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六度荣获“加拿大最佳艺文活动”奖

台湾文化节六度获奖 策划人:连接多元社区

2018年8月,吴权益(左一)出席多伦多湖滨中心台湾文化节开幕式。(伊铃/大纪元)
人气: 113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2年11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伊铃多伦多报导)每年8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和多伦多的市中心,各种艺文活动缤纷登场,而台湾文化节因其内容丰富、文化多元,而成为众多文化活动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台湾文化节起源温哥华的一场古典音乐会,在过去的20年里,从最初的普通侨社活动,逐渐晋升主流艺术圈,参与人数高达数十万人,并六度荣获“加拿大最佳艺文活动”奖,成为多伦多湖滨艺文中心及温哥华市中心大型嘉年华。

一场文化活动能不断推陈出新,吸引不同族裔的参与,并获得加拿大三级政府支持,作为活动的总策划人吴权益,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近期,吴权益出版了《台湾,世界的答案》,纪录他和他的团队在过去20年举办台湾文化节的心路历程。他在日前接受大纪元专访说:“一场文化活动应该试着去建立共同价值,发掘彼此共同连接,这种连接其实就是‘人性’。”

在文化探索中寻找“共性”

吴权益15岁离开台湾,随父母迁往美国加州,在旧金山大学行销系毕业,并取得MBA学位,之后移民加拿大。2001年,吴权益接手台湾文化节总策划,之后一头扎进艺文活动领域,一干就是20年。

加拿大台湾文化节总策划人吴权益。(吴权益提供)

最初,吴权益把台湾文化节当作介绍台湾文化,他找来五月天、伍佰等知名音乐人,以为只要活动规模大,有名人撑场,就可以提高影响力,吸引很多观众。

然而,几次活动之后,吴权益意识到那些因名人、偶像而来的观众,不一定认同文化节的宗旨。当这些名人离去之后,台湾文化节还剩下什么?他希望建立有品牌的文化节。

2006年,台湾文化节在多伦多湖滨中心登场,湖滨中心的经理问:你们的艺术方针是什么?吴权益开始思考,台湾文化节的艺术方针到底是什么?是夜市、珍珠奶茶、盐酥鸡、电子三太子吗?还是台湾著名歌手、音乐人?宣传台湾有多棒?当这些音乐人离开后,台湾文化节能给当地留下什么?

在一次文化节活动中,吴权益遇见一位日本老先生,他柱着拐杖,戴着助听器,看起来疲惫不堪。老先生能讲英语和台语。当工作人员用台语、英文跟他交流时,他反应淡然;后来介绍能讲日语的主持人跟他交流,老先生越来越精神,兴趣盎然。离开的时候,老先生精神焕发,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这件事给吴权益很大的启发:“母语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在加拿大,有200多种语言在使用,谁都想让自己的文化被人注意。可是,谁会注意别人的文化谁来关注加拿大的文化?是不是可以有一个平台,让不同的文化都得以展示,并进行探讨和交流呢?

2012年台湾文化节海报。(吴权益提供)

吴权益认为,台湾经历殖民和威权统治,从封闭到开放,海纳百川,文化、言论百花齐放,台湾的善是包容、尊重,这些自由民主普世价值可以连接世界各族裔。这种多元文化理念恰恰是加拿大所倡导的价值观。

在之后策划台湾文化节时,吴权益打破文化活动的固有概念,活动的规模大小、参与人数已不再是重点,而是活动本身的价值理念是否能打动观众;并提出,透过台湾的艺术作品、故事、文化,来缔造与各方的连接。

吴权益不再把要邀请大牌音乐人捧场当作重点,而是邀请一些不一定很有名、但拥有动人故事或独特观念的人来演绎台湾文化节,包括独立音乐人、小型艺文团体与创作者、越南饮食文化推广者、文字工作者、新居民、小农等。

这种操作需要团队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做田野调查。但吴权益认为很值得,这些故事更能给大众带来同情共感。

品牌效应的启发

2010年,冬奥运动会在温哥华举行,奥运会的广告、艺术节目非常讲究品牌效应。吴权益受邀参与冬奥会艺术活动策划,接触到加拿大艺术圈的各大主角,其中温哥华Push艺术节协同创始人诺曼·阿莫尔(Norman Armour)对吴权益影响最深。

文化节剧照。(吴权益提供)

诺曼在加拿大艺术界备受推崇,也为温哥华冬奥运动会艺术活动策划多档节目。他的策展模式是,用策展提出问题,透过观众对节目反应找答案;艺术节关注的是观众的体验和反应。

当年,台湾文化节承接策划冬奥艺术节目之一,在温哥华市中心举办“灯笼森林”艺术展。“灯笼森林”从600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被选为冬奥艺术节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之一。

