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解铃还须系铃人

──读“欧洲议会反对军售中国”新闻有感

伊川

标签:

【大纪元12月7日讯】前不久,与一位从北京外交圈子退休而访美探亲的长辈聊天,谈到中共高层近年来在外交事务上的两个主要着力点:一是打“美国牌”──维持与美国良好关系以制衡台湾,遏制台独势力;二是打“欧洲牌”──拉拢靠近欧洲以制衡美国势力独大,并开拓“胡温新政”下全新的国际格局。其中,“欧洲牌”里面,又以解除欧洲各国对中国大陆的武器销售禁令为首选大事,因为这是横在中国与欧洲关系之间的一道大杠子,北京外交部门对此已用心用力多年,连欧盟的主要国家法国、德国,都已基本上拉过来了。“不过,做事情的人都知道难度很大,”他笑笑对我说,“我看解决欧洲武器禁售的问题短期内没有希望,拉近欧洲的外交意图暂时也很难实现。”“为什么?”我问。他告诉我:“卡在六四问题上。六四问题一天不解决,在欧洲的外交努力就很难有实质进展。欧洲人的六四情结很深,只是外交圈子的人对上面不好明说,只好笼统说是人权问题,其实具体说来,首先就是六四问题。”

这位长辈的说法当时让我很为吃惊。吃惊的,不单是我以往不太注意到的“欧洲人的六四情结”问题;更在于,中共外交圈子里的人其实对此“六四症结”很知情,只是“对上面不好说”,只好以“人权”话题笼统以对。没想到,就在这番谈话不久,近日围绕欧洲武器禁售中国的问题,又一时成为媒体热点。报载:十一月十七日,欧洲议会表决通过维持对中国大陆的武器禁售,直到中国改善人权记录为止。决议案明文规定:欧盟部长理事会及25个会员国“维持欧盟对中国大陆的武器禁售,不得削弱本国对改禁售的限制”。报导并称,支持解禁的法国和德国对此决议很感失望。最失望的,当然还是面临又一次重大外交挫败的北京当局。中共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以罕见的反应速度,在十八日马上发表对外谈话,声称:欧盟维持对中国大陆的武器禁运是“冷战产物,早该取消”,“中国大陆反对将解禁问题与其他问题如人权问题直接挂钩”,“中国大陆近年来在人权领域取得进展有目共睹”,云云。

欧洲国家对中国大陆的武器禁售,确实起因于1989年北京当局镇压天安门广场示威的“六四”事件。法、德两个出售武器的欧盟大国,因中国广大市场的利益所致,在中国大陆方面多年的游说之下,这次提出的解禁主张,也是声称天安门事件至今已十五年,对中国的武器禁售已“不合时宜”。问题在于,惟其是在十五年这样一个悠长的年头,才更让世人生出旷日持久、徘徊不前的感觉,引发欧洲国家武器禁售中国的原因──“六四”事件并未因此消解,反而叠加在“人权”问题上成为最触目的一道背景。章启月谈到欧洲武器禁售与“六四”挂钩是“冷战产物”,其实话说对了一半。具体说来,在中国天安门发生的“六四”惨案, 被许多欧洲人、特别是东欧国家人视为是“结束冷战”的产物,“六四”,是压断苏俄东欧共产主义阵营这个“专制骆驼”的脊梁的那一根最关键的稻草。欧洲民众特别浓烈的 “六四情结”,正是因此而来。旅德台湾知名作家龙应台曾在多篇文章中言及,欧洲各大城市,恐怕是全世界除了香港地区以外,十五年来坚持每年都举行大规模纪念“六四”活动的地方。一位朋友曾向笔者谈起,今年暑假他访问东欧诸国时,不期然地在匈牙利、波兰、捷克几个大学的校园内,同时看到各学校大学生纪念中国 “六四”晚会留下的大型海报,在心中引起的持久感动和震撼。可以说,“六四”,不但是刻镂在中国人民心上的一道始终未曾愈合的巨大伤痕,也是横在中国与外部文明世界的一道巨大的耻辱鸿沟。“六四”,对于中国的内政、外交、不但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更是一个现实亟待面对解决的问题。它不但直接关系到消解社会积怨、危机而达成社会和解,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军事与科技现代化发展。中共领导人一天放不下“六四”这个包袱,中国在外部世界的形象就一天摆脱不了浓重的阴影,所谓“和平崛起”或“和平发展”,所谓“与国际接轨”、“开拓多极化的国际格局”,都是一句空话。“解铃还须系铃人”。看来,从欧洲议会再一次否决对中国解除武器禁售一案来看,中共的外交部门,应该把为“六四”解结与欧盟军售解禁的关系这个敏感话题,正面提到中共政治局的会议桌上了。

2004/11//26

作者为中国作家,现任教于美国一大学

──转自《观察》(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伊川﹕说“理顺”──从江泽民鞠躬下台想到提高中共“执政能力”
伊川:从十一天安门清场事件寄语“胡温新政”
伊川﹕“灰色国度”与社会危机
伊川﹕再说“社会和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