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世大观】千古恨!张学良自称罪人中的罪魁

人气 14903

【大纪元2020年08月26日讯】观众朋友好!欢迎大家再次光顾《欺世大观》。

75年前的这个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15日,日本向以中英美苏4国为主的盟军投降。中国人民在国民政府领导下浴血抗战8年,牺牲差不多1300万军民,终于赢来最后的胜利。然而,仅仅过了4年,中国人民更大的噩梦又开始了,一直到今天70年还没结束,而且无辜死去至少8000万同胞。而所有这些,都和两个人的阵前叛变有着绝大的关系。这俩人就是张学良、杨虎城。

中共有个双百“英雄模范”人物名单,张学良、杨虎城这两个国军将领赫然在上,还被称作中共“大恩人”,中共称张、杨为“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然而,大家都没想到,晚年的张学良却称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直接否定了中共的评价。为什么呢?今天的节目就先说说张学良。

日本入侵东北 张学良亲下“不抵抗令”

张学良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1928年5月北洋政府瓦解时,最后一任统治者,也就是人称东北王的张作霖张大帅不听日本要他死守燕、冀的命令,撤回东北。6月4日凌晨5点,张作霖坐火车出山海关时,被日本关东军在皇姑屯炸死。

父亲死后,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人称少帅。当年底,东北易帜,由五色旗改挂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了统一。张学良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陆海空军副司令、东北四省奉天、吉林、黑龙江、热河边防司令长官。

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短短三个月内占领东北,张学良的罪责无法推卸。据他生前唯一授权的《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披露,日军进攻东北时,下达不抵抗命令的不是蒋介石,而是他自己。

不过,在中共各种历史书中,蒋介石却替张学良背了几十年黑锅,被刻画了不抵抗日军侵略的不堪形象,以彰显中共发动西安政变的合理性和其在抗战中的所谓“巨大作用”。

张学良《口述历史》中亲口承认,是自己在北平下达了不抵抗命令,而且“九一八”晚上,蒋介石也不在南京,在南京去江西的军舰上,蒋第二天到南昌后才知道东北出事了,还不是张学良报告的,是上海来的消息。就是说,“九一八”不抵抗命令确实和蒋公没一毛钱关系。

在口述历史中,张学良也解释了自己下达不抵抗命令的原因。一是“判断失误”,不知道日本人的阴谋很大,以为是小打小闹;二是不论在武器装备还是精神素质上,他都认为东北军打不过日军。打输了还得割地、赔款,麻烦很多。

加入中共 发动西安军事叛变

1931年,蒋介石为了集中精力抗日,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并发动了对中共红军的五次围剿。红军在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中遭到致命打击而被迫逃亡,却打肿脸自称战略转移“北上抗日”。在经历了所谓长征后,在陕北重新建了根据地。

此时中共背后的苏联开始面临东西方战争的威胁,因此命令各国共产党改变策略,谋求与所在国政府建立反对法西斯的“民族统一战线”,以便“武装保卫苏联”。在中国就是要求中共“联蒋抗日”。但苏联采取的策略没变,还是既要建立统一战线,又要通过建立统一战线实现共产党的领导,为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而斗争。

在苏联的指示下,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八一宣言”,一面慷慨激昂宣称要与国民党共同抗日;另一面又要“大家起来,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取代正在抗日和积极准备全面抗日的中华民国政府。

大家注意了:这是红军残部历经一年多辗转逃亡后,也就是日本侵华已经四年,中共才在苏联的命令下,第一次喊出抗日的口号。从此,开始了借抗日而反蒋、保命和扩张的共产革命“新阶段”。现在看来真够狡猾。

共产党一直是蒋介石的心腹大患。当时国民政府任命蒋介石担任西北剿匪总司令,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总指挥杨虎城为副总司令,共同剿共。没料到,在中共策反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武装军事政变,劫持了前来剿共督战的总司令蒋介石,并杀死了蒋公卫士排全部67名警卫。“双十二政变”震动海内外,甚至改变了历史。

九十年代中国大陆报刊曾公开揭露了一个秘密:当时“张学良决心杀蒋并已选定杀蒋人选”,还有张、杨要和中共红军联合打到南京、建立“西京”,包括事变一旦成功便成立“西安联合国民政府”;并不是中共史书后来宣称的,张学良仅仅提出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等简单主张。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不等于是在南京国民政府之外新成立一个政府吗?这是什么性质的政变呢?按照当下中共的说法,就是“叛乱”、“叛国”。

另据中共党建杂志披露,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阎明复曾就张学良是不是中共党员的问题,问过张学良的秘书、后来叛变成为中共开国上将的吕正操,吕明确答复说:“张汉公是中共党员。”

在口述历史中,张学良也曾讲了一句:“也可以说我就是共产党。”但对于他如何申请入党,怎样被批准为共产党员的事,他都绝口不提。他还绝口不提自己与中共的关系,以及要成立西北国民政府那件事。

张学良在口述中还透露,西安叛变自己名义上是主角,其实杨虎城才是主角,因为杨的妻子谢葆真和部下大多是中共党员。

中共幕后策划 遭遇尴尬

真实历史是,西安军事叛变的幕后策划者不是张、杨而是中共。事变发生当天,毛泽东发电报向斯大林汇报,说西安事变是“根据张、杨、共三角联盟抗日反蒋的协议而发生的,中共中央已积极推动张、杨坚决与蒋分裂”。

