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报藉“三贴近”炮打中宣部保守派?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5月14日讯】(亚洲时报在线记者冯良5月14日报导)近期成为中国新闻自由焦点的《南方都市报》,最近高调反击中国广电总局的“净化工程”,力指中国当局禁止电视主持模仿所谓“港台腔”不符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的“三贴近”理论,甚至把这个官方禁令和八十年代的“反精神污染运动”相提并论。中国官方新华社旗下的新华网,也有转载这篇文章。

《南方都市报》5月14日刊登了一篇题为《“港台腔”何伤大雅﹖》的文章,批评中国宣传部门不符合胡锦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广电总局近日推动广播影视的“净化工程”,细致之处甚至规范了节目主持人的髪型与着装,并特别强调﹕“不要以追求时尚为由……模仿港台语的表达方式和发音。”

文章认为,中国内地的广播影视,早已走出了当年使命单一﹑节目单调的时代特征,本质上正在回归为广大国民的日常生活内容与休闲娱乐方式。所以在该正经严肃的节目中当字正腔圆以外,尤其是在娱乐节目中,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根本上也是要本着民众与市场的需求,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来百花齐放地学习与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把这次宣传部门的“净化工程”,和八十年代中共保守派胡 乔木,邓力群等人提出的“反精神污染”相提并论。

文章指,其实内地的改革开放,曾经便是在“表达的方式与发音”上迈出过重要的一步。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歌手邓丽君专诉爱情的甜腻歌曲传唱大江南北,而未被官方理解为“腐朽生活方式”的载体加以峻拒。在“反精神污染”运动中被清洗的,除了邓丽君,还包括一些伤痕作家,包括曾撰写剧本《苦恋》的作家白桦,甚至已得到诺贝尔奖的高行健等。

不过,八十年代保守派的有关禁令后来不了了之,邓丽君歌曲依然风行中国。文章认为,这其中表达出的信息──公民的生活娱乐选择可以、而且应该脱离意识形态的笼罩,成为一代人记忆深处的标痕,与那个时代锐意开放、创新进取的画面融为一体。

可圈可点的是,有不少人认为,“反精神污染”并不光是针对邓丽君和那些伤痕文学作家,而是针对共产党内的改革派。

八十年代的保守派在推动“反精神污染”后不久,又发起“反资产阶级自由化”,最后因为支持改革的学生爆发学潮,胡耀邦被逼黯然下台。1989年胡耀邦病逝,更成为出现民主运动的一个契机。

巧合的是,《南方都市报》近日被指处于一场政治风暴的中心。该报多位高层,包括原副总编辑程益中,纷纷被拘留。由于该报去年曾揭发广州青年孙志刚遭公安拘留期间被打死,又曾率先报道非典疫情,有人怀疑有一些有势力人士存心要把该报负责人“往死里整”。事件引起中国很多传媒人士关注,最近甚至传出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亲自出面,要求有些人“手下留情”。在这背景下,《南方都市报》和宣传部门的互动,更令人感到瞩目。

《南方都市报》的文章指出,港台地区的广播影视,确实多有“嗲声嗲气,表达夸张”的娱乐节目,但当然也有严肃的新闻播报,两者分野明显,彼此并不对立矛盾。

该报指,抱着娱乐的心态来享受娱乐节目提供的娱乐,便可以发现主持人学什么腔调其实并不会导致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危机与道德失范。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内地节目而言,“港台腔”由于不利于推广规范的普通话或许并不值得提倡,但由行政管理部门以规整意识形态的姿态来加以禁止,事实上是介入到了民众原本可以自主自理的日常生活领域,便大有商榷的余地。

该报文章又认为,历史的演进所验证的,其实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多元多彩,永远比整齐单一更接近世俗生活的幸福本质。具体到屏幕上的声音风格,姑且不论发嗲的“港台腔”,便是“荒腔走调”也有可能登上大雅之堂。前段时日美籍华人威廉‧黄在美国大出风头,原因正在于其滑稽的举止﹑含糊不清的发音令人耳目一新,结果深受观众追捧,而大电视台也纷纷识趣地邀之加盟主持节目──只要他不负责发布国家社会的新闻信息,只要他并没有教唆年轻人去干坏事,只要他能够带给观众欢笑,有何不可呢﹖

该文称,“港台腔”只是小事一桩,因为它本质上只是一种工具,并无道德评断的内涵﹔而惟其如此,更显示出禁学“港台腔”之规定的草木皆兵与越俎代庖,因为这反映出来的,是公共权力对待公民生活方式的态度──它并不是以评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希望民众选择哪种生活方式,而是直接以干预的方式来使民众只能选择某种生活方式。(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热点互动 “南都报”案谈新闻自由
【菁英论坛】习军改大挫折 内部不满蔓延
分析:禁TikTok法案快速通过 美中对抗白热化
美国会CECC主席纪念425 吁停止迫害法轮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