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导斌:裁减公务员能如愿吗

(湖北)杜导斌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9月1日讯】今年6月24日《中国青年报》上的《一个省级贫困县教育局长的生财之道》一文,报道了河北省曲阳县教育局局长郝成学如何贪污受贿160万元。本来,区区160万,实在算不了什么,不值得给予特别“关注”。如今中国的贪官,贪污受贿比160万多十倍、百倍、千倍、万倍的人多的是。这还是不幸被人逮着的,至于那些“东方不败”,更是遍布全国。不过,此贪有个特色:其所贪污受贿的主要来源居然是该官所辖教育系统的竞争上岗。具体事迹是这样的:

“2002年7月至9月,曲阳县教育系统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竞聘活动,42位校长被重新任职,16位教师被招聘上岗,68名教师被调进调出,38名大中专毕业生被分配工作。这3个月中,郝成学共向银行存款16次,总计63万元,平均月进20多万元。2003年1月10日至26日,曲阳县教育局公开竞聘中小学校副职,共有88名各级学校的副校长竞聘成功。也就是这16天的时间里,郝成学的存折共增加16笔,共计63.6万元,平均日进4.6万元,几乎相当于这个贫困县(一个)普通老师8年的工资。”郝成学先生总共贪污受贿160万元,仅在两次竞争上岗中就贪了126.6万,占总数的79%还强。可见,让下级竞争上岗,是掌管人事大权者们大捞一笔的好机会。在当前各地各单位人满为患的情形下,郝成学的先进经验无疑具有推而广之的价值。当官的要想快速捞回买官时的投资,并一举而富,再没有比这事来钱快的了。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膨胀厉害,“至今年三月底,不包括公安、武警在内,公务员队伍已达4230万人、离退休公务员1120万人;公务员薪金、退休金、福利等,占各地政府年财政开支45%至60%”。因此,各地党委政府把为公务员队伍瘦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据笔者所知,今年各省市县已经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减少公务员,进而减轻纳税人负担是件好事,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社会结构。理当支持才是。然而,如果对此盲目支持却极可能正中某些官员的下怀。

首先,公务员队伍恶性膨胀是谁造成的?各级政府由于财力不足等原因,近几年加强了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控制。不过,控制只在嘴巴上叫得凶,实际上,近10年正是公务员人数增长最迅猛的阶段。任何一个人要进入公务员队伍,即使是大学毕业生,一般都需要经过县级常委的同意。所以,导致公务员队伍庞大的罪魁祸首正是各级常委。裁减公务员队伍,不从压缩常委们的权利开始,把机构改革的负担转嫁给无辜的人们,迫使那些通过某些相对公开公正的程序进去的人们去与行贿等非法手段的人争饭碗,就偏离了正义。

其次,行政机关的扩张是全世界所有政府的共同特征,公务员队伍恶性膨胀的原因说到底是行政强权的惯性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从限制行政权着手。要限制行政权,一靠分权,二靠官员民选。现在当局既闭口不谈三权分立等治本之策,也忌讳民主选举。

上级官员不竞争,稳坐钓鱼台,倒要下面的喽罗去争个你死我活,倒接地鼓励人们不择手段去钻营官职。所以,机关事业单位的竞争本身就是以不公平为起点的。这个政策说起来好象合情合理,实质上不过是官本位意识的花样翻新。

如同郝成学先生的例子所示,职工竞岗,官员进银子。处于弱势地位的下级公务员为了保住好不容易得来的饭碗,只有“进贡”。处于上位的官员此时手握大权,免不了以关系亲疏和贿赂多少来决定取舍。最后,竞岗成了竞贿赂,真是贿赂多的留人,少的走人。竞争的结果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劣胜优汰,机关的风气不是借此而得到端正,反而是风气益发变坏。

这真是,裁?不裁?怎么裁呢?!

──原载《北京之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专栏】杜导斌:关闭中宣部后会怎么样?
【专栏】杜导斌:役使公务员周末扫大街
【专栏】杜导斌:今日国内诸子应回头向杨度学习
【专栏】杜导斌:论学习江氏思想与学做强盗关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