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传统吸取西方教育长处培养鼓励年轻人参政热心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记者袁玫亚凯迪亚市报导】由南加州中国大专院校联合校友会主办,南加州台大校友会召集三月二十四日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圣玛利诺市议员林元清﹑哈岗拉朋地区学区教委徐乃星﹑艾尔蒙地市学区教委文华东﹑亚凯第亚市学区教委阮卢乐芬﹑圣安东尼社区学院讲师刘珊珊﹑S.Hill Academy校长陈小鸣﹑大专院校联合校友会前会长王义哲等人就“如何在美国成功地教育下一代”和“华人在美参政经验”提出见解及经验。
  
“如何在美国成功地教育下一代”单元中,徐乃星表示,许多华裔移民父母都要求子女GPA要高﹑一定要进名校,而忽略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在美国应着重他们潜力启发﹑培养领导能力﹑多参与社区活动,以适应美国大学的要求,全方位的发展方能成国家栋梁。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多学中文则不易在美立足是不正确想法,年轻人如果多一种语言能力,以后更有发展机会。
  
文华东强调父母与子女沟通的重要,家长不要为了多赚钱而失去与小孩相处机会,小孩真正需要父母的照顾与关心而非物质享受;并以实例道出一个女孩为要进入UC Berkley选了自己不喜欢的科系痛苦四年,说明不要强迫子女一定要上名校;美国制度是非常公平在社区大学两年后一样有机会上自己喜欢的学校。
 
阮卢乐芬表示,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小孩也不一样,应视各人情况而给予不同期望与方法,当父母与子女来到一个新的环境,父母应该和子女一起成长,父母以身作则当可作为子女好的楷模。中国传统教育方法是让人引以为傲的,但到了一个新的国度,适度的调整也是必须的。
  
刘珊珊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有计划的教育他们﹑必要时给予支持;或是给予他们太多压力呢?应该相信每个小孩都是有潜力的,要尊重爱护子女,经常听听他们有什么问题,应教孩子了解自己兴趣所在。

陈小鸣表示,传统与西方教育方法各有所长应取长补短,小孩虽为父母所生但不是父母的财产,应视他们为独立个体,小孩个别差异是存在的,给予每一个小孩不同空间发展他们的潜力,对每个小孩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在小孩未成年之前应指导他们如何选择,而不是替他们选择。认为生为中国人就应学中文,对中国文化传统习俗时时给予机会教育不能忘本。

“华人在美参政经验”单元中王义哲表示由李文和事件给华人启示是“在美国自己的权益是要自己争取的”。

主持人陈坤元,由主流媒体报告中了解亚裔在美国受歧视仍然存在,强调华人投票的重要,每一张选票都是自己争取的。

议员林元清指出历史是重复的,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人被关进集中营,战后才被释放,因当时日人不关心参政活动;华人应拿此作借镜吸取教训,要有危机意识﹑政治意识,华人应有自己人出来管理自己的事。

徐乃星表示,华人出来竞选是要为整个社区或学区服务不是只为华人,不可忽视任何人种但应该维护华人权益,每一社区应该培养华裔有能力潜力的第二代年青人出来竞选。

上图为专题讲座参加者自左至右林元清﹑徐乃星﹑主持人陈坤元﹑阮卢乐芬﹑文华东﹑王义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