然而,出乎张、杨意料的是,对西安军事叛变,全国各界一片抗议谴责之声。清华大学的教授更是一致反对,曾被中共吹捧为战士的闻一多态度犹为鲜明。他和朱自清、冯友兰等一群著名教授,起草了“清华大学教授会为张学良叛变事声明”。平日在课堂上从无多余之言的闻一多,此时也抛开讲义,怒气冲冲地说道:“真是胡闹,国家的元首也可以武装劫持!一个带兵的军人,也可以称兵叛乱!这还成何国家?国家绝不容许你们破坏!领袖绝不容许你们妄加伤害!”曾经态度暧昧的各地方势力也一致讨伐张、杨。

最让张、杨没想到的是苏联的反应。担心苏联面临东西线同时作战困境的斯大林,事变发生后立即亲自拟电命令中共:绝不容许杀蒋。结果,希望借张学良之手杀蒋的毛只好派周恩来去说服张、杨,并面见蒋介石开脱中共。在周恩来开口“校长”,闭口“校长”,还动以“天伦之情”,一再向蒋保证能让被扣留在苏联的蒋经国回国,让他们父子团圆之后,才得到原本决意以身殉国的蒋公的原谅和许诺,即停止剿共、联合抗日。

西安军事叛变后果

西安叛变的直接后果,是让中共获得了生存空间,从而开启了之后的中华民族厄运。蒋介石在《西安半月记》中痛心地说:“此次事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中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预计将于二星期(至多一个月)可竟全功者,几乎隳于一旦,而西北国防交通,经济建设,竭国家社会数十年之心力,经营敷饰,粗有规模,经此变化,损失难计。欲使地方秩序,经济信用恢复旧观,又决非咄嗟可办。质言之,建设进程,至少要后退三年,可痛至此”。

此外,早已发话“对西安事变绝不坐壁上观”的日本军阀,深有“此时不灭中国,将无来时”的感喟,从而提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时间表。西安事变后仅半年,1937年7月7日,那一场由中共所一心盼望的“被侵略战争”,便终于在日本军阀的疯狂发动下,简直就是在中共的直接诱发下,全面爆发了。

西安兵变的恶劣后果,甚至让当时共产国际的苏共领导人季米特洛夫也说中了。他在日记中写道:“张学良的行动,不论他的意图如何,客观上只能损害把中国人民的力量团结在抗日统一战线中,并会鼓励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自此,中共为避免被国军一举消灭,口头高调鼓动“抗战”,实则利用日军进攻中国,自己从中渔利,伺机坐大的险恶阴谋,终于完成,也让中华民族遭遇了亘古未有的8年巨大战争创伤。

可以说,没有西安军事叛变,共产党早就被消灭了,中国现代史也将被改写。因此,作为政变直接发动者的张学良和杨虎城,理应被视为历史的罪人。

张学良拒绝回大陆

面对全国的声讨,苏联、中共的“背信弃义”,盲从轻信的张学良陷于深深的懊悔中,因此决定12月25日陪同蒋介石飞回南京,以示负荆请罪之意。张学良送蒋回南京后,被国民政府高等军事法庭会审宣判,以“首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之罪名,判处有期徒刑10年,褫夺公权5年,次年1月1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张学良随后被囚禁、软禁,又随蒋到台湾。他九十年代在美国定居,2001年去世。

颇有意味的是,张学良有生之年,无论窃国后的中共怎样“盛情邀请”,再也没有踏上故土一步。

自称“罪人中的罪魁”

各位看官,您肯定想知道张学良后来如何思考自己发动西安事变的吧?是这样的。1954年,张去见过蒋介石之后,写了《西安事变反醒录》。张认为自己当时对共产党认识不清,为实现抗日心愿,以致害了国家,害了人民,十分后悔。蒋介石次子蒋纬国生前曾回忆与张学良几次喝酒的情形:“他酒醉了之后就抱着我痛哭说,老弟啊,我这老哥哥做错了事啦!”这也真应了那句话:一失足成千古恨!

张学良晚年虔信基督教。他1990年6月1日九十岁生日时,引用《圣经》中的话说:“我是一个罪人,是罪人中的罪魁。”据悉,张从来没有抱怨过蒋介石对他的囚禁。他1991年到美国后,《纽约时报》曾采访过他。他在解释为什么决定送蒋离开西安并自愿接受惩罚时说:“那是叛乱,我不得不负起责任。”

可惜的是,他醒悟得真是太晚了。而更可恨的是,抱憾离世的张学良至今仍被中共用来洗脑中国人,称他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您看了这期节目,当然会明白他到底是共产党的英雄、功臣,还是自己说的“罪魁”。

书说完了,我们下集“杨虎城”再见。

欺世大观》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昊

相关新闻
刘子真:张学良眼中的官二代
张学良晚年拒回中国大陆 在美拒见江泽民
林辉:还原中共“英雄模范”之张学良
张学良园区3周年庆祝活动10月1日展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