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治疗红斑性狼疮 台中研院发现关键蛋白质

人气: 4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7年08月23日讯】中研院特聘研究员谢世良的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名为CLEC5A的蛋白质与细菌联结后,会引发一系列发炎反应,若用抗体阻断细菌与此蛋白质联结,可望治疗红斑性狼疮、肠胃炎。

中央研究院基因体中心今天召开 “CLEC5A蛋白质被证实为对抗细菌感染的关键要角”记者会,谢世良在会中指出CLEC5A已被证实和登革热、禽流感有关外,进一步研究更发现CLEC5A在对抗细菌侵入扮演关键角色。

谢世良指出,研究发现当侵入人体的细菌数量太多,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无法藉由吞噬细菌来抑制细菌入侵时,会释出自身的DNA,这个过程叫做“嗜中性白血球胞外捕捉”(Neutrophil ExtracellularTrap,简称NET)。

谢世良说,若NET的反应过大,就会产生过量的甲型干扰素,导致红斑性狼疮等自体免疫病症,而CLEC5A正是引发NET的因子。

另外,肠道免疫病患者发炎时,会有一种细胞叫做“IL-17 γδ-T cell”细胞,若剔除CLE5A,“IL-17γδ-T cell”细胞就会消失,即可降低发炎反应。

谢世良指出,因此使用抗体来阻断细菌跟CLEC5A的联结,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炎反应,达到治疗红斑性狼疮及肠胃炎的效果。

谢世良说,目前相关实验仍在动物实验阶段,最快3至5年可进入人体试验,未来研究团队将持续对各种细菌进行详尽分析,鉴定出所有与CLEC5A有直接关系的细菌及各种微生物,可望带来治疗新希望。

此重要发现于8月21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 期刊。(转自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