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能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人气 4357

【大纪元2020年01月21日讯】中国古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即使是智慧敏锐学富五车的高人仍注重相互切磋弥补自己的不足。孔子问道于老子,不仅以德润身,而且不为尘俗所困。苏东坡从佛印禅师那里得到不少佛理的启示,既善于充分享受生活情趣,又能随遇而安不至于因灾厄而精神萎顿。诗道的精研者也是如此。中国文人以诗言志抒写感受,诗友之间相互唱和引出新意奇文,例子多不胜举。这种雅趣传到日本与茶道结合,形成了日本文化的一大休息联谊方式。

以上所述的相互启发增益学识的做法不仅东方为然,西方也类似。远的可举古希腊和罗马的廊下悠游随机结合相互辩论的广博不分科灵活教学方式。近的可举欧美大学师生之中诗歌爱好者的课余深入自由讨论。美国学者约翰·恰尔迪(John Ciardi)多年执教诗歌理论,他曾回忆1951年他任教于哈佛大学时与一群后来都成为著名诗人的朋友不定期地聚会交流自己的诗作,持续了两年多,从中得到的启发对他日后撰写诗论大有帮助。

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说“谈话使人敏捷”,便指出了相互切磋交流的益处。这番道理之大用在科学界更有一个突出的例子。欧洲原子能研究中心是举世闻名的国际科研机构,早在1970年代那里的许多科学家都有共同的感觉,那就是他们有许多突然萌生的创造性思路既不是在实验室操作时也不是在资料室阅读时产生的,而是在午餐暨餐后休息时的闲谈之际的灵光闪现。

每人的知识范围与思路都有局限,古人提倡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现代学界从国际到国内各地经常举行分专业的学术讨论会,其功用固不可没,但三五亲朋好友平时聚会闲谈之际触发灵感的效果也不可忽视。况且后一种方式不需要大的空间与资金而容易举行。关键是要有学习的愿望,才能够体会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明朝名医李时珍在与贩夫走卒农夫工匠的交谈中获得许多民间经验单方,为他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增添了不少材料。如果闲谈的参与者均是好学深思志趣相投的人士则更有收获。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三人行  必有我师
金门战场艺术礼赞  台金近三十位艺术家切磋
张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文史】贤妻慈母管道昇 诗书画绣样样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