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华裔“假小子”如何变性又恢复女儿身的?

艾米丽(Emily Li)是居住在安省密西沙加的跨性别者。 (Emily Li 提供)
人气: 2005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4年06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Tara MacIsaac报导/李平编译)现在25岁的华裔女孩艾米丽(Emily Li)孩提时代有点像个假小子,有些木讷和“呆子”气,在听说读写和运动方面,学习理解有些迟缓。到了青春期,同龄女孩子们开始谈恋爱,她也情窦初开,有了心仪的对象,却因木讷笨拙的性格,暗恋夭折。

此时,她开始出现经前烦躁症(后来才被诊断和治疗),加剧了青春期的抑郁和莫名的愤怒,经常像“精神病发作”一样,气急败坏地乱摔东西。整个青春期,她经常寻求各种心理健康支持。

13岁时,她决定变性时,为她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的一众医生,根本不和她探讨这个问题,只是一味建议她变性和接受激素治疗。

英国医生卡斯(Hilary Cass)对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性别认同发展服务(Gids)进行独立审查后发现,近年来寻求变性的女孩激增,最常见问题是女孩青春期为自身女性身材形象困扰。报告建议停止青少年变性医疗干预。

卡斯指出,目前寻求变性的女孩数量比男孩多,似乎是当今社会,女孩们碰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包括身材形象问题。

报告表示,同龄人和整个社会文化影响,让孩子们越来越误以为,性别可随时转换。这种情况下,青春期正常的身心发育不适、心理困扰或与同龄人想法差异,都被看作是跨性别标志。

假小子变性之旅

艾米丽在密西沙加的一个普通华裔家庭长大,上面有一个哥哥。上小学前,哥哥和小区内的另一个男孩,是她主要的童年异性玩伴。从小,艾米丽就像个男孩子,总是和哥哥玩男孩子的游戏,如电脑游戏和乐高等,不喜欢同龄女孩子们喜欢的芭蕾等女孩子气的东西,是个“假小子”。

二年级时,她被诊断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ADHD),被安排在一个特殊班,却发现和班上同学根本合不来,过得很不开心。到四年级时,情况出现好转,她开始看心理医生解决注意力问题,各方面开始跟上,不用继续上特殊班。此时,她开始展现音乐才能,成为校园“钢琴少女”。

上七年级时,麻烦又来了。此时,同学们开始约会谈恋爱,但艾米丽因为男孩子性格,男孩们不喜欢。虽有几个心仪的男孩子,结果都不尽人意。艾米丽有一个好朋友,叫丹妮丝(Denise),也和她一样像个男孩子。有一段时间,两人同时喜欢上一个男孩。

一天,丹妮丝决定变性,改名叫克里斯(Chris)。艾米丽比丹妮丝更像男孩子,见好友想变成男孩,心里就想,既然男孩们都因为她像个男孩,不愿约会她,那就变成男孩子,和女孩子约会。

后来,她把头发剪得很短,穿男孩衣服,由于身材不是很丰满,穿男孩衣服也不怎么违合。父母和周围人见着,都很吃惊。当时唯一唆使她变性的人是一帮精神科医生,所有其他人都认为,这只是青春期的一个阶段。

到八年级时,她在一位女老师的帮助下,开始止步。一天,这名女老师让她在课间休息时,留在教室弹钢琴,鼓励她加入学校合唱团,还鼓励她重新留起长发。有一段时间,她远离了所有这些疯狂,一心只专注于弹钢琴。

艾米丽说,这位女老师非常有耐心,非常善良,只是教她发挥自身长处来克服这一切。

变性后并不快乐

然而,到九年级时,她加入学校的同性恋异性恋联盟(GSA),加拿大全国各地的学校,都有GSA。她的好友丹尼斯(已改名克里斯)也加入了GSA。

艾米丽透露,GSA在校园到处贴满海报,宣传音乐表演和其它活动。当时,学校一名辅导员与GSA有合作,将她介绍给一个叫青年无障人士(YBB)的校外组织。YBB网站宣称,为12—17岁自认是LGBTQ+的青少年提供保密服务。

加入YBB后,她参加了许多大型LGBTQ活动,有一次活动上,还和自由党政府总理特鲁多握手、互动和合影,经常见到许多名人,有《加拿大老大哥》(Big Brother Canada)节目中的利维(Gary Levy),还有油管变性网红等。

变性成男孩后的艾米丽。(艾米丽提供)

从十几岁到二十出头的几年里,她经常打工,但工作都做不长,手头总是很拮据,好在是有父母接济,尤其是父亲,虽不支持她变性,但还是把她当孩子,尽最大努力支持她。期间,她试过做适合男子的体力工,但发现力不从心。她教过钢琴课,但发现许多学钢琴的小孩子有些怕她。在孩子看来,她有些怪怪的。

艾米丽透露,后来变性作为男孩生活的几年中,总体上她不快乐。如今回想起来,当年她只是在自身女性身体形象方面有太多困扰。

艾米丽变性的另一个原因,是受到身边和网络上的一些同龄人变性影响,如学校的同性恋异性恋联盟(GSA)、其它青年LGBT组织和一些LGBT人士。

父母和其他大人,都是劝她再等等,不要急于做手术变性。比如她所在的天主教学校的老师告诉她,这可能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过程表现,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上帝不会搞错。但如今在加拿大,这种做法日益被视为禁忌,学校政策都是强制教师们鼓励孩子们变性。

由于周围的大人总劝她,等到二十多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时候再做决定,她知道这些人都是出于好心,因此听从建议,停止服用激素。

重拾信仰 恢复女儿身

然而,网络上的变性人士,经常说一定要服用激素和其它医疗干预措施,才能实现真正变性。受这些人的影响,21岁时,她开始服用睾酮,此时她已更名艾里克(Eric),并开始和一名女孩约会。

如今回想起来,艾米丽发现,当初对方吸引她的是对方的身材,并非其性别吸引力,她只是希望自己也有对方那样的身材。然而,女孩母亲反对两人关系,不是因为她是变性人,女孩母亲以为她是男人,而是因为她是个无神论者。

这种情况下,艾米丽开始重拾信仰,开始了停止变性、重新恢复女儿身的旅程。她问上帝,上帝想让她成为什么样的人?她会成为上帝希望她成为的样子。一次她发生车祸受伤,住院期间她接受心理康复支持,被诊断出经前烦躁症和躁狂抑郁症,开始接受愤怒情绪缓解治疗,学习用语言表达自身感受。

此时,她发现,自己的性别焦虑症原来是这些疾病导致,接受治疗后,她开始回归女性身份,开始接纳自己的身体,如今不仅能正常打工,还能同时打几份工:学校礼宾员、钢琴老师,同时学习成为一名护工。

去年,她还出版了一本学钢琴的书,目前在写自传。她还用自己打工赚的钱买了架钢琴,对未来,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制定了许多计划:想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帮助更多的人,做出更大的成功。◇

责任编辑:岳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