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1世纪大变革——低保的是与非

人气: 2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5年02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平多伦多编译报导)加拿大咨议局(CBC)经济学家Glen Hodgson 2011年一篇政策报告曾呼吁对最低保障收入进行研究,称此举能取代目前十分混乱的社会福利计划,即靠一项最低收入保障,就可替代福利金、就业保险EI和各类父母和低收入家庭减税名目等。

成人最低保障收入,对于企业界和保守经济学家来说,会产生许多不思进取的懒人,对社会和生产只能起倒退作用。但越来越多人,不仅仅是左翼人士,却持完全相反态度。这些人认为,此举不仅能大大削除贫困,还能令社会更稳定和更具生产力,是21世纪最理想的政策。对于右翼人士来说,该政策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承诺精简政府规模和减少政府干预性。

支持者:低保好处多

Hodgson在报告中说,如设计合理,仅此一项低保收入计划,就能拆掉目前庞大的福利墙,让许多靠吃救济为生的懒人再无靠山,创造更好的工作激励机制,对经济起到实质巩固作用。

前保守党马尔罗尼(Brian Mulroney)政府参议员兼内阁部长Hugh Segal也非常支持最低保障收入。2年前在接受《赫芬顿邮报》采访时曾说,加拿大福利安全网,强不足以让人摆脱贫困,却足以滋生懒惰。如实行最低保障收入,能大大减少政府对民众生活的干预,消除福利金和EI体制中的政府官员人为评判因素和微观管理干预,提升低收入人士尊严。

Segal说,国内低保体制实际已有先例,如老人金(OAS)和保障收入补助(GIS)实际就是老人低保。1970年代中期安省率先推出老人收入补助政策时,就曾在一夜之间将全省老人贫困率一下子从30%减少至3%。如果政府给老人低保,为什么就不能给40—50岁的中年人群提供低保?

数十年来,Segal一直为这一想法呼吁和奔走,但直到近年来才真正被人们重视,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推行低保试行,一些欧洲国家也开始进行政治上的讨论。目前多数慎重研究该政策的专家虽呼吁此事还需更多研究,但越来越多经济观点已持赞成态度。

何为最低保障收入?

低保通常有2种模式,一种是全民基本收入(UBI),一种是负所得税率(NIT)。两种低保形式不同,效果也不同,但人们在讨论低保时,却经常将2者混淆。

所谓负所得税NIT,是指收入低于所得税起征点,不仅不用交税,政府还得倒贴,即收入越少,退税越多。负所得税,虽说比全民基本收入成本要小,但却有政府管理上的麻烦。如收入低于纳税起征点,在来年春季报税后,政府才会有所反应。

与之相比,全民基本收入UBI模式就没有这一麻烦。根据UBI模式,所有成人,无论收入和经济状况如何,每个月政府都会发一张支票,因此解决了NIT所带来的上述麻烦。但这一模式,政治反应声音也大,毕竟,收到支票的人当中,还有亿万富翁呢,虽说这笔钱日后会以个人所得税扣除。

哪些国家在试行?

一直以来,各国对低保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其中多为发展中国家为消除贫困而推行。1970年代美国尼克松执政期间,在科罗拉多、新泽西、北卡和华盛顿等几个州曾有试行。加拿大特鲁多当政期间,在曼省的Dauphin地区也有类似试行。目前,瑞士正在推动全民基本收入公投,一旦公投通过,届时瑞士每个成人每年会收到政府3万瑞士法郎(相当于3.5万加元),比多数国家的低保计划要慷慨得多。

低保话题重新被提及原因

低保话题现在又引起人们重视,其中一个原因是数字时代自动化大爆炸。牛津大学Martin 学院2013年一份研究曾预计,未来20年内,目前市场上47%的职业会被机器自动化代替。

经济学家们认为,虽说从长期来说,新生职业会代替消失的职业,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从短期来说,如新生行业和经济活动无法及时取代消失的职业,就会出现工业革命时代初期出现的类似错位和贫困化。

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兼自由派评论家Paul Krugman在2013年的一篇文章中曾主张,最低保障收入是自动化革命的有效缓冲器,确保中产阶层在这一经济转型期间不会遭遇灭顶之灾。

保是否会产生许多懒人?

