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球缺工、抢工 学者:再探台湾人口红利

工厂安排职场导师,从基本开始指导新进人员。(劳动署中彰投分署提供)
人气: 615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3年10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高龄化、少子女化造成的“缺工”现象,已成为包括日韩、欧美的普遍性问题。面对全球上演“抢工”大战,政府于2022年实施“移工留才久用”方案,针对中阶技术跨国劳动力祭出政策留才,近期再爆即将与印度签署移工合作备忘录(MOU),印度可望成为新移工来源国,有助台湾克服制造业、营建业、家庭帮佣及农渔业等缺工问题。

与此同时,劳动部则强调,目前台湾移工政策的定位仍是“补充性劳动力”,而非替代性劳工,“如何开发台湾自身潜在的劳动力”,成为政府当前重要的施政课题。学者则建议政府取消65岁退休年限,增加台湾“人口红利”,估计15岁以上的劳动力可上看八成。

台中市政府于9月底举办“2023亚太地区就业促进政策交流研讨会”,由劳动部前部长潘世伟、劳动力发展署前署长黄秋桂主持。
台中市政府于9月底举办“2023亚太地区就业促进政策交流研讨会”,由劳动部前部长潘世伟、劳动力发展署前署长黄秋桂主持。(劳动署中彰投分署提供)

产官学聚焦缺工 探讨台湾劳动力运用

台中做为台湾重要机械之都,如何帮助疫后百工复苏,以及劳动力短中长期的运用与发展,台中市政府于9月底举办“2023亚太地区就业促进政策交流研讨会”,由劳动部前部长潘世伟、劳动力发展署前署长黄秋桂主持,中正大学教授马财专、劳动力发展署跨国劳动力管理组前组长薛鉴忠发表演说,现场多位跨国企业主分享第一线育才与留才经验。

东亚现抢工潮 台湾松绑移工政策

回顾台湾跨国劳动力发展史,自1989年引进移工至今30多年,期间通过《就业服务法》保障国人就业,到了2014年建立侨外生评点制,希望留用在台培育多年的侨外生;至2018年制订“揽才专法”,针对高阶人才工作进行松绑。

近年因应东南亚经济崛起,台湾跨国劳动力运用更加紧迫,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已从劳动力输出国转变成进口国,在薪资部分,日韩也均高于台湾,如何增加移工市场的竞争力?除了放宽引入条件,政府于2022年4月再推出“移工留才久用”方案,针对在台资深技术移工等中阶人力祭出政策留才,为台湾移工政策再跨出一步。

针对跨国劳动力概况,薛鉴忠于会中指出,依据2023年跨国劳动力统计,白领外国人有4.7万人,移工74万人,中阶劳动力约8000人,整体以就业为目的的跨国劳动力达80万人,约占台湾就业人口1145万的7%。相较东亚地区,新加坡移工约占37%,日、韩约3%,台湾开放跨国劳动力比率并不低。

在少子化趋势下,薛鉴忠认为,引进跨国劳动力势必会再增加,但他也不讳言,“台湾大量开放看护工,势必压缩长照产业的发展,这也是目前台湾长照产业的困境。”

劳动署中彰投分署高龄者专班学员于超商职场体验。
劳动署中彰投分署高龄者专班学员于超商职场体验。(劳动署中彰投分署提供)

重返职场成效小 学者:放宽退休年限

中正大学教授马财专表示,聘任与培养一个移工要下很多功夫,过去6~9年要离开台湾,让台湾现在变成“职业训练所”的概念,政府除推出“留才久任”,也应思考更多方案把资深蓝领移工留下来,否则在国际人才流动的竞争市场中,不论高阶低阶人员终将失手。

在本国劳动力开发,经他观察,从劳动失业变成长期失业人口正在急剧增加中,其中以青年失业人口最为严峻。他说,大学或高中职毕业后应转入劳动市场,但是很多并没有,而是转入失业给付津贴的行列中,这种现象已成为许多西方国家的棘手问题。

针对劳动人口政策,他强调,在妇女与中高龄部分,重点应该不是放在重返职场”的概念,而是如何拉长与延续他们的工作年龄,因为重返职场会付出更多资源,成效也不高,譬如妇女二度就业,政府十多年来投进去各种资源,也仅从46.8%上升到51.7%,增长幅度非常有限。他呼吁政府,应把资源放在如何延续劳动力的面向。

妇女重返职场进入旅宿业。
妇女重返职场进入旅宿业。(劳动署中彰投分署提供)

调整工作年限 台湾仍具人口红利

成大劳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约指出,移工过去是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包括越南、印尼移工,甚至斯里兰卡或印度移工,皆必须依照他们的要求。移工与移民正进入转型阶段,10年前即建议把移工转为移民,现在终于跨出第一步,但观察其他国家开放的速度比台湾更快,政府若要用移工解决台湾劳动力问题,动作就要更快。

至于台湾法定的“人口红利”即15~64岁占总人口67%,他认为,既然要鼓励开发高龄人口劳动力,就要将上限取消。且依据台湾1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80%,因此他相信台湾仍具有“人口红利”,但重点是“产业界要用中高龄或高龄吗?”,他说,这几年在政策推动下虽有成长,但幅度仍是有限。

经他观察,企业目前还是把目标锁定在25~44岁的青壮年劳动人口,有些企业,甚至从国中就开始用奖学金绑定学生。但对于外国企业来说,这个世代的价值观是追求独立自主与弹性,因此管理模式也会完全不同,企业主对此要有不同思维。

