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创29周高位 七大指数上升

【楼市动向】连续11年冠军是一个耻辱

人气 48

【大纪元2021年03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勤智香港报导)反映二手楼价走势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报178.89,按周再升0.97%。分区指数除新界东下跌1.05%外,港岛、九龙及新界西分别上升1.34、0.17%及1.32%。其余领先指数全线向上,大型单位、中小型单位及大型屋苑分别再升2.33%、0.71%及0.54%。中原经纪人指数连升12周,最新报70.8,按周再升1.64个百分点。

无信不立事倍功半

二手楼价创29周高位。维港汇I期上周末开售,首轮平均呎价2.6万,卖出近九成,市传有三成买家是投资者。二手成交亦持续畅旺,十大屋苑成交维持高双位数。黄竹坑站上盖压轴第六期,收到38份标书,市场估计开售呎价三万,供应与绝大部分市民无关。另外,第四波疫情压之不下,还爆出大厦渠管、通风设计、食肆通风系统违规等问题。

特区政府滥用封锁令,却连番“食白果”,检测成效比全民检测还要低,却未能令疫情受控。近日,疫苗安全问题被受民众质疑。特区展开疫苗接种计划,三周内已有7宗接种科兴疫苗后死亡的事故,当中一位并无长期病患,有专家指暂未能百分百排除死亡与疫苗无关。可是特区官员继续以接种效益大于风险,混淆视听,避开关键的疫苗安全性问题。

官员完全不理解感染是被动,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减低风险,但打疫苗是主动面对风险,性质不同。当政府采取各种限制措施时就说人命关天,接种疫苗后出现死亡个案就无关人命,不待查明原因,未等详细验尸报告,不去考虑暂停或更换批次挽回市民信心,还大幅扩大接种范围。科兴疫苗并未获世卫批准,数据未刊登于国际认可的刊物,临床测试亦未有包括60岁以上长者及长期病患人士,特区政府却让长者优先接种,根本就是利用市民作白老鼠搜集数据,协助中共拓展疫苗外交。

外国有研究显示,撇除极权国家,防疫成功的关键在于市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特区政府是中共的傀儡,诚信破产,做什么亦不会得到市民信任及认同,抗疫事倍功半,即使采取几乎全球最严格的检疫限制最措施,却无法控制疫情。特区政府的表现打击市民对疫苗的信心,必定拖慢接种进度,重启经济将遥遥无期,受害者当然又是广大市民。

负担能力继续恶化

多年来被政府称为“重中之重”的房屋土地问题,同样完全失信于市民。所有政策及措施总合未能令问题舒缓,还令负担能力及公屋轮候时间恶化。前周,调查机构Demographia发表最新报告,在全球92个城市当中,特区住宅价格再次蝉联全球楼价最难负担城市冠军,而且是连续11年称霸。事实上,自10年以来特区首次被纳入报告便夺取冠军臭名,之后负担能力不断恶化,平均楼价由10年的入息中位数11倍,升至19年最高的20.9倍,虽然过去两年连续回落0.1,但仍以20.7倍稳坐冠军,且大福抛离第二位的加拿大温哥华的13倍及澳洲悉尼的11.8倍。

20.7倍的负担能力是什么概念?报告指超越6倍的楼价已是极难负担水平,20倍完全是高至不可理喻。坊间就以20.7年不吃不喝将所有收入储起才能换取自置居所来形容,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置业的关键是首期、供款能力、收入增长与稳定性。在楼价高企的某些西方国家,政府通常有政策协助首次置业的用家,包容许高额按揭,提供印花税及税务优惠等。

特区政府一直以金融稳定优先,压低按揭成数,对首次置业者极之不利。虽然近期“林郑plan”放宽按揭保险,但要付一笔高昂的按揭保险费,还要通过严格审批,变相为按揭保险公司多赚一笔。利率低企虽然有助买家,但除非阁下从事地产、金融、高科技又或是公务员,特区产业极之集中,令其他行业不稳,收入增长缓慢。统计数字显示,15年来家庭收入中位数复合年增长只有3.9%,远低于同期楼价的11.2%,大部分市民未能分享经济成果。未来在中共管治下特权阶级横行,一般市民前景更悲观。疫情对中产及基层影响大于富裕人士。政府统计处最新公布数字显示,去年第四季家庭月入中位数按年暴跌7.19%,可是楼价却持平。此消彼长,可以预期特区负担能力将会恶化。

“重中之重” 倒行逆施

特区楼价超高之余,可享受的空间及环境亦完全不能与外国相提并论,“实用面积”不实用,高昂的管理费装修费等,令楼价显得更不合理。高楼价问题并非解决不了,视乎政府政策及措施的积极性及力度,即使不大可能令楼价回到合理可负担水平,仍可避免高达20倍的荒唐水平。事实上,特区今天的“癫价”绝非偶然,而是政府刻意营造,利用各种政策及执行全面配合才能做得出来。

政府声称紧张市民负担能力,却从来没有清晰定义,更没有纳入任何土地及房屋政策作指标。政府早知是土地供应问题,长远房屋策略却避而谈,拖延四年才进行土地大辩论,大辩论后又“空白一年”。供应缺口是今天的问题,应该尽快填补,政府以稳定供应为名有地不推,铁路上盖及周边项目分期发展拖延十几年。

“熟地”就用作招标,增加库房收入,“生地”则留给资助房屋,拖延发展。推地以豪宅主导以迎合权贵,商业景气难再,就将启德多幅商业用地改作豪宅,漠视当初发展规划。供应不到位,理应实施严格的调控措施,政府自称调控措施已经很辣,负担能力却又不断恶化。

外国行之有效的多种调控手段,包括严格审查外来买家资金来源,实施空置税,加租限制,限购令,资产增值税,收取差异化差饷,租金收入另定税阶等,政府辩称无法执行,只独孤一味用权贵及大陆买家根本不在乎的印花税,还要容许“税务回赠”“首置就是用家”“以个人而非家庭”“空壳公司转让”的漏洞,让投资者及富裕人士继续入市。

立法会报告显示19年底自置物业比率跌至49.8%,正好证明物业落入投资者及海外买家手中。一手空置税条例已经到手,政府主动撤回。楼价极度超越负担能力,政府重复强调没有放宽空间,忽然又在没有其他收紧措施下推出“林郑Plan”,制造更多需求托市。政府倒行逆施,怎不将楼价推至荒唐水平?

连续11年的楼价世界冠军不是什么光彩的名衔,而是耻辱,是政府漠视民生的铁证,是政权间接迫害的手段,是社会的计时炸弹。未来中共全面管治,只会更压迫、更不公义、财富分配更不均、更漠视民意,并将土地及房屋化作政治工具,务求特区楼价与北京、上海、深圳的更高负担能力倍数看齐,利用土地谋财。“重中之重”,如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都是极权骗人的口号。计时炸弹已添满烈性炸药,爆炸那天将不堪设想。◇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楼市动向】绿色建筑应推至策略层面
【楼市动向】廿年来预算案的巨大转变
【楼市动向】拆解预算案的托市手法
【楼市动向】置业主导政策有多虚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