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策:学会服输

──民主政治最重要的一课──

王策

标签:

【大纪元5月1日讯】这次台湾总统选举之后,由于败选的一方拒绝接受选举的结果,引发了大规模的街头民众抗争,甚至暴力冲突,使台湾年轻的民主政治面临严峻的危机。现在虽然已转入司法诉讼程式,但验票之后,双方是否还会产生新一轮的异议及抗争,尚在未定之数,使人深为焦虑。

笔者对台湾转型后的民主政治的发展极为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台湾2千多万人民的前途福祉,而且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将成为中国大陆发展民主政治的参照。1996年,台湾举行历史上的第一次总统直选,笔者曾作为海外民运观选团的成员前往考察,对选前的各方热情造势及选后的各方承认选举结果、社会迅速恢复平静常态,印象深刻。2000年台湾总统选举,笔者正在大陆金华的浙江省第二监狱服刑,得知民进党的陈水扁先生当选中华民国总统,顺利实现了台湾第一次的政党轮替,政权和平转移,没有出现民众暴力和军队异动,深为台湾人民庆幸。我想,当中国大陆的无数民主人士尚在为民主理想坐牢的时候,台湾已实现了总统的直选和政党轮替,台湾人民一定会十分珍惜这可贵的民主成果。

事实上,民主政治之能否维系下去,最根本的条件取决于败选一方的态度。失败者一定要有绅士风度──服输。人们只要一天不学会服输,就一天不能玩民主游戏。这就象下一盘棋,输了的一方如不服气,愤而欣翻棋盘,这游戏就没法继续玩下去。

我觉得,大至国家的政党竞争,小至社会团体的领导人选举,都离不开这一“服输”的民主游戏原则。也只有牢牢服膺这一原则,留在竞技场上,继续按游戏规则再次来过,失败者才可能有机会赢回下一局。一时冲动的砸局、退场等非理性举动,都只能使鱼死网破,两败俱伤,造成严重后果。

笔者的这一认识,可以说是基于对自己亲历的几次海外民运组织大分裂活动的反省而得之。其经验教训是十分惨痛的。我们不妨对这几次活动作一简单的回顾。

海外民运第一次分裂活动发生在1989年。当时“中国民联”发生了“倒王(炳章)风波”。在“倒王派”和“拥王派”的激烈斗争中,由于王炳章最终被强行罢免,“拥王派”自觉斗争失败,遭遇不公,结果愤而出走,另行宣布成立“民主党”。随后,民联也通过决议,把参加民主党的大批民联成员逐出民联。这一分裂结果,使海外民运组织遭到严重挫折,实开此后民运组织不断内斗分裂之先河。笔者当时也是出走的“拥王派”的一员,现在回想起来,尚感心有余痛。

第二次大分裂发生在1993年的“民联”和“民阵”的华盛顿合并大会。会上“拥王(若望)派”觉得自己被对方欺骗,王若望先生已无望当选主席,所以中途退场抗议,会场秩序大乱。此次会议虽然成立了“民联阵”,但原民联和民阵的部分人员仍坚持其名号和组织,使民运组织的整合活动合二成三,陷于失败。

第三次分裂活动发生于1997年纽约的“民联阵-自民党”代表大会之后。当时笔者在会上作为原自民党主席“不幸”胜出,当选为“民联阵-自民党”主席,结果引起原民联阵人员反弹,再加上有关《中国之春》杂志的争议,终于又形成“倒王(策)”的分裂活动。部分原民联阵人员又恢复了民联阵的组织名义,并继续发行《中国之春》,使这次民运整合活动再遭挫折。

回顾起来,这几次的民运组织分裂活动,姑且不论其中各方的是非曲直,归根到底,还是“不服输”的心态在作怪。正是这种不服输的态度,使民运组织的棋局,一次又一次地被失败者的一方所掀翻。落得现在组织涣散,人员流失,残局一片。其中主要的当事人王炳章身陷大陆监狱,王若望已抱恨而终,本人也是伤痕累累,创痛犹深,念之令人无限慨叹!

笔者今天现身说法,实希望海外民运的沉痛教训,能对台湾现在的局中人起一服清凉剂的作用。5月10日依法验票之后,不管结果对谁有利,希望蓝、绿双方都能理性面对。如仍有质疑,也只有通过司法程序,再行解决,千万不可有掀翻台湾民主政局之举,以至来之不易的民主成果毁于一旦。

笔者自知人微言轻,群情激昂的台湾人民也许不会听我所言,但我还是禁不住再重复一次:

学会服输──这才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一课!(2004年2月25日于马德里)

──转自《民主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