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波:关于当前中国的八项建言(4之3)

杨银波

标签:

【大纪元9月22日】建言五:海外民运的头等大事是铲除权欲熏心之根──小毛泽东──,重振民主道义

我在半月前,曾向张伟国连写两封信表明我的看法(据张伟国称,我的意见已散发21世纪基金会部分成员)。其一,当前应当多出政论家,少出政治家,对目前拥有一定威望和权力的人,我们应给予严厉的监督,对未来优秀政治家的产生,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就负责。其二,优秀政论家的产生决定于对历史上一切政治信息的敏感程度和把握能力,坚持民主道义。然而,政治家则可能垄断政治信息,可能舍道求权、以权谋利。我们要在政治家萌芽之时就对他们提出“道”的高标准要求。

孙子讲,所谓“道”,主要指政治修明。与“修明”相对的就是“无明”。《禅说》里“无明”指的是,只要与自己利害有关的,便立即表现出来。这不是“道”的境界。政治家若仅有“无明”的境界,或者连“无明”的境界都达不到,他们就不配当政治家,只可能是舍弃了“道”的三流政客。

另外,近日我根据1957年“反右”到1989年“6.4”的民主运动史,经过资料整理发出感叹,向张伟国提出当前民运的三点基本要义,期望在民运界达成共识:其一,公开挑战一党专政,不承认中共统治合法性;其二,质疑一切将“爱国”作为口号的民主运动,今后一切民主运动不得以“爱国”作为第一口号,而应以“个人权利、个人自由”作为第一口号;其三,质疑一切反共、却又反独的伪民运,消除“大中华意识”、“大汉族意识”,尊重多数,维护少数,以世界主义的精神求得每一个合法公民个人权利、个人自由的实现。

建言六:海外媒体与内地人士的交流之第一要着是
    突破信息封锁;第二要着是希望部分有志于
    推动民主进程的媒体向《北京之春》学习

我曾在《面对谎言与虐杀》一文中,列举了海外40个媒体、组织的名字,希望它们能够公布其网站网址,以及各主要负责人的邮件、电话、传真、地址、邮编,再将此40份简要资料综合起来,整理成《面向大陆同胞,公布海外40个媒体、组织联系方式》,并将此文置于此40个网站的显着位置,以求为双方交流提供更大的可能(据近日打来的几个电话说,我的建议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他们正在商谈之中)。

内地了解海外,一般是通过代理服务器上动态网、花园网,或者在自己的邮件中打开《大参考》、《民主通讯》、《网络文摘》、《华夏文摘》等。但今天《大纪元》编辑打来电话说,现在有相当数量的网刊资料无法发送过来,其中包括最著名的网刊《大参考》。但我认为这不是问题:其一、内地公民的对知情权的渴望已经愈加强烈,这种意识力量决定了网络根本无法封锁;其二,有越来越多的网刊已经展开了更大的工作,如《华夏文摘》的负责人打电话告诉我,其发行量将要到达8位数,即将超过《大参考》。突破信息封锁需要高科技的网络技术,也需要人力的配合。

这就需要海外媒体做一些更加细致的工作,比如经常给内地某些网站、论坛、邮件发送动态网当前IP,如常到《民主与自由》论坛、《自由中国》论坛发送IP等等。

再说第二要着。我经常收到海外媒体编辑、记者的诉苦信,说现在海外媒体好多都“变节”了,或者出于商业利益,或者出于“新”的认识,或者出于更为不可告人的原因,等等。我的建议是这些人应该常到《北京之春》看看,重新养习一下民主之气。以我的观察,《北京之春》堪称海外著名媒体的一面旗帜,《观察》、《黄花岗》、《民主中国》则略为次之。

按照薛伟寄来的《北京之春》总结,它有五点值得海外媒体学习:其一,它密切关注大陆社会政治变动和民主、人权运动的发展;其二,它详细报导当前民运的新进展;其三,它有计划地推进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和争鸣;其四,它重视台海两岸关系和民族问题;其五、它面向国内,加强与国内读者的联系。我希望诸网站、论坛、网刊也能从中得到积极的启示。

(民主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请关注徐高金:一个中国老人的慷慨壮歌
杨银波:红朝十三年暴政抗击史(上)
杨银波:红朝十三年暴政抗击史(下)
杨银波:破除军政府呼吁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