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体八一三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中捐躯的中华儿女致敬

纪念南京大屠杀77周年 更要了解历史真相

人气 391

【大纪元2014年12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向海旧金山综合报导)1937 年,日军占领上海后又以 20 万兵力分南北两路会攻南京,国民政府的军队以10多万之众浴血苦战,英勇反击,但终因实力悬殊,12 月 13 日南京城沦陷。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血腥屠城,6星期内,杀害了30多万中国同胞,强奸 2 万多名妇女,掠夺文物、财产不计其数,史称之为“南京大屠杀”。

南京屠杀的历史背景

1937 年 7 月 7 日芦沟桥事变后,日本采取的作战策略是迅速集结兵力,占领平津,矛头指向中国两大铁路动脉:平汉线与津浦线。日军计划由北向南推进,从华北跨过黄河,直达长江北岸,最后把国军逼到沿海之地,形成双重包围之势,将其歼灭。中国局势非常危急。

为了打破日军的战略布局,蒋中正在军事智囊的建议下,抢先在上海开辟了第二战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一三淞沪抗战。国军以海岸线作为防护,迫使日军从海上登陆迎战。日军不得不逐步向上海船运增援,进而深陷于中国持久抗战的泥淖之中。

淞沪战役相持达三个月之久,日军死伤人数超过 5 万,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中国”的梦想。而且,淞沪战役打乱了日军原先从北向南的作战计划,迫使其由东往西迎战、从而使日军陷入战略被动局面;战役更为中国工业和战略物质西运转移争取了相当长的时间。

日军登陆杭州湾 淞沪战役溃败

上海战线的胶着局面使日军损失惨重,中国人民抗战热情也空前高涨。但是,11 月 5 日拂晓,日军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率三个师团兵力在杭州湾北岸乍浦东北的全公亭、金山卫等地顺利登陆,使战局迅速逆转。被抄了后路的国军全线溃撤,损失惨重;四天后,上海失陷。

日军金山卫登陆是国军淞沪溃退主因。上海作战初期,国民政府就曾经设想过日军从金山卫登陆包抄国军战线侧翼的可能性,因此在沿岸曾建有防御工事并留有部队进行监视。

据杨天石先生数年前关于淞沪会战的考证文章,有下列一段文字:8 月 20 日,蒋中正得报,金山卫有日本水兵登陆侦察,指令“严防”。 10 月 18 日,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作战组的情报提出,日军有在杭州湾登陆企图,但估计登陆部队最多一个师,不会对上海战局造成影响。这项情报评估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作战组组长是刘斐,有资料显示,他日后被证实为是国府军委会最高阶的中共间谍。

10 月 22 日,中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顾祝同也曾经将所获的情报报告何应钦,说:“闻敌将有 3 个师团来沪增援,其先头部队 26 日可抵沪”。此情报与稍早10 月 18 日军委会第一部作战组的情报结论两者相悖。从两者之间巨大差异来看,不禁使人怀疑:作为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生,被称誉为“军事学家”的高级参谋刘斐,做出这样的情报也许是故意为之。

11 月 13 日当时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声明,令今天后来人读起来依然感慨万千:“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虽然上海战事失利,但在蒋中正与全体军民心中形成一个结论:“更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

南京保卫战

1937 年 11 月 11 日,上海失陷两天后,蒋中正先后召集各路将领数次商讨保卫南京问题。在会议上,大部分将领主张放弃南京。原因是:第一,南京地势无险可守;第二,国军在上海战役中人员消耗巨大,战斗力需要时间恢复;第三,抗日战略采用持久战,不在于争夺个别城池得失。

蒋中正的军事顾问也主张:放弃南京,保存国军实力,不做“无谓牺牲”。
据称,蒋中正本人也不主张坚守南京,他认为即使日军攻占南京,并没有太多战略上实质意义。最初他希望仅进行短期抵抗。

会议上,只有唐生智独持异议,坚决主张死守。其理由是南京是首都,是孙中山陵墓所在,为国际观瞻所系,守南京不仅可表现抗战的意志和决心,还能牵制敌军兵力。唐生智的死守建议,在道义上尽占上风。蒋中正也顾虑不战而放弃南京,会被政敌指责为投降、卖国,最后改变初衷,同意死守南京的作战计划。蒋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城防司令,负责南京保卫战。

南京大屠杀惨剧

守卫南京的主力是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蒋中正嫡系最精锐部队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以及 1 万 2 千余人的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外围阵地由第二军团、第六十六军、第八十三军和第七十四军镇守。总兵力约为十一万人。

1937 年 11 月 20 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12 月 1 日以后,南京政府机关已全部撤离南京,蒋中正夫妇也于日军袭来的前一天飞离南京。

12 月 8 日,20万日军占领了南京所有外围阵地,形成了对南京的三面包围,守军的退路只有一条,就是北渡长江。而唐生智摆出“背水一战”的布阵,将长江上的渡船全部销毁,还下令发现有渡江逃兵,一律枪毙,这条仅有退路也被切断。

12 月 10 日,日军对南京发动了进攻,国民革命军顽强抵抗,战斗惨烈悲壮,到12 日 3 天激战中,日军伤亡人数多达 7200 余人,但仍无法攻入南京城内。12 月 12 日晚 7 时,唐生智突然向各路守军发出撤退命令,自己在一小时后,乘坐为自己保留的一条小汽艇北渡长江而逃,却陷近十万大军于群龙无首、完全无路可退之险境。

正面突围的部队尚存一线生机。但是,南京守军突然失去指挥,遂发生混乱,退路又全数被切断。很多游泳渡江的士兵冻死在12 月冰冷的江水中。很多士兵抢夺百姓的衣服,装成平民。有的混入为保护一般百姓所设的“难民区”,以求自保。12 月 13 日,日军冲进城里,疯狂搜捕市区和“难民区”,追杀国军士兵,贫民百姓亦未能幸免。

从淞沪战役 8 月 13 日开始,侵华日军被顽强的中国军队抵抗达整整四个月之久,死伤人数高达 6 万之多,日军“三个月灭中国”狂言的破灭此时变成毫无人性的兽性报复和屠杀。随后的数周,日军抢劫、强奸、枪杀了几十万中国人,日军毫无人性的暴行令人发指,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南京城大屠杀。

1949 年 8 月 4 日,唐生智在蒋身边潜伏的军事共谍刘斐的策动下,率部投共;其弟唐生明则公开了他早就是潜入国军的高层间谍的身份。而投共后身为中共高官的唐生智,却在 1967 年被红卫兵迫害至死。

南京大屠杀带给中国人的是一段永远不能忘却的沉重历史。同样在纪念这段历史时,我们也不会忘却那些英勇抗战、为国捐躯的国民革命军将士们。向全体八一三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中,以及为延续中华血脉的14 年抗日战争中捐躯的中华儿女致敬!◇

责任编辑:任一志

相关新闻
【历史今日】“南京大屠杀”背后的幽灵
辛灏年解析中共抗日阵亡400将军之谜
中共公祭南京大屠杀 镇反屠城引关注
旧金山湾区社区活动(2024年4月27日~7月30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