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征文大赛参赛作品

【征文】文尔:现代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扭曲

——混淆是非,邪党文化毁传统;去伪存真,心怀正念再读书

人气 470

【大纪元2019年06月09日讯】教育乃国之基石,传统文化则如教育扎根之土壤。中华神传文化更是世界文化土地中最丰饶肥沃的一块。在这片土地中,既有开天辟地的神话之花,也有开疆扩土的功绩果实,然而更为夺目的却是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做人之道——犹如繁茂的枝叶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上生生不息,为后世留下一方休憩心灵的荫翳。

《论语》是中华儒家思想扎根发芽的本源,内涵十分丰富,对一句话的理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不变的君子之道。从古至今,为《论语》注解正义之人数不胜数,但无论是古代的朱熹、何晏、张居正、刘宝楠等,还是近代的康有为、钱穆等,虽然在某些语句上理解不同,但他们皆是怀着做学问的心,试图传圣人之绝学以利后世。反观现代的教材中,中共首先降低了《论语》的重要性,现代人教版九年教育的语文课本中仅仅收录论语十余段。并且在对《论语》的理解上通过各种手段刻意的糅杂进共产主义变异了的价值观,使现代人几乎学习不到《论语》里博大精深的内涵。

本文将主要以《论语》为例,浅谈现代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扭曲与忽视。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大家对现代教育的思考,并提升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在对《论语》的解释上主要的参考材料是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与张居正的《四书直解》。

(一)现代教育中的舍本逐末与浅尝辄止

一本书的开篇首句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例如《圣经》的第一句话便是“起初,神创造天地。”寥寥数字就讲出了整本书的核心与基础。《论语》的开篇第一句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为开篇“名句”,这句话是在中共编译的教学大纲中要求背诵与翻译的。然而,对于这句的教学只局限在了字面的翻译,而忽略了对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的探究。

“学而时习之”在初中课本中翻译为“学习后经常温习”,却忽略了一个重点,此处的“学”在现代教育中理解为学习技能,而孔子以及后世儒家的“学”注重的是指处世做人,为君子之道。学生,特别是刚入门的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老师的思想,老师的学习态度以及老师的一言一行。也正因如此,孔子也同时强调教育工作者的为人师表和以身作则。此句中的“习”,《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意思是学习像鸟拍翅膀练习飞翔一样,要不停地照着老师教导的去做才是“习”,时时按照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反复实践。这样就能“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这简单的几个字,其实讲出的是一种学习态度。在学会了一个正确的做人的道理之后,要时时能躬行实践。而不是说起来无所不知,做起来却我行我素。能做到才是孔子对弟子们的最终要求。正如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中的第三省“传不习乎?”就是在问自己的就是老师教我的,我都好好学习并在生活中实践了吗?

如果按照中国大陆浅尝辄止的教学方法,只强调背诵名句和翻译字面意思,那就真是舍本逐末,错过了其中的精华。除了对名句浅尝辄止的教学,还有许多体现孔子重要学习思想的内容甚至没有收录在教科书之中。

“好学”是一项珍贵的品质。怎么才是“好学”呢?在《雍也篇第六》中,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 孔子评价,在他的所有弟子中,在好学程度上无人能与颜回比肩,颜回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答案就是简单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字面理解非常容易,“不迁怒”就是不把自己的愤怒加诸在别处;“不贰过”就是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所谓大道至简至易,就是这简单六个字,却是最难做到的。

当遇到矛盾时,若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平息自己的怒气,不至于让其影响你的学习态度,仍然保持专心致志,此乃好学。再进一步思考,在为人处事中,做到不迁怒更是难上加难。当人处于愤懑之中,语气态度和表情都会不自觉地发生变化,即使不说话,身边的人也能感受到气场的变化。愤怒的情绪往往来势汹汹,在情绪被点燃的那一刻,会瞬间爆发,控制愤怒的难度远比控制其他情绪难的多。所以,想要真正做到“不迁怒”,关键在于心胸豁达到根本不动怒。而要想不动怒,则需要在遇到矛盾时,保持理智,无论对错,首先向内找自己的不足之处,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并将这些矛盾看作提高自己的机会。