之后,吴权益在与诺曼几次合作中,把台湾艺术家带到Push艺术节。虽然几次合作都是亏钱,但吴权益认为很值得,从中学到了宝贵的经验:文化是一种投资,文化界应该做的就是投资社会进步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突破言论禁忌 连接两岸三地

2016年,台湾文化节来了个华丽转身,打破地域、文化藩篱 ,开启与加拿大亚裔社区对话,透过不同角度、不同议题,与香港、日本、菲律宾、越南、韩国等族裔社区对话。

2016年台湾文化节的面子文化展台。(吴权益提供)

“与亚洲对话”第一年是“与香港共舞”,艺术方针是“思·源”。当年的展台外观是一个印有华丽面具的大箱子,而透过面具双眼的空洞向内看,里面布满了加拿大、香港和台湾大规模社会运动纪录照片。

吴权益认为,加拿大的香港移民和台湾移民有许多共性。香港移民有许多是逃离“九七大限”、对共产党恐惧而移民;而台湾移民有不少是美丽岛事件的受难者和家属。他们共同的伤痛是背井离乡、逃离政治风暴;为了自由和安稳,举家移民加拿大。

2016年台湾文化节的面子文化展台。(吴权益提供)

华语社群都有“爱面子,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吴权益把面子文化作为“思·源”的展览单元之一。展台就是提供人们思考,当看到箱子里面那些香港雨伞运动和台湾太阳花运动的照片时,人们是否会反思:这些到底是家丑还是荣耀?

自由开放是台湾最可贵的价值,一些在香港被禁言的艺术家和作品在台湾文化节得以展示;那些在中国敏感的议题,在台湾文化节上也可以畅所欲言。

2019年,台湾文化节邀请台湾“拍谢少年”乐团来表演,该乐团积极支持香港自由与“反送中”运动;吴权益鼓励他们在台湾文化节舞台上发声。

2019年8月,台湾文化节在多伦多湖滨中心举行开幕式。(伊铃/大纪元)

“自由的平台” 在台湾文化节一届又一届地延续下来,其中,获得5项人权新闻奖的中国记者赵思乐、中国艺术家周童得以在台湾文化节上发声。

吴权益表示,中国是大部分华语社群的原乡,离开原乡的人们在移居地融入新的社群,随着时空的变迁,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逐渐在地化。这次与香港对话,凸显了香港、台湾与当今中国大陆在文化本质上的不同。

打破地域藩篱 连接多元社区

2016年冬,由“亚洲对话”延伸的“LunarFest”在温哥华和多伦多举行。LunarFest就是加拿大版的黄历新年庆祝活动,将台湾和其它亚洲国家、温哥华当地社区及加拿大原住民文化叠加,做出了独一无二的文化活动。

黄历新年不仅是华人的节日,日本、韩国、越南都在过这个节日。“LunarFest”推出之后,获得大众好评,每年冬季在温哥华、多伦多登场。

吴权益相信包容的力量更强大,当台湾人对各种“不同”都能坦然拥抱,也自然就不需要去分辨台湾文化、中国文化,不被“中华文化圈”捆绑。

2019年8月,台湾文化节在多伦多湖滨中心举行开幕式。(伊铃/大纪元)

“文化是加法。”吴权益说,“人类的演进,就是加法的结果,减法几乎都是悲剧收场。”台湾文化节的品牌理念就是出自“加法”的思路,推出“对话”平台,让不同族群相互交流,并越来越受到其它族裔的关注。

举办 文化活动并非一帆风顺,除了人力、物力之外,还有来自各方的不理解。有人说,在台湾文化节看不到台湾文化,吃不到盐酥鸡,喝不到珍珠奶茶。吴权益认为,台湾美食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美食只能给人暂时的满足感。文化活动绝不限于吃喝玩乐,表演结束就曲终人散,这对关系的营建毫无意义。

“一场文化节应该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听到他没听过的东西,看到他没看到的东西,然后带给他一丝丝感动。”吴权益说,希望透过一场文化活动建立共同价值,发掘彼此共同连接,这种连接其实就是“人性”。

吴权益认为,艺术家不只是创作,更要透过艺术力量去凝聚和倡导他们在意的价值理念,进而解决社会难题。每个人都可以运用创意、机会和自身的资源,将一盘“死”棋下活。

“当你有好的理念,并找到人与人的关联性,很多钱反而会跟着来;可是当你只想卖人家东西时,你就变成求人家来买。” 吴权益说。台湾文化节的理念正好符合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价值,不仅获得加拿大三级政府支持,也获得一些企业家的赞助。

吴权益计划在未来的台湾文化节,开启与更多不同族裔对话。在他看来,世界那么丰富,台湾文化节何愁没有新点子呢?

责任编辑:岳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