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人民币坚持不升值的成本越来越高

胡少江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11月30日讯】前不久,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再创新高,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一比一点三的水准。国际金融界人士普遍认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关于美国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讲话进一步表明美国政府无意对美元贬值进行干预。与此同时,俄国和其他国家的政府也有意在他们的外汇储备中增持欧元、减持美元。这一系列事件似乎表明,美元继续走低的趋势在近期内势难避免。在这个背景下,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
中国政府为坚持人民币不升值的立场所支付的成本越来越高。这种成本的增加主要是通过两个管道来实现的:一是使得中国维持外汇储备的成本不断加大;二是维持现有汇率迫使央行增加人民币发行从而造成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困难或者增加其他成本。

由于人们对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的预期不断,今年以来美元流入中国的速度明显加快。最新资料表明,截止到二零零四年九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五千一百四十五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仅是今年前九个月的新增外汇储备高达一千一百一十三亿美元。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今年新增的外汇储备的结构,便不难发现主要是由于看涨人民币而进入中国的投机“热钱”。因为我们实际的贸易顺差只有三十九亿美元,而实际使用外资也只有四百八十七一美元。其余五百八十七亿美元来历不明。经济学家们分析,这笔占新增外汇储备一半以上的美元中,绝大部分到中国进行货币投机的国际游资。

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另一方面是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用于购买各类美元债券。当美元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贬值时,中国外汇储备的损失自然就发生了。中国现在世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国。仅是去年一年,中国新增的美国国债便高达二百四十亿美元,其他政府结构债券约二百亿美元左右。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实际上是慷慨地把自己国民收入的百分之四左右借给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并且主动为其货币贬值负担成本。
在坚持相对固定不变的汇率制度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增高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当国际游资通过经常项目以及资本与金融项目大量流入时,为了维持人民币市场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必须通过增加购买外汇的方式来干预外汇市场,这样一来,便不可避免地被动扩张货币供应量。而货币供应的增加,又势必带来进一步的需求增加和物价上涨。这种做法将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中国政府今年以来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努力。从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品质和可持续性带来消极影响。当然中央银行为了减少人民币供应,也可以采用其的货币政策手段来抵销由于购买美元而流向市场的人民币。例如削减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提高提高银行准备金,发行央行票据等等,而这样做央行则必须付出额外的利息。 这同样意味着中国政府需要为维持人民币的低币值付出代价。

--转载自《自由亚洲电台》网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旧话重谈中国股市  成也政策  败也政策
胡少江:中国短期外债超过警戒线
胡少江﹕中国沿海地区农工荒的背后
胡少江﹕评中国银行加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