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摄影师光影留“声” 记录雨伞运动

80后摄影师记录留守市民表情 向当权者道出意见

人气 35

【大纪元2014年10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真香港报导)香港雨伞运动如火如荼,亦成为不少艺术家创作的源泉。三位年轻八十后,首次走出摄影棚,星期天进驻金钟雨伞广场“街拍”,记录留守市民的心声,反响相当热烈。

黄之锋、梁国雄、陈淑庄,这些熟悉的面孔,都是这项名为700脸摄影计划的一部分。政治冷感的摄影师吴伟豪和剧场监制陈家健、以及他们的律师朋友Wilson,因为不满6月政府粗暴通过新界东北发展拨款。三名80后决定以相片发声,星期天更来到雨伞广场,为留守者记录心声,短短一个多小时就有20-30人排队拍相,反响相当热烈。参加者除要签署同意书同意照片公开外,会另外用25字以内的文字记录下心声。
[[8]]

社民连副主席黄浩铭盼望梁振英下台(图片/700脸FACEBOOK)。

[[11]]
社民连主席梁国雄(图片/700脸FACEBOOK)。

市民渴望民主

吴伟雄指,大部分被摄者都渴望民主,虽然有人颇感愤怒,但也有人对香港怀有希望。当中最令他感动的一个被摄者,是香港某报社的前线新闻记者,当吴伟雄对准他,第三次按下快门时,竟发现这个记者流下眼泪,“他几年来每一天都在见证这些不公义的事情,所以我很明白他的心情,那种失望、无助,最让我印象深刻。”而该记者的心声亦非常感性:“为什么我手中的相机这么沉重?”

摄影师吴伟雄最感动的一张照片。(余钢/大纪元)

对比雨伞运动前后,陈家健发现被摄者的心态有了较大的变化,“参加的市民觉醒多了很多,从以前简单的民生议题,但现在要求民主政制,他们会发现民生议题,最终都要归结于民主政制的改变。”
“雨伞革命”持续进行,许多香港市民仍留守金钟,坚持抗争到最后一刻,现场有摄影师帮现场市民拍照。(余钢/大纪元)

“雨伞运动”持续进行,许多香港市民仍留守金钟,坚持抗争到最后一刻,现场有摄影师帮现场市民拍照。(余钢/大纪元)

运动改变社会

本身是牧师的施先生,和年轻的教师太太,亦有参与700脸记录行动。两人自上月底警方发放催泪弹后,就参与雨伞运动。谈到整个雨伞运动中,感触最深的一幕,施太含泪说,最令她动容的就是一帧母亲拿一棵生菜给警员的相片。“妈妈的愿望很简单,希望孩子安全,我们需要站出来,保护妈妈和孩子,还有那些长者,我们要出来保卫,这些愿意出来保护香港的人。”

是否担心公开露面被秋后算账,施太不担心校方“有所行动”,“50、60年代的香港人,都是逃避中共的控制来香港,他们都可以从零开始,我们有学识,为什么不可以从零开始呢?”而雨伞运动让她看到香港的改变,社会开始关心政治,打破政治冷感的局面。

市民拍摄照片后,吴伟豪请他们用手机拍摄下图片,然后放上FACEBOOK。(余钢/大纪元)

居港八年的苏格兰厨师Gary,身带黄丝带,支持雨伞运动。他写着“你只有一次机会去改变,这是你唯一的机会,不会再来。”,希望香港市民能够早日争取到普选特首。(余钢/大纪元)

施先生和年轻的教师太太,亦有参与700脸记录行动。他们感觉香港在变,多了很多人情味。(余钢/大纪元)

“雨伞运动”持续进行,许多香港市民仍留守金钟,坚持抗争到最后一刻,现场有摄影师帮现场市民拍照。(余钢/大纪元)

社会增人情味

施生最大的感触则是,香港人多了人情味。在金钟雨伞广场,看到大家互助互爱,让他感动。而且学生们非常勇敢,“他们真的想照顾我们大人,看我们有什么需要?他们反而守护我们,他们比我们更勇敢,我们反而有顾虑,我们下班或者休息日才出来,但他们却一直在最前线,我们看到这些学生彼此相爱,所以我们要走出来守护他们。”谈到留言心声,他说自己准备写“恋爱‘自由’”。

唯一改变机会

另一位居港八年的苏格兰厨师Gary,身带黄丝带,支持雨伞运动。他写着“你只有一次机会去改变,这是你唯一的机会,不会再来。”

已经将香港当作自己家园的Gary说,香港市民走上街头去争取民主,争取他们的权利,这样的机会是非常珍贵。他指出中共声称给香港民主,从1984年开始就谈,但一直都只是空谈,“现在所经历的过程,就是要还给香港真正的民主,以便香港能够成为真正安全的地方。这是基于香港人能够选他们的特首。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责任编辑:孙青天

相关新闻
组图:香港民众留守占领现场实录
大纪元与港人并肩抗命 披露雨伞运动真相全貌
组图:学生自发清垃圾 雨伞运动中见好人品
香港学生就香港人民福祉致信习近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