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英:我的共产主义(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本质

——吴中英理论之八

吴中英

标签:

【大纪元4月12日讯】“什么是社会主”?据说它的本质是邓小平提出来的,那毛泽东也就不知道这个本质了。毛泽东搞了一辈子的“社会主义”,连“社会主义”的本质都不知道,那岂不是在瞎搞胡闹?其实,邓小平理论也并没有说出“社会主义”的实质(真正本质)。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

要弄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共产”。“共产”,可解为“共有财产”或“共有资产”。“共有财产”当然是不可能的(如:人所穿的衣服就是一种财产,我们总不能“共有”吧。),所以,就只能解释为“共有资产”了。我认为,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中的 “共有资产”,指的就是“全民共有制资产”。这个“民”字,就已经排除了“官”(即公法人)的所有了。我在另外的文章中已经证明过了:“全民所有制资产”的性质是私有制、共有制。所以,“共产主义”是主张私有制的,而不是主张公有制。那么,“全民所有制资产”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呢?因为它及其收益只能用于“民”(即私法人)的“消费”,而不是“官”(即公法人)的“消费”,所以,当然不能用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支出(如:军费开支、行为报销等)。因此,“全所有制资产”存在的目的,就是:凭借着全民共有资产及其收益,而对社会进行救济、保障等,从而为社会成员的最大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提供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我要提出一个“福利资金”的概念。所谓“福利资金”,就是指用于“福利”的资金,就是用于社会救济、社会保障、教育发展、医疗卫生,等等关于社会成员的福旨的资金。所以,“福利主义”,就是利用“福利资金”,而对社会进行救济、保障等,从而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保证的主张或表现意义。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全民共有资产”与“福利资金”的存在目的是完全一样的。其实,“全民共有资产”及其收益,就是一种“福利资金”。那么,“全民共有资产”作为一种资本,也就是一种“福利资本”。因而,我们就可以由此而推出“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含义了。所谓“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全民共有资产”的存在,而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物质保障,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超脱物质的限制,而得到自由存在和最大发展的主张。“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全民共有资产”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能够完全保证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的物质需求(即,使全体社会成员超脱了物质条件的限制),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从社会的发展去看,本来,资本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即发展到高级阶段后,就会形成“福利资金”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物质需求的保证。这就是使资本社会发展到了“福利资本社会”阶段。(从而,也就可以说,福利资本社会是资本社会的高级阶段。)但是,我们却可以利用“全民共有资产”的存在,使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物质需求”的情况,能够“提前”实现。因此:“全民所有制资产”,实质上就是一种“福利资本”;“共产主义”,实质上就是“福利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实质上就是“福利资本社会的“提前”到达的阶段,就是“福利资本主义资本社会”。这里还应注意一点:“福利资本主义资本社会”与“福利资本社会”是不同的,“福利资本主义资本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只是属于“福利资本社会”的一种特殊的形态。除此之外,“福利资本社会”还有其它的形态。

人类社会进入到“福利资本社会”(包括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由“物质文明的社会”进入到了“精神文明的社会”。从此,人类社会就不再是以创造物质文明为社会生产的主要目的了,而是以创造精神文明为社会生产的主要目的了。“福利资本社会”(包括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成标志着人类社会由物质文明时代,进入了精神文明时代!

“福利资本社会”(包括共产主义社会),它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在于它能够“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消灭剥削和压迫”、“消除两极分化分化”、“达到共同富裕”,而是在于它能够使人类社会进入精神文明时代,能够使人们不再受到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困扰,使人们不再为了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而整日“疲于奔命”。(这一点才是最为重要的,也许只有那些真正受此苦此累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理解这一点。)人们不再是为了“物质”而活着,而是为了“精神”而活着。(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也是属于对“精神”的追求。)所以,我的这些理论的创出,必将为中国真正走向共产主义社会提供有利的理论指导。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说明一下:共产主义社会是属于资本社会的一个高级阶段。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的、全部的社会资产都变成了“全民所有制资产”,“共产主义”绝对没有禁止其它所有形式资产的存在的意思。这一点我们应特别注意。所以,其他所有形式的资产不但可以存在、可以发展,而且,可以永远存在和发展下去,因为没有任何人(包括国家)有权力禁止它的存在和发展!同样,“共产主义”也并不“消灭国家”、“消灭法律”等,这些都是强加给“共产主义”的谬论,都是“伪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随着“全民共有资产”的自由逐渐发展壮大而形成的,而绝不是利用公权、利用暴力对所有的社会资产进行“专权”而实现的。

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产主义”根本就是“伪共产主义”,它是主张“公产”,而不是“共产”,它是“公产主义”(公本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只有我的共产主义理论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

