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松:香港“中国化”还是中国“香港化”?

从“香港银行将主宰中国银行”说起

标签:

【大纪元2月11日讯】香港投资推广署署长卢维思(Mike Rowse)最近在新加坡演讲,大胆预测:20年内,香港银行将主宰中国银行体系。这位早已入籍香港的英国人,在香港政府历任要职。他发表此番言论的依据是:其一,香港金融体系领先中国大陆金融体系两代时间,尤其在法制与资讯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其二,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正迈向私营化,如果挂牌上市,香港银行可能收购其千百个分行,成为四大银行未来的真正主宰。

卢维思的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香港银行健康、优质、体系完善、经营良好,享有国际盛誉;中国银行官僚、腐败、黑洞重重、负债累累,在国际上臭名昭著。由香港银行兼并中国银行,不仅可能彻底改造中国的银行体系,使之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而且可能最终消化中国银行系统堆积如山的呆账坏帐。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部分时段,香港都充当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大量外资引进,大批中资企业上市集资,大量商品出口转口,都经由香港实现。深圳及珠江三角洲的崛起,也全赖香港。仅制造业一项,深圳就从香港接手了80%的生意。

事实上,香港不仅在金融领域,而且在其他大部分领域,都可以担当中国大陆的”导师”与”教练”。比如,香港廉政公署,自1978年成立以后,硬是把一个裙带风盛行、贪污贿赂成灾的旧香港,整治成一个廉洁清明的新香港。香港的清廉度因此在亚洲名列前茅。如果把独立而超然的香港廉政公署引进大陆,破除”党领导一切”的迷局,那么,中国久治而不愈、愈反而愈腐的腐败问题,可能迎刃而解。

推而广之,延伸到法制,新闻,乃至于政治方面,香港都是中国大陆的难得样板。遗憾的是,自回归以来,香港在经济与政治领域,均呈现全面下滑的态势。究其原因,则主要在于香港的”中国化”。情形一如1949年以后,上海的沦陷和下沉。北京对香港法制与政制的干预或钳制,荒谬而无理,犹如学生指责老师、徒弟教训师傅。实际上,让香港”中国化”,不仅祸害香港,也祸害中国;而让中国”香港化”,不仅是中国的出路所在,也是香港的出路所在。

东德加入西德,西德治理东德,构成成功的”两德合并模式”。可以预见,未来南北朝鲜的统一,也必然嵌入这一模式:北韩加入南韩,南韩治理北韩。道理很简单: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谈到中国的经济与政治改革,香港俨然现成模式,”近水楼台先得月”,更无需舍近求远。
(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冯睎干:彭定康仗义执言
【名家专栏】摧毁共产主义从各州开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