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共再对民企下手 滴滴出行突遭下架

中国网路约车龙头“滴滴出行”4日被以违法搜集用户个资为由,遭中共网信办下架App。(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人气: 38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1年07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旻洲、常怀仁报导)继中国最大的网路公司阿里巴巴之后,中国网路约车龙头“滴滴出行”4日被以违法搜集用户个资为由,遭中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下架其App,另有“BOSS直聘”等3家货车媒合平台,5日也遭下架。

图为滴滴出行的自驾车。
图为滴滴出行的自驾车。(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滴滴出行”6月29日在美股首次公开募股(IPO),正式在纽约证交所(NYSE)挂牌上市,筹资约44亿美元(约新台币1,228亿元),创造今年以来中国网路公司在美募资的最高纪录。

7月2日,中共网信办发布对“滴滴出行”实施网路安全审查的公告,并称为配合网路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须停止新用户注册。

7月4日,中共网信办发布通知,指“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搜集、使用个资的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曾有传言“滴滴出行”会遭中共审查,可能是因泄露中国的道路交通数据给美国。但滴滴副总裁李敏驳斥,指中国用户个资都储存在中国的服务器,绝不可能交给美国。并说“相关恶意造谣者虽然已经主动删帖,但我们坚决起诉、维权”。

3家在美上市中企 也被中共调查

7月5日,中共官方再宣布审查“BOSS直聘”、“运满满”和“货车帮”3家企业。这些企业的母公司此前都已在美股上市。

“运满满”和“货车帮”隶属于“满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货车媒合平台,有“货车界Uber”之称。“满帮集团”已于6月22日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进行IPO。

“BOSS直聘”则是中国知名的招聘平台,其母公司为“看准科技集团”也于6月11日在那斯达克交易所(NASDAQ )进行IPO。

专家:这就是中国遭围堵的原因

对于“滴滴出行”遭下架,中共官媒《环球时报》发表评论,指滴滴出行大量掌握个资,对民众个人来说构成潜在资安风险;并强调绝不能任由网路巨头成为搜集使用个资的规则制定者,“标准一定要掌握在国家手中”。

评论还强调,绝不能让任何一家互联网巨头成为比国家掌握还详细的中国人个资的超级资料库,更不能给它们对那些数据的随意使用权。

“这就是中国跟其他国家的最大争议点,也是中国会被围堵的主要原因之一”,军事战略专家苏紫云表示,中国企业若要在国外上市,应该接受当地国的会计规则、经营方针与保护消费者个资等,但这些民主国家保护人民权益的规范,却跟中共的原则抵触。

他以中共的《情报法》规定为例,其中第12条就要求个人、企业、组织都必须配合情报工作,所以滴滴出行这类拥有庞大消费者个资的公司,都有很高的情报价值。

苏紫云强调,《环球时报》一方面称滴滴出行掌握个资,影响人民个资风险,另一方面又说讯息定要掌握在中共手上,却避谈中共如何滥用个资,这是标准的倒果为因、混淆视听的做法,也是极权政体的矛盾。

他表示,当前中国的国进民退,中共出于经济考量与安全考量,大量占有、控制民营企业,担心民营企业若将重心搬到国外,北京会无法有效管控,所以就出现这种民企被中共惩罚的情况。

中共数位极权 危险性更甚传统极权

华人民主书院董事主席曾建元则表示,中国实施社会信用体系,中共全面掌握所有人的隐私、个资与金融征信资料,表面上说用于促进社会信用,实质则是借此掌握大数据,来威胁、勒索人民。

他表示,中国是世界侵害人民的隐私与个资最严重的地方,却担心、畏惧民间企业的跨国运作,会把个资流到国外去。为了防堵资讯外流,中共除了在中国国内建立数位极权,又透过5G、软体等方式,在全球各地截取更多的个人资料,等于把中共的数位极权输出到海外。

他说,对比过去传统的极权政体,中共的数位极权更加危险,不仅运用大数据分析、人脸办识、行为分析,现在甚至还研发出新的习惯辨识,企图窥探人民的内心,真的是非常邪恶的黑科技。

分析:滴滴下架是习江权斗结果

根据署名“财经真相”的财经评论人士发推文分析,滴滴车行的投资人有红杉资本、腾讯、阿里巴巴、软银等,早在2015年就想在美股上市,结果碰上股灾,被迫延后。

分析提到,2018年夏季财报开始盈利后,原打算上市,结果被媒体曝出郑州空姐奸杀案,紧接着就是被约谈整改;这一次上市,几乎没有透露任何消息,从6月11日提交申请,到27日一气呵成,时间点上又是中共百年大庆,这里面透露出的讯息深不可测。

分析还提到,滴滴出行是江家的资产,趁着百年党庆时,不开会悄悄上市,结果党庆刚一过,网信办这边就发通告,明显就是“习江权斗”的结果。◇

责任编辑:于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