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抛开包袱 台湾文学迈向世界

国立台湾文学馆馆长苏硕斌捧著文学奖书籍及其英译本表示,带领台湾文学进军国际。(赖友容/大纪元)

人气: 9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9年02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赖友容台湾台南报导)书展多元化,进化版的动画动漫相当吸引人,却让书的市场遇见瓶颈,纯文学将何去何从?

“这相当层次的冲击,得思考是否继续固守在纯文学领域?”面临挑战的国立台湾文学馆馆长苏硕斌表示,“我们想抛开包袱!”

台湾文学馆(台文馆)透过2019台北国际书展(2.12∕2.17),以“台湾文学奖”特展,盘点12年来得奖的文学作品展示,透过阶段性回顾,告诉大家台湾文学写作的多元可能性外,更积极走向国际。

台文馆以主题“整个岛屿都是我们的文学馆”参与2018台北国际书展。(台文馆提供)

台湾文学卖国际版权

积极参加国际书展卖“国际版权”,奖励书商买台湾文学版权,然后在地翻译成书,台湾书才会不断的走出去,光靠台湾阅读的市场是不够的。

台湾文学的版权已经陆续卖到国外,越南重视台湾,马来西亚也是重点,日韩是另外一个汉字圈,欧洲的捷克对台湾特别感兴趣,英文版翻译书是最多了。

但多集中在骆以军、吴明益等等几位明星作家身上,未来给予放大让更多的作家有国际管道。

因此,得奖作家们各个从书中提出5,000字精彩内容,由台文馆翻译成英文,集结成英译本,带到国外的书展上兜售,出书时到国外办台湾周活动、或办新书发表会。

放宽传统 孕育国际作家

台文馆培养作家得放宽原来传统的刻板印象,呈现文学领域的多样化,还包括传记、或由历史考察与回忆录得来的非虚构写作等等。

“会把文学的边界打开,所有的创作者只要愿意提升写作能力,都是值得尊敬的作家。”苏硕斌表示

今年台湾文学奖计划推出新奖项,支持多样性的写作形式,增加更多得奖类型,得奖的小说更多,出现更多贴近市场的书籍,孕育台湾像日本有多位出色的国际知名作家。

国际作家先了解国际读者的品味,因此台文馆派学者调查当地文学的走向,以符合当地口味,苏硕斌表示,作家不是自己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以文学为职业必须考虑市场,文学其实商业化,写作必须导向市场。

作家写作符合国际口味的市场导向外,另外一条路是将文学奖作品改编成影剧产品,所以写作也要注重场景概念。

文学馆负责原生内容,制作各式各样的故事,再转换到其他管道,产生电影剧本,但改编没有场景的文学作品成为麻烦事,以后让作家先与编剧接触了解,作家写书带入场景概念,场景式写作读者更喜欢看。

2016年台湾文学奖得奖者合影(左起)郭强生、陈耀昌、陈芳明、沙力浪;陈耀昌作品《傀儡花》由公视斥巨资正在拍摄电视剧,2019台北国际书展将展出《傀儡花》,陈耀昌将出席特展开幕记者会。(台文馆提供)

海外大学教科书 也是国际行销目标

攻入海外大学教科书的市场,也是行销国际目标之一。台文馆派学者调查美国各大学教有54位教台湾文学的老师,统计分类出最喜欢原住民题材,而日据时代题材最缺教材,计划先篇英文版教科书为教材供选用的范本,攻入大学市场,也要攻入学术市场。

“译者驻村计划”今年开始办理,预计每年邀两位国际译者至台南驻村1个月,透过与台湾作家对谈、专题演讲、译者工作坊,及文学参访等交流活动,让译者对台湾文学有更深刻理解,促进台湾文学作品于该国翻译出版的可能性。

2月邀请日本籍下村作次郎教授、德国籍Thilo Diefenbach(汉名:蒋永学)博士来台。两位国际译者也应邀参与台北国际书展开幕活动。

透过文学促进族群融合

苏硕斌希望民众在这次特展上看到台湾文学的价值,有站上国际舞台的实力了,现场除得奖作品外,还有台湾族群母语的创作区,展出作家将母语融合华文的写作,文章中让彼此的眼界融合在一起,减少台湾族群对立。

台湾文学奖也鼓励不同族群的心声被写出来,透过文学弭补大家互相之间的不了解,“文化的认同可以减弱政治认同的敌对性。”他说◇

2018台湾文学奖(左起)客语散文金典奖得主谢锦绣、剧本金典奖冯翊纲、原住民汉语散文金典奖游以德。(台文馆提供)

 

责任编辑:李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