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绵延两千多年的中国节日─端午节

人气 11
标签:

【大纪元6月20日讯】端午节在中国已经绵延了两千多年了,今年的端午节也即将来临,这也意味着时序将进入盛夏季节。在这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划龙舟、吃粽子以及佩带香包等是不可少的。然而随着社会型态的急速转变、传统文化的式微,这些历史久远的中国传统节日正受着现代文明的冲击。

节日来源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节日相关活动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端阳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活动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涂雄黄、喝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并流传至各地及邻近国家。

据新华社6月20日报导,湖南省汨罗市楚塘乡屈子祠村,当地村民表示,每年端午节,村民们就像过年一样,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而每次赛龙舟之前,年轻小伙们抬着精雕细刻的“龙头”,虔诚地到屈子祠中祭拜,一代代将此传统流传下来。

而江浙一带的人民,则是喜欢晚上划龙船、张灯结彩;而贵州的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

清朝乾隆年间,台湾也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举行龙舟竞赛。而在香港、澳门等地,端午节龙舟竞渡的风俗也十分盛行。

传统文化的冲击

专家表示,尽管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但赛龙舟这一端午民俗在现代社会得到新的发展。近年来,赛龙舟跨越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项目。不过,令人担忧的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剧烈的社会转型,让传统文化陷入了逐渐失落和呼唤回归的双重齿轮中。中国的端午节等全国性民俗节日文化遗产在大都市里,有的被人为淡化,有的被扭曲变形。许多年轻人正在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失去“文化记忆”。而端午节等一些传统节日应该注重保护其原汁原味的型态。@

“高雄县长杯龙舟锦标赛”二十日在林园乡中芸渔港热闹登场,由县长杨秋兴、林园乡长黄兆呈鸣枪后展开,图为美国航太公司队奋勇向前。//中央社


台北国际龙舟锦标赛二十日在台北市基隆河滨公园举行,由三脚渡老渔民组成的龙舟队,老当益壮,在表演赛中表现优异获得佳绩。//中央社


台北国际龙舟锦标赛二十日在台北市基隆河滨公园举行,由台北市长马英九(右前)率队的市府首长队在表演赛中小露身手,轻易赢得该组其他队伍。//中央社


以白蛇传人物装扮参加台北国际龙舟锦标赛的微软队,二十日在基隆河上友谊赛中失利,终点处标旗被强风吹的不见踪影,船头上的白娘娘夺不到旗,一旁的许仙也泄了气。//中央社


台北国际龙舟锦标赛二十日起在台北基隆河滨公园举行,图中龙舟选手用力摆舵控制船行进方向。//中央社


台东县卑南乡顶岩湾社区二十日提前庆端午,位于山区没有溪流,民众只好剪裁三合板装置脸盆作成龙舟,在休耕的湿泥农地划泥浆竞赛,亲子同乐。//中央社


宜兰县冬山河亲水公园二十日举行“陆上轮椅龙舟赛”,宜兰县政府一级主管们也报名参加比赛,体会轮椅龙舟赛的感觉。//中央社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傅国涌:岂能将残疾人当道具
澳门庆佛诞节目多姿多釆
中国奇风异俗的饮食——东乡族
民俗民风﹕白洗芦笙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