要把就业问题说到家”的态度,一口气谈了三次就业问题,“现在有几百万青年要就业,今后每年要增300万,到1985年有2000万待业人员怎么办呢?”他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有着十分惊人的前瞻性和准确的判断力。在30年前改革开放尚未完全启动的时候,他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有企业不如民营企业(当时叫集体企业)对就业的贡献大,并要求大力发展服务业。 

当时,中共在宣传上,把“失业”称为“待业”。对此,他非常不以为然,认为没有必要掩盖社会矛盾,自欺欺人用“待业”两个字,外国人说他们本来是失业,要把问题说到家。他对一件来料加工的合同未能签署痛心疾首:“美国的商人想加工眼镜架子,要同我们订加工6000万副的合同。他送原料来,结果回答人家我们办不了。这种现象听了叫人痛心。一方面有大量人待业,一方面好多事情没有人干,饭馆、旅馆、理发、缝衣服,多呢,现在缝衣服排队,多的要等半年。”

(责任编辑:洪微)

相关新闻
清明节至 中国70媒体大范围悼胡耀邦惹联想
清明民间悼杨佳 官媒高调报胡耀邦
官报民众悼华国锋胡耀邦 被疑释放信号
中共政局诡谲 胡耀邦赵紫阳又被“高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