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南大纪元2013母亲节征文获奖作品选登 - 优秀奖

【美东南随笔】母亲的回望–写在母亲三周年的忌日里

人气 1

在记忆里,母亲最闪亮的眼神,是她在讲述少女时被聘为村学先生的往事,所流露出的那种无比的美好和钟情的回望。

在记忆里,母亲最享受的神情,是在讲述她若干年以后,乃至在“无人问津”的年代里,总会有这个和那个早已是成人的学生,同时也是母亲早已认不出了的学生,会叫她一声先生或者老师。娘总会异常兴奋地同我们一起分享她莫大的荣耀和激动的慰藉。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日本侵略军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7月7日的“芦沟桥事变”,日军就此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打响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在此期间,母亲生活的江南小镇同样受到了日本军的蹂躏和烧、杀、抢、掠。母亲经历过举家逃难的历程和惶惶不可终日的提心吊胆。直至1943年后,中国军队逐渐转入局部反攻,全国抗战形势已明显好转。此时,人们在恢复家园的同时,对读书识字的要求也尤为迫切。

在当时普通的老百姓,并没有把读书识字作为子孙有朝一日飞黄腾达的奢望。仅仅是多年的抗战,同样荒芜了在学龄期子孙的读书。乡村的老百姓,他们对子孙读书的要求不高,他们只要子孙们能识一些字,会粗算一下帐目而已。于是各地村学兴起。所谓村学,也就是以村为单元自办学堂,村子小一些的,就同邻村合办学堂。学堂的地点,也就是利用村上的祠堂或土神庙。教书先生往往都请一些上了年岁的“秀才先生”或者是落泊乡里的有知人士。象“香山村”请一个妙龄少女去任教,在当时多少也引起了一些轰动。这就是我的母亲,闺字待嫁时,就被“香山村”的族长聘为“村学先生”。

族长是每个村乃至几个村同姓一族中的长辈头领。他在族中有绝对话语权;族中凡大小事均有定夺权。族长缘何看中一个乳臭气未脱的黄毛丫头呢?族长每天要到小镇茶馆去喝茶,茶毕,他总要去“同和祥”店铺小憩。店铺经营各类山珍干货、油盐酱醋等日常生活用品。该店铺的主人,就是我的外公。但外公在我娘三岁时就过世了。于是由娘的祖母和娘的大叔经营。尔后,娘的大叔也不久于人世。接下来也就由我娘的堂弟经营,直至解放初。我娘说,“同和祥”牌匾上的字是用纯金描摹的。在小镇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金字招牌”。三间开的店面煞是气派。每天早晨,总有各色人等,聚在店铺内,柜台外有一隅角厅,排放着几张桌椅,专供人们喝茶抽烟,店铺免费提供水烟和旱烟,以及火柴和茶水。人们扯着嗓门海天海地说长论短。现在想来,也不得不佩服先辈的经营之道。

族长了解“同和祥”,同时也了解“高家小姐”。“同和祥”板壁上贴满了娘历年来学校颁发的嘉奖书。他更看到了娘为店铺里书写的一手好字;他也看到了娘熟练的算盘和地道的帐目。娘的心思,还想出远门读书,但其祖母无论如何是不会同意的,她祖母认为,姑娘家不能单独放到外面去的。好歹在家里,找一个好人家嫁出去才是正道。族长知道了这个情况,他就向娘的祖母提出,请姑娘到他的村子里去当教书先生,并应允给几担米一年的工薪。问及娘的意愿,娘一口答应。因为不离开书本,总比什么都强。这是娘说的。

“香山村”离小镇三里多地,有六十来户人家。“香山村”压根儿没有山,它只有水,村庄三面环水,是一个“战略要地”。据说东洋人扫荡,就没有进到这个村,因为不熟悉路径的人是很难进入这个村的。“香山村”是一个美丽的村庄,沿河岸有高大繁密的柏树、基树、樟树等,低矮的民房都掩映在绿色的环绕之中;而且每户人家的后园大抵有竹林,一到夏天,竹林便是一个避暑胜地。夏天的河塘里布满了荷花和绿茸茸的菱盘,快到中秋节前,家家人家在河塘里划着“菱脚盆”,采着那碧绿鲜嫩的五角菱。

娘就在这个村庄的祠堂里“开教布义”了。开班的第一天就有二十多个学生,学生的年龄参差不一,有的曾经读过一些书了,有的则是刚入学的蒙童。娘按情况进行了分班,轮流着给学生上课。娘说,她除一些传统的旧学外,增加了很多新学。刚入学的学生,除“三字经”之类外,更多的是教新教材。诸如,人手口中、大小多少等;再进行组词、组句。她开设了国语、算术、珠算、写字等课目,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娘说,她上国语课,基本上从讲故事开始,学生很专心,所以她的学生没有一个学不好语文的。

那时候,没有教科书,需要先生自已选编。娘就到镇上的小学堂里去借钢板刻字油印,装订成册作为课本。那时候,我听过娘是如何刻钢板字、油印的详细过程。以后,我在学校念书,居然对刻钢板字特感兴趣,到初中时,我就刻得一手宋体钢板字,常常被老师叫去帮忙。

娘每天早出晚归,中午饭由学生家轮派。那个时候尽管清贫,但轮到请师吃饭的人家是无论如何都极其恭敬的。这是娘最美丽的时光;这是娘最留恋的时光。这时光持续了好几年,直到同我父亲结婚,才离开了她挚爱的这片领域。

不得不说的是,留给娘的一个遗憾。八十年代末,家中来了一位台湾客人,他特地寻到我家,是专程来拜见他的老师,也就是我的娘。他说,高先生是他的启蒙老师,也是他印象最深的一个老师,他还说,高先生教给我们的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我以后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位台胞是从“香山村”中走出去读书的人,他考入了军工机械类的学校。在国民党溃退台湾时,被作为“党国”专业人才而掳去了台湾。从此,隔海茫茫,一别几十年。此次返乡,他还是念念不忘他心目中的先生。他知道了母亲的情况,当时母亲正在上海作康复治疗。他说,他本来想送先生一枚金戒指作个留念,现在他改变了主意。他拿出了好几百元的港币。他说,仅作绵薄之意,聊表寸心。并再三要我们代向先生问候。并说,明年或后年再回来看先生。殊不知,后来获知,这位台胞,不久便仙居客乡了。母亲回家,可以说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她更多的是遗憾,但她还在盼望着下一次的会见。然而,这终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娘,你应该值得骄傲,因为你曾经活在一些人们的心中,并久久的把你惦记和尊重。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呢?!

相关新闻
田纳西通过法案:助未成年人变性为犯罪
加州州长纽森支持堕胎  抨击阿拉巴马
乔州减税持续带来影视业扩张
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巡演亚特兰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