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未来每年酷热天气和热夜日数恐破百

人气 26

【大纪元2022年08月22日讯】近来天气炎热,2022年7月更是香港历来最热的月份。但中大指本港极端高温天气在未来会愈来愈多,气温的升幅和持续时间亦会增加。团队认为现有避暑设施不足以应付未来需求,建议政府做好长远规划及增设纾缓设施,如增设夜间临时避暑中心、改善公园和公共空间设计、设置户外喷泉等。

中大:未来每年酷热天气和热夜日数恐破百

近来天气炎热,今年7月更是香港历来最热的月份。但中大指本港极端高温天气在未来会愈来愈多,气温的升幅和持续时间亦会增加。团队认为现有避暑设施不足以应付未来需求,建议政府做好长远规划及增设纾缓设施,如增设夜间临时避暑中心、改善公园和公共空间设计、设置户外喷泉等。

中大未来城市研究所早前与其它大学就本港酷热天气进行联合研究。根据天文台纪录,由2012年至21年的10年间,平均每年酷热天气日数约34天,热夜约36天。若温室气体的排放没有改善,研究团体估计世纪末的酷热天气日数将增至126天,热夜达136天,即是5月至8月几乎每天都是酷热天气,就连4月和9月都会出现酷热天气。

本港现时有19间夜间临时避暑中心,但基层市民未必会前往,原因包括不清楚中心位置;位置偏远,不便长者或行动不便者前往;中心的环境或卫生不佳;中心或有安全隐患,无家者可能担心家当失窃。

中大建筑学院吴恩融教授表示,比较酷热风险图的高风险地区和19间夜间临时避暑中心位置,可见现时夜间支援设施的分布、范围和数目都不足以应付未来需要,他建议政府在热夜风险较高,以及长者、低收入人士和无家者较多的地区增设夜间避暑中心,例如深水埗、油麻地及土瓜湾等,亦要改善中心的设备、环境和管理,令有需要人士愿意前往。

吴教授又指,改良公园和公共空间设计,提供降温设施亦相当重要。他建议政府或非牟利机构在人流较多的社区空间增加“酷凉地点”或“城市绿洲 ”,例如设置户外喷泉、嬉水区、喷雾等设施,以降低周边环境的温度。

天文台21日发出酷热天气警告。民政事务署表示,会开放18间社区会堂和社区中心作临时避暑中心。◇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天文台:九月有纪录以来最热 平均最高气温32.8度
香港天文台料下周连日骤雨 气温不跌反升
香港上水曾录得36.5度 周四起有雨
香港持续酷热 刷新最长热夜等六项高温纪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