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甲申三百六十年中国往何处去?

余英时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4日讯】1944年,共产党在国民政府首府重庆办了一份新华日报。新华日报是共产党的机关报。那时,郭末若还在国民党政府机构政治部做事,他写了一篇有名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用这篇文章来暗示国民党腐败,老百姓要造反。当时的背景是日本人侵略挺向满州,他是从一种隐射的角度,提起李闯王当年因为进了城以后腐败,所以站不住脚,被满州人夺去了天下。当时这篇文章不但在国民党方面引起很大的震动,中央日报载文反驳;在另一方面,当这篇文章传到延安的时候,毛泽东看了后非常欣赏这篇文章,觉得对共产党是一个历史的教训,如果共产党拿到天下,一定不能像李闯王那样一进城就腐败。所以《甲申三百年祭》这篇文章在延安成了学习的文件,共产党员都要学习。关于这一段历史,毛泽东有信给郭末若,如大家所知,后来也发表了。

《甲申三百年祭》还有一个意义,即毛泽东对明太祖一直是认同的。中国历史上皇帝受到赞成、赞美的很少,大概只有两个:第一个是秦始皇,他的专制统一使他成为模范;第二个就是明太祖。我们知道,吴焓在抗战时期写了一本书,叫《朱元璋传》,这本传记最初是吴焓用来骂蒋介石的,写他用尽各种流氓手段、写他成功以后,用特务、用最专制、最残酷的手段杀害功臣、杀害所有反对派、杀害所有的干部。这本书当时对反国民党起了一些作用。可是在1949年,吴焓到了石家庄,见到毛泽东,把这本书给毛泽东看了以后,毛泽东不以为然,说明太祖是一个重要的人,不能把他写得那样坏。毛的意思就是想把自己与明太祖相比,因为明太祖是中国汉人皇帝中除秦始皇以外最专制的一个。

共产党政权经过50多年的反复,现在似乎慢慢走上一种平静的路,已经不像早期那样残暴,可是专制的根源始终存在。专制的根源就是使得官僚制度毫无改革进展的一个最大原因。既没有社会舆论,又没有监察制度,使官僚一手遮天,想惩罚官僚是很难的。

郭末若那篇文章并不是好的历史论文,只是一个政治性文件。但是这篇政治性文件现在对共产党反而是值得学习,应该再学习《甲申三百年祭》这篇文章。360年是一个关键,因为中国人讲360就是一个大循环过去了,新的循环重新要开始。这也象征着中国到底往哪个方向走。走上一个新的、民主的、法制的、有秩序的、有规范的社会,还是继续不理不睬,硬拖下去。硬拖下去,将来的问题恐怕是现在的人所不能解决的。我希望大家重新考虑一下,甲申三百六十年,中国往何处去。

(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余英时:胡温亲民作风难解决中国危机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