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百华﹕有感于上访

樊百华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2月2日讯】越来越不讲理的社会
近来,一些关于老百姓上访的新闻让人感到恐惧。例如上访的人在天安门自焚,警察驱赶、拦截、抓捕上访者。老百姓上访本来是讲理的行为,上访制度本身就是一个讲理的制度。为什么上访会弄出可恐惧的事情呢?说明这个社会越来越不讲理了。

不管现代化都包含哪些方面,社会矛盾协调机制的现代化,也就是有真正可以讲理的地方,总是不能够少的。自古以来,讲理用的是舌头(与笔头),不讲理用的是拳头(石头以至弹头都是拳头的延伸),造反、革命或者镇压、屠杀本身都是理讲不了或者根本不讲理的表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用舌头排斥拳头,使人们养成一种习惯于讲理的行为文明。

现在,上法院讨说法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了,但是,到什么时候,法院外的矛盾协调总是更加经常。如果去法院讨公道很难,法院外找说理的地方也难,社会矛盾就一定会不断积累,结果也就很值得忧虑了。这就让人想到信访制度。这个制度对于协调现实矛盾,保持社会的安稳实在太重要了。我赞成关于上访方面的现行规定,而且应当说不管是否出于自觉,上访的老百姓绝大多数是能够按规定做的。但是,接访方面就成问题了。

上访无用,上访者仍不绝于途
二○○二年一月五日的《法制日报》发表了新华社记者傅兴宇的报道。他在大连市政府信访办进行了三天观察,平均每天的来访群众达一百五十人次以上。记者随机询问了其中四十多位上访者:“上访有用吗?”只有两人回答“有用”,其余全部回答“没用”。记者注意到,“多数上访者到信访接待窗口,几句话就被打发走了。”几句什么话呢?笔者在省城工作,因为路熟,仅去年一年就曾四次带外地朋友到省里有关部门的信访办,亲自聆听过接访人员的“打发”语言:“去旁边的邮局将材料寄给我们”——为什么辛辛苦苦几百里路,人来到这里却不能面交材料呢?而勉强收下材料的,连个“收到”凭据也不肯给,只说“回去等答复吧”;“你这个不归我们管”“去哪儿?”“最好去……试试”;“你既然去过北京了,应当直接将上面的意见告诉县里,”“县里要是肯听上面的我就不来你这里了”……对于新华社记者有关细节的叙述我是毫不生疏的。那时我对朋友说:要是我是记者,我就经常跑各部门信访办。朋友苦笑说:那样没几天你就要走人了。

有多少老百姓几次、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几百次地奔波在去京城、省城的上访路上呢?据估计,全国平均每天去京城上访的有近万人次,每天去省城的加起来有几万,那么到县里上访的,全国每天应当有好几十万人次吧,全年呢?起码上亿了。

中国老百姓很信任上访制度吗?未必。新华社记者曾在报道中这样分析道:“上访者对信访部门不信任,从根本上说,是信访这个党与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社会稳定的‘减震器’,在情感、作风、机制和效率等方面,远不适应普通百姓告状、解难的要求。”但是,为什么多数人已经不信任了,而上访者还络绎不绝呢?别处找不着说理的地方啊!

只有民主制度才能解决问题
产生群众找不着说理之处的根本原因,是民无权而官有权。因此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从制度上确立现代民主政治。德国政府一领导人,只因为在俄罗斯对他的秘书责问了一句“我的鱼子酱上飞机了没有”,就让舆论之光照得辞了职;而回敬他“这不属于我的职责”的秘书似乎根本不担心什么歧视报复,更没有日复一日没完没了地上访。因为民主国家如果有谁敢那样做,早就被选民抛弃了。

在中国,曾经为上访者平反昭雪的胡耀邦,自己后来却找不到说理的地方,就是因为没有民主制度作保证。只靠个别领导人的善良或“民主作风”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原载《争鸣》(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樊百华:杨支柱与代书板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冯睎干:彭定康仗义执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