想要做到“不贰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在自身修养的许多方面下功夫。首先,要时时刻刻在心中遵循衡量对错的标准,并以此标准来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常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才能想办法避免再次犯错。其次,要善于总结,追根究底发现错误的根源,从而清本正源。很多时候,我们对错误的反思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没有真正究其根本,所以下次犯的错误可能看上去和之前的错误不一样,但实质上造成错误的原因却是一样的。

张居正在《论语直解》中说到:“夫颜回之在圣门,未尝以辩博多闻称,而孔子乃独称之为好学,其所谓学者,又独举其不迁怒,不贰过言之。是可见圣贤之学不在词章记诵之末,而在身心性情之间矣!” 意思是,颜回并不知识渊博的人,但是孔子独独夸他好学,还夸他不迁怒不贰过,看来真正的学习注重点并不是背书诵词,而在于修养身心。遗憾的是,许多诸如此句,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内容都成了中国大陆语文教材中的遗珠弃璧。

在中共舍本逐末和浅尝辄止的教育模式下,许多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被忽视,让人无法领悟其中的深层含义。如果人人都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修身,人人都明白向内找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那共产主义思想根本就不会有立足之地。

(二)现代教育中的断章取义与歪曲解读

中共的现代教育体系中,不仅忽视对传统文化内容中的重点,甚至还通过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来服务于其斗争哲学和无神论的统治基础。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中共的现代教育中断章取义的一个典型。这句话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甚至成了中共斗争口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理论依据之一。中共利用和放大了人的私心与争斗心,把经典歪解成了支持人与人之间斗争的论据,和教导人与人之间斗争的方法。

要想知道这句话的本来含义,首先看此话出处与语境。这句话出自朱熹的《中庸集注》,“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贯穿其中的也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且问孔子会教导一个君子如何去整人或与人争斗吗?在许多文献中,对这段话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古往今来却没有一个理解成斗争哲学的。这里仅提供其中的一个解释:“治”的理解为指导,而不是制服。“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理解为君子教导人的方法,是用学生本来就会的知识,引导你去理解你不懂的道理。那这段话就是在告诉人,教育他人时要循循善诱,启发人去思考。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很多文献中的解读都不太一致,不过无论是哪一种解读,都是教人向善的,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在中共的解释下,我们学到的只是中共所谓的斗争哲学–别人怎么整我,我就怎么整别人。

中共现代教育中的歪曲解读也害人匪浅,中共一贯给人们灌输的是无神论,要“与天斗与地斗”。仅仅鼓吹共产主义不够,还混淆理解祖先们流传下来的文化,用来支持所谓的无神论。以至于现在学术圈里竟会有孔子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的争议。

《论语。述而篇》中,“子不语怪,力,乱,神。”被曲解成孔子不讨论鬼神,还有《论语。雍也篇》中“敬鬼神而远之”被曲解成一个带有贬义的词语–敬而远之。

联系上下文并且仔细思考当时语境,“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孔子在教导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清楚不明白的,存而不论,否则就成了瞎说,瞎说就会在无意中对神不尊敬。“敬鬼神而远之”就是告诉弟子们心中要对鬼神存敬意,态度要虔诚。为何要“远之”呢?因为不可太亲昵,亲昵就不存在敬了。这里着重的是一个虔诚的态度。在《论语直解》中也解释道:“前三件(怪,力,乱)非理之正,后一件(神)非理之常。言之,则有以启人好奇不道之心,渺昧荒唐之想,故夫子绝不以为言。”用人的思想去乱想神的存在与思维,是及其荒唐与不尊敬的行为,所以孔子从来不说。但是不说不代表不相信,与不相信恰恰相反–《论语》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孔子对神的存在与尊敬,例如《论语·八佾》篇中写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神,就好像神在现场一样,我没有参加的祭祀,不如不要祭祀了。这里反复强调的都是对神要有虔诚与尊敬的态度。

反观中共所宣扬的无神论,使人对神不相信,不尊敬。然而中共的官员们却在庙里求神供佛。可是即使你焼的香再多,却不相信神的存在,不从内心去尊敬神,又有哪个神佛会帮助你呢?

