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谈六四事件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6月4日讯】(美国之音记者张光华北京报导)   十五年前的今天,北京发生了让许多人难以忘却的六四事件。

 

星期五是六四事件的十五周年。当时,很多国家的电视观众都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荷枪实弹的中国军队和坦克镇压学生的场面。虽然十五年已经过去了,但那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对失去亲人的难属,这更是倍受煎熬的十五个年头。

*一教师:六四推进中国民主意识*

当年参与维持学生秩序的一名教师认为,当时那些死伤的学生都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他们那么年轻,那样的无畏。他觉得,六四把中国的民主意识向前推进了一步,因为借着这个过程,很多人都在做更深刻的思考,其中包括对权力制衡的思考。他说:“我现在觉得心里最沉重的就是这些在六四过程中死难的人,不但包括一些学生,也包括一些军人,包括一些士兵,他们可以说都是受害者,或者说,他们都是中国在从一种五千年的封建专制的体制走向一种民主体制的过程中的代价。但是这个代价,我觉得的确是非常惨重,如果我们能够避免用生命和鲜血的话,应该尽可能地避免。”

*一出租车司机:谁也不能把国家搞乱*

当年从电视上知道天安门事件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说,电视报导就是说北京发生了反革命暴乱,有一些军队来到这里维持治安。他表示,一般老百姓并不是那么了解六四的真相。他说:“作为老百姓来讲,也很难知道内幕。这个东西只能说是从后期的一些领导人所谈到那些谈话或者是人事的变动,党内肯定是有争议。就是说,国家要走的方向,肯定有了争议,但是谁也不能把这个国家搞乱。老百姓当时是不知道,但是事后谁也不能接受。只能是不管用什么手法,用的什么办法,只要这件事平息,对中国人民是有好处的。”

*一教师:新一代领导更关心群众*

在六四事件中受到很大创伤的受害家属多年来不断呼吁当局公布真相,给予平反。一位教师说,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总有一天会调整对六四的评价。但他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民间或慈善机构进行募捐,对受难家属提供一些抚恤和帮助,因为那些人付出的代价最大。

十五年来,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改革领域发生了许多变化,新旧领导人之间的作风也不同。这位教师认为,新一代领导人更接近群众、关心群众,可能是在调整立场。198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三千五百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是三百二十美元,而200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一千美元,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

*严教授:六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

北京大学的严教授说,中国经济开放和改革 的步子比较大,政治改革也在慢慢进步。他认为,当局对六四事件在改变说法和降调。严教授说:“我相信这个问题一点一点在降调子,在六四当时报纸上面发布的消息叫做‘反革命暴乱’,平定这个反革命暴乱。后来是叫做‘政治风波’,这个就是一种降调,因为事实情况老百姓很清楚的,北京的老百姓尤其清楚,我想这个问题将来总是会解决的,什么时候能够解决就不知道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张良撰文纪念六四:[声讨罗干](2)
马英九批中共 不反省六四
北京民众撰文批评中国贪官污吏横行
六四周年北京无反悔迹象 生还者平静悼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