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共运专题:

越南共产党”反右”运动的深化和自由知识分子的悲惨下场

寒山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9月22日】上次我们介绍了越南共产党1956年11月开始压制知识分子对党的挑战﹐然后于12月中旬对自由化运动全面镇压。镇压从颁布越南主席令和取缔自由化的主要刊物《人道》开始﹐波及到文化和教育的其它部门。当党重新控制了舆论阵地之后﹐便发起了对知识分子的再教育运动﹐用批判﹑检讨﹑开斗争会等等来整知识分子。接着便是把知识分子下放到工厂农村去接受劳动改造。

虽然全体知识分子都是这次运动的对象﹐不论在前一阶段的自由化中有什么表现﹐都要接受下放﹐参加劳动﹐但那些没有发表自由化言论的﹑特别是对党附首贴耳的知识分子都被安排到例如河内和海防这样的大城市附近﹐主要在工厂参加劳动﹐而那些参加了自由化运动的人则被发配到边远的山区﹐把他们交给不懂越南文的少数民族农民去改造﹐很多人在由于过度劳动和疾病而在那里死去。还有很多人或是自杀或是失踪。

越南自由化的代表人物潘辉(译音)的命运是很有代表性的。潘辉是越南著名作家和记者﹐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被认为是越南文化界最受尊敬的人物。他的父亲在越南向法国殖民军投降时自杀身亡。潘辉自己后来成为民族主义者﹐曾经为反抗法国的殖民统治而坐了十多年牢。潘辉在自由化运动中主编两份最重要的杂志﹕《人道》和《文学》﹐发表了大量的言论﹐因而成为官方的眼中钉。潘辉被下放后不久就死了﹐如果不死的话官方也准备把他送上法庭。

潘辉唯一的儿子参加了越共革命﹐在自由化运动时是《团结》报的编辑﹐这份报纸是官方统一战线组织“祖国阵线?的喉舌。在父亲死后﹐儿子不久也死了﹐但官方始终没有公布死因。潘家三代的命运﹐成了越南民族悲剧的缩影。

1959年﹐越共对《人道》和《文学》两份杂志的编辑和投稿人提起诉讼﹐说他们”在《人道》和《文学》杂志的掩盖下从事心理战”﹐被告分别被判处5到15年的徒刑。

在后来越共的历史叙述中﹐”《人道》﹑《文学》事件”就成了1956年自由化和镇压自由化的代名词。在自由化运动被镇压后﹐越南的文学杂志只剩下两份﹐一份发表配合党的路线和政策的作品﹐一份发表其它共产党国家的翻译文学作品。

象中国知识分子一样﹐越南知识分子也曾经出于民族主义感情支持过越共领导的所谓民族主义革命﹐很多人或是坐牢多年﹐或是在跟随越共打游击时由于终年生活在艰苦的山区而落下了一身疾病。这些知识分子被称为”抵抗知识分子”,指他们参加了抵抗日本和法国的运动。但他们当中很多人早就意识到他们和越共之间本质上的格格不入。例如﹐还在越共取得政权前﹐一些知识分子就把自己比作越共的”小老婆”﹐意思是说不论你如何忠心耿耿﹐越共也永远不会明媒正娶﹐改变你的身份。

上面提到的被越共整死的越南最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潘辉对于知识分子和越共的关系还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当他在越共控制的”解放区”招待客人时他请客人喝咖啡﹐由于”解放区”没有白糖放入咖啡﹐潘辉就用一些土产粗糖来代替。他说”这些土产粗糖代表爱国主义﹐它可以冲淡咖啡的苦味﹐而这种苦味就象党的领导。有了这种土产粗糖﹐我们就可以在忍受咖啡苦味的同时欣赏它的芬芳﹐这种芬芳就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尊严”。

潘辉的这个比喻可以让人感受到越南知识分子当时艰难的处境﹕他们夹在外国殖民统治和共产党之间﹐出于民族主义诉求他们只得投向共产党领导的所谓民族主义革命﹐但出于自由主义的个人立场﹐在心底他们对共产党是排斥甚至厌恶的。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共产党的天下﹐除了抽象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以外﹐人民一无所有﹐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潘辉把土产粗糖比作爱国主义,把咖啡的苦涩比作共产党﹐企图在这二者的调和中保持知识分子的尊严﹐欣赏咖啡的芬芳。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共产党统治下独立知识分子不要说尊严﹐连生命都是没有保障的﹐他们支持共产党革命所换来的并不是一杯虽然苦涩但不失芬芳的咖啡﹐而是一杯夺命的毒酒。

(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寒山: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和毛泽东的双百方针
寒山:钱钟书的“忏悔”
寒山:越南1957年的百花齐放运动中知识分子的愤怒
‘唐诗欣赏’杳杳寒山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