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阳节 桓景降瘟魔故事历代相传

人气 1931
标签:

【大纪元2015年10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每年黄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此节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每一个传统节日之所以可以流传下来都有它背后的原因。可惜的是,一些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被渐渐遗失,许多传统节日也被遗忘,重阳节即其中之一,虽然许多学者专家频频呼吁恢复传统节日,但是收效甚微,除了商家借各种节日进行促销,还让人们勉强知道这些节日的名称外,其内涵已鲜少人知了。其实与其它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的背后亦有玄机,与人们息息相关。

传统节日在大陆慢慢消失

大陆媒体报导,传统的重阳佳节,古时流传下来的许多民俗,现今都被人们淡忘。记者发现这些传统的节俗正在慢慢丢失。而“重阳敬老”的主题,似乎也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陆一名资深编辑对记者表示:“如果不是看到电梯里的广告,我几乎忘了重阳节快到了。”他也表示并不知道过去的习俗,也不清楚重阳节该怎么过。

另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在接受采访时则告诉记者,自己老家在山东,过去年轻的时候会和父母一起赏菊花,即便不按照传统的重阳节习俗出去登高、插茱萸,也会尽量选择重阳节前后的某一天,一同出游,“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很多过去的老习惯都渐渐没了”。

而一位年轻人更加干脆利落地回答:“我们家从来不过重阳节,这个日子跟平时工作日没啥区别。”

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文化都在逐渐地被人遗忘,随着老一辈人的消失而消失。

对利益的追逐,让很多人开始相信风水,相信好的风水可以旺家、旺财、让人健康、长寿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易经》,喜欢看相、看风水,却不知道其背后深藏的内涵。这些其实都来自于古代的道家,古人相信天人合一,相信天、自然与人息息相关。大多节气、传统节日也包含着天象、自然于人体养生的关系,重阳节也不例外。

重阳节的由来

黄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也是祈福禳灾的节日,为什么古老的习俗中重阳节要戴茱萸、喝菊花酒,说能避邪消灾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古老的传说,此传说被记录在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中。

仙人传法 人们消灾避难

重阳节相传是由桓景和费长房的故事而来,这是重阳节最主要的一个传说故事。 河南有个地方叫汝南,传说这个地方每年秋天的时候就闹瘟疫,每年都会死好多人。有一个年轻人叫桓景一心想着为大家除去瘟魔,不让瘟魔肆虐、杀人。

据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桓景拜一位东汉有名的仙人费长房为师。有一天费长房对弟子桓景说:“九月初九,你家乡汝河里边的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去,到那去救大家。”还送给了他一包茱萸的叶子,让他回家以后教人用红色或酱色的布缝成包,就是香囊,把叶子放在里边,系在胳膊上。费长房又给了他一壶菊花酒,告诉他到那天给乡邻们分着喝了,说有这两样东西老百姓就能躲过这个灾难。于是桓景受师命,带上师父所赠的那把青龙降魔剑,还有茱萸叶、菊花酒回到家乡。

九月初九的早晨,按照师父的叮嘱桓景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

人们下山回家后,发现鸡鸭都死了,但是没有人受伤,大家都躲过了这一劫。从此,每逢黄历九月初九,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便成了重阳节的风俗,历代相传下来。随着这个节日习俗的传承,这个桓景降瘟魔的故事也口耳相传,代代流传下来。

茱萸的传说

重阳节也叫茱萸节,古时人们在重阳节佩戴茱萸囊,这个茱萸,它的果实可以驱寒、祛痛、止泻,而根能杀虫。所以茱萸还有雅号叫“辟邪翁”,它辟邪,跟端午节的艾草类似,它有香味,也防蚊虫。这个茱萸囊可戴在手臂上,或插在头上。

这个茱萸也有个传说。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比较弱小,楚国比较强大,所以吴国每年都向楚国进贡。有一年,吴国的使者带着一种名叫萸的药材,来楚国送给楚王。但楚王喜欢金银财宝,一看吴国送上的只是些草,心里便很不高兴,把使者骂了一顿,轰了出去。

楚国有一个姓朱的大夫,非常善良,他把吴国的使者带回家招待,吴国的使者告诉他,这是吴国非常好的药材,因为听说楚王每年都犯胃病、胃疼、胃寒,而这个药治腹痛、胃寒效果非常好,所以他们才像国宝似的奉献给楚王。这个朱大夫就把药留了下来,然后盛情款待了使者并且把他送回国。

第二年,楚王的老毛病又犯了,腹痛的像刀绞一样,所有的医生想尽办法也治不好,正在束手无策之时,朱大夫便把萸煎成汤,给楚王喝,其病症马上消除。楚王要奖赏朱大夫,并问这是什么灵丹妙药。朱大夫便告诉楚王,这是去年吴国进贡的药材。楚王听后马上派人拿着礼品到吴国去道歉,重赏了朱大夫,并命人在楚国种萸。

两三年后,楚国瘟疫流行,人们采萸煎汤来喝,治好了瘟疫,老百姓特别感激这位善良的朱大夫,所以就在萸前边加了一个“朱”字,就是朱萸,后来觉得“朱”这字不太合适,就在上边加了一个草字头,便成了茱萸。

菊——药中圣贤

菊花一身尽为宝,古时被称为“延寿客”,民间称之为“药中圣贤。”《神农本草经》将之列为上品,是由于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劳延年”之故。菊花可以疏风热、清肝火、明头目、解疮毒,对风火肝热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胀痛、疔疮肿毒等,均有很高的疗效。李时珍描述:“菊之苗可蔬(蔬菜),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

菊原产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春秋时期的《尔雅》中,就有了对菊的记载。中国古籍《礼记.月令》云:“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鞠是菊的古字。人们喜爱菊花,说它无桃李之妖艳,有松柏之坚心,又因其盛开于百花凋零的深秋时节且凌寒不凋,被誉为“花中君子”。

古人认为,茶茗用白菊花,故白菊又有“金芯”之美称。若在菊花中适当配以相应中药,又可治疗多种疾病。如菊花配茶叶,不仅芳香可口,且能解除疲劳;配枸杞,则色香味更佳,不惟明目,延龄尤良;配桑叶泡茶,可治风热感冒、风火目疾;配胖大海,能清音利咽、通便秘;配山楂,炒决明子泡茶,又能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症;配金银花,则可防治小儿痱子及疮肿。

这些传说、传统节日的习俗可以流传几千年而不衰一定有它背后的原因。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通过各朝史官的记载、民间故事、传统节日、文艺作品等方式代代相传,不仅仅是故事,从这些习俗中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神传文化、神护佑人的文化。历朝历代神都通过各种方式让人学会从大自然中获取药材,帮助人们躲避瘟疫、疾病,也告诉人们养生的秘诀。人如果不信神了,忘记了神传的文化内涵,毁坏着大自然,遗忘了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瘟疫来临时,人们恐怕将不知道如何消灾解难了。#

责任编辑:李晓清

相关新闻
嘉义市104年重阳节人瑞慰问活动
重阳敬老 祝福百岁人瑞福寿康宁
孝行楷模表扬 倡导孝悌良善风气
重阳敬老 乐龄示范中心温馨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