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纪元专栏】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打种族牌 危害无穷

作者:罗德尼‧克利夫顿(Rodney A. Clifton)/李平翻译

7月1日,温尼伯抗议者毁坏了两尊英女王雕像。(Kelly Geraldine Malone/加通社)
人气: 25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1年08月09日讯】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许多种族主义政策与情绪,包括当时针对加拿大原住民的种族歧视政策,都根植于社会达尔文主义及其所谓的进化理论分支。不幸的是,如今这种做法,又以批判种族理论(CRT)名义抬头。

社会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先是拿出《物种起源》,认为动植物都是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进化才能生存。随后,英国人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在此基础上搞出了个适者生存说,认为人也一样,有种族高下之分,也是弱肉强食。

斯宾塞这种适者生存说,就是后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它把人比做动物,牵强附会地解释不同种族人口变化和地域变迁。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达尔文学说成功在西方社会扎根,成为欧洲殖民主义扩张理论和依据。德国纳粹对残疾人、犹太人和其它非雅利安人的种族灭绝行为,也是以此为依据。

二战德国虽战败,但社会达尔文主义并未消失,仍被悄悄用于解释当今各种社会问题。奇怪的是,过去因社会达尔文主义备受歧视的少数族裔,如今似乎仍根据过去这种主义对自身的定位和评价,来进行自我定位和评价。

其中一个最鲜明例子就是批判种族理论,其理论基础是,白人就是享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因此白人就是歧视黑人和原住民等。

打种族牌搞分裂

这种说法,即使漏洞百出,荒诞不堪,却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煽动少数族群对多数族群的敌意和仇恨。

今年7月初,温尼伯两尊女王雕像被人推倒后,曼省省长在公开声明中表示,尊重历史,就如同尊重彼此,人们来到这里,无论是建立国家还是生活,都是为了建设更美好生活,不是为了摧毁什么东西来到这里。

曼省省长上述言论,丝毫未提到原住民或其他任何种族方面的言论,只是说大家来到曼省,都是为了建立更美好社区和家园。即便如此,省长及其内阁成员还是遭到外界长达1周的围攻。

曼省原住民酋长大会(AMC)斥责省长在吹“种族主义者狗哨”,曼省原住民新民主党领导人斥责省长搞“种族主义言论”,还用它来煽动曼省内阁分裂。面对外界排山倒海压力,曼省原住民和北方关系事务厅厅长只好辞职。

这类做法,实际就是打种族牌,是一些种族背景的个人或群体,无论对方言论有多平和,都会用种族主义的帽子,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却无需承担任何后果,以此让对方退缩和消声,甚至逼对方下跪求饶。

曼省AMC和新民主党领导人这种做派,就是在复辟19世纪社会达尔文主义,声称种族生而不同,天生就是彼此仇视对立。他们这么做,是在权力攫取上搞零和博弈,和加拿大多元文化及和谐国家建设目标背道而驰。这种新纳粹做法,整天就是忙着分裂加拿大人,既无心思进行文明对话,也不想搞什么和解。

积极自由对话

积极对话和辩论,虽会引发歧义和误解,但行之有效的公民对话,需大家共同努力解决分歧。人类社会,尤其是不同种族之间的交往融合,尤其需要彼此宽容、谦卑和换位思考。如一方一味用“种族主义”、“种族主义狗哨”等诬蔑性字眼,随意攻击另一方,公民对话、公平和民主什么的,就会越来越不堪一击。

作为一个不完美的国家,加拿大需要保留自由积极对话和辩论,允许人们积极讨论国家政策,而无需成天提心吊胆担心一不小心被人用不可救药的字眼戴帽子。为了国家和所有人民的永久幸福安康,保障国家自由、民主和公正,所有人都要共同努力,不再要搞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因人废言。

作者简介:

罗德尼克利夫顿(Rodney A. Clifton)是曼尼托巴大学的名誉教授、“公共政策前沿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他曾在两所寄宿学校生活过,在因纽维克(Inuvik)的斯特林格厅寄宿学校(Stringer Hall)担任高级男生主管。他的最新著作有《真相来自和解:对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评估报告》。

原文:“Social Darwinism and ‘Playing the Race Card’”刊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观点。

责任编辑:文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