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中国低成本吸引力消失 影响经济

人气 1257

【大纪元2023年01月12日讯】(大纪元专栏作家Milton Ezrati撰文/曲志卓编译)中国最大的经济优势之一正在消失。几十年来,相对低成本、可靠的劳动力一直是中国经济引擎的支柱。

多年来,来自欧洲和北美的制造商纷纷向中国投资,以比他们国内更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初期只是简单、更便宜的产品,后来发展到更复杂、高价值的产品。这些投资及其产生的收入帮助推动了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和亚洲的工资增长速度普遍快于西方,所以今天,这种低成本优势的吸引力几乎消失。

在中国发展的早期,工资差距是引人注目的。例如,2000年,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根据北京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平均年工资约为9,333元人民币。按当时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计算,年薪约为1,127美元。当时的美国工人平均每年挣约30,846美元,几乎是中国工人的30倍。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the United Auto Workers of America)当时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汽车工人的平均工资相当于每小时59美分,还不到美国同行工资的3%。尽管离岸生产带来了复杂性和成本,而且美国工人拥有比中国工人更好的培训和更高的生产率,但工资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生产商无法抗拒去中国生产。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工厂设在中国,以及经济的发展,中国工资的增长速度开始比欧洲或美国快得多。到2011年,中国工人的平均年薪为41,799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天的汇率6,120美元。那一年,普通美国工人挣的钱仍然要多得多,大约4万美元,但差距已经缩小。那时,美国人的工资是中国工资的6.5倍。

在COVID-19疫情期间,西方在中国的采购遇到了额外的复杂性,这时中西工资差距几乎缩小到微不足道的地步。2021年是北京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的最后一个整年,中国工人的平均年收入为105,000元人民币,相当于16,153美元。美国工人的平均年收入约为58,120美元,仅为中国工人的3.5倍。

独立咨询公司ECA International的初步数据显示,中西工资差距在2022年继续缩小,并可能在2023年进一步缩小。该公司倍受好评的薪酬趋势报告显示,中国和亚洲的工资增长在新的一年中普遍超过通货膨胀,而欧洲和美洲工人的工资增长将低于通货膨胀率。

该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实际工资将增长3.8%,印度和亚洲其它地区的增长甚至更令人印象深刻。欧洲实际工资预期将下降1.5%,而对美洲,他们预计实际下降0.5%。这可能会使美中工资差距缩小近3.3倍。

可以肯定的是,工资差距仍然存在,但已经不足以延续过去的生产地点趋势。想想看,美国工人仍然拥有比中国工人更高的生产率,这也许足以完全消除劳动力成本差距缩小的影响。

近年来,另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变得清晰起来。在中国寻找供应商不再像人们曾经想像的那样可靠。在COVID-19期间,北京停止了口罩等几种重要物品的出口。原因很容易理解,中国有迫切的国内需求。但此举几乎没有激励外国买家或生产商。继此之后,当北京的COVID清零政策长期阻止生产时,西方生产商找到了另一个理由来重新考虑在中国寻找供应商。

中国经济对这种西方采购的需求比以前少了。即使西方生产商寻求其它生产场所,中国经济也可以继续增长。但是,工资差距缩小所带来的转变,以及刚才提到的其它考虑因素,将减缓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使其远低于中国和世界曾经习惯的速度。

作者简介:

米尔顿‧埃兹拉蒂(Milton Ezrati)是布法罗大学(SUNY)人力资本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Human Capital at the University at The Buffalo, SUNY)附属的《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的特约编辑,也是纽约通信公司Vested的首席经济学家。在加入Vested之前,他曾担任Lord, Abbett & Co.的首席市场策略师和经济学家。他还经常为《城市日报》(City Journal)撰稿,并定期为《福布斯》(Forbes)撰写博客。他的最新著作是《三十个明天:未来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统计学和我们将如何生活》(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

原文“The East-West Wage Gap Is Closing”刊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名家专栏】中国经济正进入危险地带
【名家专栏】激烈措施揭示中国经济下滑
【名家专栏】中共又出新招阻碍中国经济 
【名家专栏】中国经济灾难对市场的影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