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后,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本质也就较容易认识了。“社会主义”,其实就是“公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其实就是“公本社会”、“后公本社会”。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以公法人、公权力为基本、主导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包括两阶段:1公本社会。对于我国,就是从一九四九年建国到“文革”结束的这段时期。2后公本社会。对于我国,就是从“文革”结束后以来的这段时期。后公本社会,是权本社会(公本社会)向资本社会转化的一个过渡时期,就是前资本社会的一种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属于专权社会。

由此可知,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第一,是“资本”与“权本”的对立。共产主义以“资本”(资金)为社会的主体价值;社会主义则是以“权力”为社会的主体价值。第二,私有制与公有制的对立。“全民共有制”是私有制;而社会主义则主张公有制。第三,民主与专权的对立。共产主义社会是资本社会的高级阶段,其民主的程度更胜于一般资本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则是“一党专政”,谈何民主?第四,自由与控制、压制的对立。共产主义社会已经到达了精神文明社会阶段,其自由程度可想而知;而社会主义社会则是“专权、控制、压制遍及社会各个方面”,人民连说话都要摸着脑袋,自由在哪里?第五,保护私权、限制公权、法人平等与公权至上、公法人至上、国家至上的对立。“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主权大于人权”就是最公开的叫嚣。第六,法治(依法行权)与人治(依人行权)的对立。“政出于共产党”就是最大的“人治”。共产党的所谓“依法治国”,只不过是“人治”的变种而已。第七,保护人权与践踏人权的对立。共产党把人权与什么“主权”问题扯在一起,其实,我国现在并不存在“主权”(被侵犯)的问题,这无非是要利用“主权”去践踏人权而已。等等,之类的。

所以,说什么“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什么“只有坚持公有制、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这些都是胡说八道!马克思似乎有这样类似的观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有利条件。马克思的本意是:“资本经济的发展必然将加快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这是不正确的。但是,用我的理论去解释,这种观点就变得非常正确了:共产主义社会是资本社会的一个高级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达”、发展,“全民共有资产”自然也会“高度发达”、发展,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当然也就进入“福利资本主义资本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了。所以,在现阶段,我国就应该把“公有制”转化为“全民共有制”,把“公本经济”转化为“共产经济”,其收益用于继续发展和社会救济、保障等(而绝不能再给“国家”用),只有这样,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才能“提前”进入“福利资本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本质后,那么,一些历史问题和一些思想、理论的实质也就非常明了了。

“毛泽东思想”的实质就是建立和建设公本主义国家(社会)的思想理论。

“十年文革”,是坚持完全的公本主义的经济主张与要求以公本经济为主体、资本经济为辅助的经济主张之间的抗争在政治、文化上的表现(上升到了政治、社会文化上的表现)。

“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就是:(如何)在公本主义社会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就是公本主义,“特色”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与公本经济、公本(主义)社会的结合。邓小平理论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持公本社会的存在、最大限度地维护公权阶级(公本专权阶级)的权力和利益的理论。

“八九民运”的实质就是一场反对共产党公权阶级(对国家和人民)的专权的运动。但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就表现为:“反腐败”、“反官僚主义”,要求共产党进行政治改革和实行“民主”。但这个“民主”,连运动者们自己都不知道真正的实质和具体的内容。所以,其实质就只是要求“自由”了。从而,也就难免被镇压者扣上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帽子了。当时,苏联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是,由于它拥有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一些开明的领导人,从而使它实现了民主和自由。(而中国的“戈尔巴乔夫”——赵紫阳则被软禁了。)这恰恰又说明了“经济决定政治”的理论的正确性:资本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必然会导致人们对民主和自由等的追求!

“三个代表”其实与“邓小平理论”的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三个代表”更侧重于政治方面。我认为,“三个代表”实质上体现了共产党(公权阶级)在资本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的情况下的三条保命(续命)措施:1以经济发展掩盖政治、社会矛盾。(生产力)2加强政治教化和思想控制。(文化)3维持“公有制”、维护公本经济、坚持公本主义,从而,把共产党的利益(通过国家利益、政府利益)与人民的利益糅合在一起,以骗取人民的“稳定”要求。(其实,如果把“公有制”转化为“全民共有制”、完善资本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话,人民却可以有更大的发展、可以获取更多的权力和利益。)

由此,我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还是“只有放弃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吴中英:我的法人理论和公私权理论
吴中英:公有制的问题和我对公有制的改革建议
吴中英:我的所有制理论
吴中英:驳北大焦国标副教授“讨伐中宣部”文论我们的真正敌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