中华文化源自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世人,自古就是神传文化。上至君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怀着对上天的敬畏之心。若摒弃了尊天敬神的文化传统,将中共“无神论”观点强加到古人的思想中,那么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自然会与本意大相径庭,只能是在断章取义之中欺骗广大学子。

(三)现代教育中的对普世价值观的扭曲

古今中文,纵然风俗文化千差万别,但根植于文化深处的普世价值观却殊途同归。人们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性中真诚善良的光辉;人们推崇的是德高望重的贤者,是舍生取义的勇气。而反观中国大陆当下的社会风气,人们追求的是金钱至上,似乎将金钱看作衡量个人成就的唯一标准,“笑贫不笑娼”成了许多人心中的真理。就连还在读书的学生也争先恐后的想着怎么出名发财,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探索着成功的捷径。中共现代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和曲解,正是造成社会价值观扭曲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句话在人教版语文课文里被翻译成“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困惑”。孔子的这句话似乎成了许多人急功近利的动力,觉得三十岁就应该有所成就。当然,绝大多数人心中的成就是指赚大钱。孔子真的是在教导世人三十岁就要功成名吗?

此句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是孔子叙述了他一生中,随着年龄增长,思想境界的变化。第一个阶段,十五岁,有了初步的是世界观,能够有志于求学寻找人生的目标了,目标是什么呢?张居正在《论语直解》里给的答案是:“我从十五岁的时节,就有志于圣贤大学之道……盖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这里的志向是圣贤之道,可不是赚大钱。三十岁是第二个阶段,《论语直解》里注释道“到三十的时节,学既有得,自家把捉得定,世间外物都动摇我不得,盖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三十岁才立住了这个志向,足足花了十五年,重点在于志向难立,因为自己的余生都要以此为目标。四十岁了又修行了十年,终于自己的人生志向与目标也不再疑惑了。接下来的十年是继续磨练的十年,到了五十岁,坚守住了自己的志向一直修行下去,真正的理解了人生的意义,理解天命——神(天)对人的要求。到了六十岁,对外界的任何事情与刺激不会再有不该有的心了,所以耳顺。这样全心全意的修了六十年,到了七十岁,才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集注》解释为“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

孔子是举世闻名的大教育家,他对“教”与“学”的理解从来都是侧重于道德修养与人生态度,从而最终同化于“道”中。而这是一个需要穷尽一生去不断提升的过程,绝不在一朝一夕。中共的现代教育中恰恰有悖于这一思想,反而倡导“出名要趁早”,造成一种“三十岁还不能功成名就,便是个失败者”的社会氛围,久而久之,连价值观也随之扭曲。

(四)结语

在数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先贤圣哲们言传身教,向后代流传着宝贵的思想哲学,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导世人如何做人。然而中共在短短几十年中,以教育为基础,删减扭曲了先人的智慧,用变异的现代教育观念造成了文化教育的断层,让人类离应有的道德标准渐行渐远,甚至不相信神的存在。失去了内心道德约束,社会乱象层出不穷。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只有从根本上匡正教育理念,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才能培育出能委以重任的君子。教育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之内,“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个人都可以言传身教,成为身边人的“老师”。

“穷则独善其身”,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学习传统文化,提升道德修养,成为一名“君子”;“达则兼济天下”,让我们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他人,并将这宝贵的文化弘扬下去。

 (点阅“弘扬传统文化”征文)

责任编辑:古言

相关新闻
正月初七敬女娲   开天辟地北欧神
【中国历史正述】创世记之二:开天辟地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王朝——日本菊花王朝
【征文】归元:贯通古今的太极、卍字符及九宫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