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绮慧:学者错估港人政治觉醒度

亚洲时报 林绮慧

标签:

【大纪元11月25日讯】亚洲时报林绮慧24日 撰文/香港刚举行的区议会选举缔造了民主派和亲北京政党此起彼落战果,“保皇党’民建联等固然措手不及,一众学者亦因事前低估了七一效应而大跌眼镜。

对于学者事前所估计的情况,与选举结果有很大出入,蔡子强承认是估计错误。他表示,学者们是以过往选举模式来推断,而七一游行对文化造成一个大转变,以致大家都估计不到这次区选的结果。

被视为2004年立法会选举前哨战的区议会选举23日举行,全日有106万多人参与投票,创历届区选的纪录,而44.06%的投票率亦是区选新高。另外,民建联今次派出206名候选人角逐区议会议席,但只夺得62席,比上届83席少21席,当选率亦只有30%,是党派中成绩最差的。

学者总结选举时都认为高投票率和民建联的大败,都是七一效应引起。大部分学者事前认为经过几个月时间,七一效应已大减,想不到其威力仍然强大。香港城市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蔡子强承认错估形势,但他承认学者跌眼镜的同时,指出各党派也估不到七一威力仍强大。

蔡子强11月9日指,七一后30岁以下新登记选民有95,000人,若这些选民全部支持民主派候选人,七一效应亦只会在约20个选区发挥作用,不会造成翻天覆地的改变。

蔡子强当时指,七一后香港人追求民主热情减退,更指香港人参与民主活动如“快闪党”——来得快,散得快。他称10月举行的“倒董”和“民主汇”出席人数越来越少,所以认为区选时,很多选民已忘记基本法23条所引起的争拗,以及社区服务才是候选人得票的因素。

近日中国首名成功升空的太空人杨利伟访港、鳄鱼出没以及大学罢课事件,蔡子强认为这些都令区选难成新闻焦点,以致选举气氛差,投票率亦难大升。

对于意料之外的高投票率,蔡子强认为在媒体报道不多情况下,仍有44.06%投票率,比上届高出8.24%,很明显是七一游行效应。

就民建联在今次区选所得的议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助理教授马岳曾作出预测。他预计,民建联可争取较上届较多议席,若不是基本法23条立法,损害民建联政党形象,更可夺得再多议席。

马岳认为,区议员始终属于“街坊保长”角色,选民关注的是候选人的地区工作表演,反而候选人政治立场或政党背景非重要因素。他预计民建联可得96个议席,民主党可得69至75席。他认为即使有七一效应,亦只会为民主派增加20个议席。

选举显示,“保皇党”民建联因七一效应而大败,民建联主席曾钰成更就党在选举中大败而提出辞职。民建联今届有206人参选,只取得62席,比去届少21席,成功率只有30%;民主党派出120人角逐,有95人当选,比去届增加9席,成功率有79.2%。

七一对民建联的重创是在地区上工作多年的重量级候选人,被一些以民主旗号 “空降” 该区的候选人击败。有10多年地区工作经验的民建联副主席叶国谦,被 “空降” 的前线何秀兰以64票险胜。叶国谦选后亦承认今次落败,与七一效应有关。

另外,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蔡素玉,虽有多年地区工作支持,取得1,433票支持,以284票击败以追求民主为旗号的政治人物梁国雄。蔡素玉承认梁国雄以 “空降” 候选人身份,亦取得1,149票,与她的得票很接近,她需要检讨其地区工作。

在今次选举中,最能反应七一效应的是沙田火炭选区,七一游行发起人蔡耀昌 “空降” 该选区,挑战在该区竞逐连任的独立候选人廖韵儿,结果蔡耀昌得1,280票,比廖韵儿的622票多一倍票数获胜。

不过七一效应并非万灵丹,民主党立法会议员黄成智便以100票之差,败于竞选连任的民建联候选人苏西智手下。蔡子强认为,黄成智的落败是因为他跨区参选,而招致落败,以及对手太强,在该区有多年地区服务经验。

这次选举令市民、政党及特区政府都清楚看到七一游行后,虽经过近5个月时间,期间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都极力帮香港冲喜,例如个别城市以自游行到香港旅游、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协议、首名升空中国太空人杨利伟访港等。谁料到一连串动作虽令香港经济转好和在市面掀起一片欢庆气氛,但亦难以消除市民对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董建华施政的不满。

冒着酷日上街的50多万香港人,竟然未能改变学者对全香港政治觉醒程度的评估,也难怪一介商人的特首董建华反应迟缓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BBC透视中国: "呼唤"静音
余杰:成龙和梁朝伟:铁石心肠是如何炼成的?
调查显示香港人最满意“自由”程度
调查指明年香港企业仍以冻结薪资为主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