许多人,多数为保守派认为,低保会打消人们生产积极性,整天只指望政府福利得过且过,不积极找工。企业家Pascal-Emmanuel Gobry在最近一篇文章中说,研究证明1970年代加美2国负所得税NIT试行减少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如果真推行低保,到时会有数百万计的人不愿工作,被福利制度供养成懒人。

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首先,1970年代北美实验只是针对负所得税,而非全民基本收入。

其次,曼省Dauphin试行研究结果显示,低保并不像反对人士所说会打消人们工作积极性。当年试行期间,的确有人退出职场,但多为想继续深造的年轻人,或选择在家陪小孩的年轻父母。最后,美国实验中,打消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多为隐报收入想从政府大捞一笔的在职人士。

莫斯科美国商业经济研究院(AIBE)创办人Ed Dolan最新研究指出,负所得税可能会滋生懒惰温床,或诱使人们瞒报收入,但全民基本收入不会,反而是EI和社会救济等现有福利政策滋生懒惰温床,因为领取这些福利的人群,一旦经济好转,就再也拿不到这些福利了。

Dolan说,根据全民基本收入制度,无论经济状况如何,大伙都会拿到相同基本收入,如以全民基本收入代替现有福利制度,会大大提高人们就业积极性,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就业积极性。

Oxfam在印度一项实验结果,为Dolan上述观点提供有力支撑。

该实验中,8个村庄居民有基本收入,12个村庄没有。最后结果显示,有基本收入的村民,儿童营养、儿童与成人健康、入学率和学习成绩、卫生、经济活动和生产收入,以及妇女、老人与残疾人社会经济状况等,均有显着改善。有趣的是,有了基本收入,人们更有可能开始创业。正是由于这类实验结果,许多经济学家才有足够底气呼吁更多低保试行。

========================

加国最低保障收入“无法逾越”的障碍

(大纪元记者李平多轮多编译报导)菲沙研究所周二公布的最新《加国最低保障年收入面临实际挑战》报告指,为所有加人提供最低保障年收入,虽是非常有效的社会安全保障措施,但要真正实现却不太可能,也非常不现实。

报告说,如以单一的保障年收入福利制度代替现有的各个地区名目繁多的各种福利计划和制度,的确可减少政府管理开支、提高效率。但真要实施和改革,却需要3级政府所有层面的共同配合,这一挑战却是“无法逾越”的 。

最低保障收入制度,可使低收入人士年入自动上升,使其迅速脱离贫困线。参议员Hugh Segalsay等力举最低保障收入改革的人士认为,这一措施可长期解决国内贫困人口问题。

报告认为,单一的最低保障收入制度,只需在单一政府层面下操作,代替目前各级政府各种名目的福利制度,简单易操作,所需资源少,管理成本也随之下降,现有的OAS老年金、失业保险EI和各类减税措施等都没必要存在。

困难重重

报告说,但目前这一想法仍太松散,需各级政府大力配合,因此不太可行。在代替现有针对各类人群的福利上(如针对老人的老人金、针对普通家庭的GST/HST减税额、残障福利金等),也面临重重困难。如真改革,很有可能现有庞大的福利制度仍会保留,而最低保障收入制度只不过是个新增而非替代性福利制度。

报告还说,真要改革,可能会成为管理灾难,一次性成本庞大无比,从而抵销其本身带来的成本节省。为从数据上证实改革面临的巨大难度,报告作者指出现有福利制度2013年总计成本1,851亿,约占全国经济总量10%,相当于各级政府计划支出的22%。

此外,最低保障收入改革还有可能被一些特殊利益团体滥用,他们可能会通过施加政治压力,将这一计划进一步扩大甚至复杂化,从而达不到改革所带来的好处。

最近,《赫芬顿邮报》一份报告重提1970年代曼省最低保障收入试点计划,参议员Art Eggleton在《星报》文章中大力支持该计划,还有许多其它媒体文章也重提这一话题。瑞士和希腊等欧洲国家也在重新讨论这一改革。

虽说人们兴趣极大,菲沙报告却认为这一低保改革在加拿大不太可能成为现实,只会有其它类似改革,如鼓励长期靠吃福利的青壮年积极就业的工作补助计划等。◇

责任编辑:文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