至于如何开发台湾人力资源?成之约认为,以台中为例,25~44岁女性的劳参率比男性少12%、45~64岁则少23%,因此开发对象应锁定在女性。另根据统计,20~35岁女性有50%不生育,也不进入劳动市场,他建议政府应避免女性在30岁就退出劳动市场,这也是企业界要一起努力的。

劳动署中彰投分署青年产训班。
劳动署中彰投分署青年产训班。(劳动署中彰投分署提供)

用心栽培本外劳 企业谈育才留才

多家跨国公司企业主分享第一线育才留才策略,主要锁定高中职校等青年实习生,及对移工的照顾与管理。

慧国工业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江瑞坤总经理表示,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零组件,是属于劳力密集产业,从2005年开始引进越籍劳工,目前线上有40位,至今总数约550名移工,但不告而别的仅5位,主要是违反工厂规定遭资遣前先跑掉;他强调,要安定移工就要先尊重人性,像对待台籍一样的工作伙伴,同时要给予成就感,有合理的评价与奖金制度,有了安全、安心、安定的工作环境,他们就会成为企业耐操好用的人力。

至于本劳,江瑞坤坦白说,招募相当困难 工厂面临传承的“断层”,为了揽才,公司在高工职毕业前先招募实习生,并留下表现好的,这样对因应工作订单也有帮助;同时允诺实习生,在工作的第二年可以到母公司参观,毕业后有机会派驻海外母公司学习。他说,就是给青年一个梦想去追求,而这样的制度也让公司人力的流动率小。

江瑞坤强调,因公司投资越南,估计未来越籍移工来台的意愿会降低。目前劳力密集产业都必须迈向自动化、半自动化,让操作者容易懂、简单做,只要现场环境获得改善,也就容易留才,譬如搬动30公斤重物,若使用辅具让工作变轻松。

代工国际品牌饮料瓶装的宏全国际集团执行董事、台中市工业区厂商协进会副理事长刘允彰分享公司用人经验说,因在东南亚多国都有设厂,采24小时轮班永远在缺工;为补足人力,除透过代理公司找临时工,也进用移工,目前越、泰、印尼约200多位,移工比照台湾员工福利,宿舍有专人管理辅导,还设有祷告室与提供三餐,给予移工稳定的工作环境。

对于本劳的培养,他说,公司成立五十多年进入世代交替,每年与学校进行产学合作提供实习机会,留用率约50%。他强调,实习生并非补充人力,必须让学生感受到进公司可以得到技术,之后进入大学,毕业后将成为公司的中阶人力干部。

为了抢工,公司从彰、云、台中海线的高三上学期,即前往说明工厂实习状况,目前每年都有近20名学生参与。另外还有海外侨生班十多人及夜间部学生等,都已建立制度,并鼓励资深员工继续留任。他强调,企业缺工应多运用政府政策,加上移工补足,并逐渐让工厂迈向自动化。

威全机械工业、台中市工业会理事长林国全指出,今年五、六月整体市场下降,缺工问题稍不太紧迫,有少部分工厂放无薪假或轮休,预估明年会逐渐复苏。对于缺工问题,他说,本外劳问题在各行业工厂都有,但最严重的是锻造业、冲床业,是最少年轻人愿意加入的。

他强调,无外劳可能就无外销,工厂会面临半停摆;但目前东南亚许多国家内企业都发展起来了,台湾引进外劳恐会碰到瓶颈,因此工厂对移工要照顾,包括福利政策及自动化等,不然移工也会因为工作太重,跑到别家去。

阔别职场数十年,65岁的小凤在IKEA展开全新人生。
阔别职场数十年,65岁的小凤在IKEA展开全新人生。(劳动署中彰投分署提供)

移工为辅  劳动部:持续开发潜在本劳

前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署长黄秋桂表示,缺工问题已是全球性问题,目前跨国劳动市场已经从过去的买方市场,变成如今的卖方市场,当然有人提议重新考量移工来源国?但这些国家移工能符合业界所需吗? 若是引进缅甸劳动力的接受度会有多高?

她强调,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劳工政策,仍定位在“补充性的劳动力”,非替代性劳动力,也就是移工不能取代本国就业率。但在台湾工作多年的移工已成为中阶人力,技术成熟后却送给其他国家也很可惜,因此于2022年推出“移工留才久用”方案。

黄秋桂强调,台湾产业不能够全仰赖外籍移工,应朝开发自身的劳动力来解决缺工问题。为了让中高龄、高龄继续留在职场或重回职场,政府已通过一个专法《中高龄及高龄者就业促进法》,其中要避免“年龄歧视”的问题,这也是唯一有相关的处罚规定。

其余如祭出诱因,让企业更愿意去雇用,而中高龄或高龄者因有国家资源挹注,因此更有意愿在职场继续工作,如透过职务再设计,添加辅具如眼镜等,这就是用法律,让雇主更有意愿,而中高龄或高龄者也会更有机会。

前劳动部长潘世伟则指出,印尼每年都在调薪,各国厂商都进到越南,薪水也在往上涨,他估计来台移工会递减;若比较薪水,台湾也低于日、韩,加上劳动条件与工时长等问题,“放眼国际竞争力,台湾是有限的”。

“是否还要一直依赖跨国劳动力解决缺工问题?”潘世伟说,依学者观察,他确定台湾劳动力仍有空间可以运用,建议从劳动现场流程去思考,相关产业政策如职务再设计等概念,包括女性、中高龄,以及在税法上给予优惠,如聘用本劳就可以获得相关优惠等,提升企业主的意愿。

责任编辑:唐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