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ung

周倩而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顺着时间光流,Biung王宏恩幻想着回到过去的布农部落。他不会是个词曲创作歌手,却是个很会抓山猪的勇士,腰际系着猎刀,手里握着猎枪,机灵敏巧地搭设陷阱,迅捷奔飞地穿梭在山林间。披星戴月,听风呼啸,犀辨各种动物出没的时间、路径。当沉重的山猪负在肩,欢愉的脚步轻踏出,猎人的心绪早飞回部落,急切地想与族人分享丰硕的猎获。

传统布农文化渐凋落

打猎是传统布农族人的生活方式,靠着经验、耐力与智慧,与深山林野间的万物依存。延续千年的打猎文化在这一百年来起了很大的变化,日本殖民政府倡导文明,使耕作谷获的交易价值高于猎物;强制将部落迁近平地,让猎人远离了狩猎区。

西洋与汉人文化随之在宗教、教育、经济、社会等层面带来更多的冲击,布农人接受了现代化,新生代蜂拥地迁徙到都市谋生活,致使部落人口日渐凋零。

族人对巫灵信仰的信任随着医疗科技的传入而丧失,许多祭典仪式因此停摆,虽然古调继之失去展演的空间,却转为使用在教会的唱诗布道文化中,本来只能在耕种小米前才唱的pasi pupu(小米丰收歌),现成为向上帝祈祷的赞美歌。

藉音乐传递远古生命力

从阿嬷的记忆中,Biung得知了些许布农的过往生活,在停了又复苏的祭仪中加了些布农文化,用想像捉摸先人的足迹与智慧,将之融合在音乐创作中,把布农远古的生命力再次藉由音乐传递给人们。

一九七五年出生的Biung,成长在山水环绕的布谷拉夫部落,行政区划上的正名叫武陵村,是台东县延平乡中的一个村落。就像歌词里的描述,个子不算很高的Biung有双粗壮的小腿,黝黑的肌肤把深邃的双眼衬得更晰亮,浓密的眉毛带出高挺的鼻梁、厚实的鼻翼,鲜明的布农体格表征,让原住民的身份在以汉人人口为大宗的台湾社会中不名自喻。

几年前,求学路途让Biung不得不离开部落,游子思乡与对汉族群的疏离感,使他对布农族在汉人社会中的定位感到迷惑,对消失中的传统布农文化感到沮丧。他夹在现实与理想间交迫挣扎,创作歌曲成了他抒发情绪的一个重要管道,借着创作,他也更深入地检视自己澎湃思绪的转变。

与大家分享神圣的感动

Biung意指木炭,是升火煮食的重要物品,在布农社会中是常见的名字,通常用来为家中第一个出生的男孩命名。用自己的名字做了首歌,同时也是二○○一年出版的第二张专辑的名称,Biung以此表达他对布农身份的认同及对布农打猎文化的向往,希望这首歌能唤起族人对自己文化的肯定,期待布农族及其他原住民生生不息地繁洐下去。

在二○○四年圣诞节前夕,Biung发行了第三张专辑“走风的人”,将多面向的原住民文化内涵化为歌词,融合在摇滚及R&B的曲风中。

他说:“过去,对我的祖先而言,音乐是向上天祈求祝福的方式,是巫师在祭典进行当中与鬼灵沟通的语言。我面对音乐的态度,是伴随着灵魂的神圣。然而,对现代化的人们而言,音乐是一种娱乐、一种消费的商品,相对的也失去了某些价值和感动。

常思考如何将过去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注入在现今的流行音乐中,经过这几年的思考与沉淀,终于在阿公、阿嬷的传说故事与生命经验中,我找到了创作的平衡及方向。期望能让音乐赋予新的聆听价值,然后将这样神圣的感动与大家分享。”

在认同争议中获得沉淀

相对于布农名,Biung在日常生活中比较习惯使用汉名。Biung说:“妈妈从我小时就常叫我宏恩,老人也这么叫我,几乎没有人叫我布农名。父母对孩子的称呼真的影响了旁人怎么叫你,及自己对名字的熟悉感。可能我妈妈很喜欢宏恩这个名字吧,我们都是很虔诚的基督教徒,这名字还是牧师帮我取的。我虽然知道自己的名字叫Biung,总觉得这名字跟我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是在上大学时参与了一些原住民权益觉醒的活动后,妈妈才又开始叫我Biung。”

Biung说,大学时是他思考民族意识的开始,也是强烈民族意识萌发的开始,但是他后来也反省到,强烈的民族意识其实等同于种族优越、种族歧视。所以虽然现在他的民族意识也很强,但和以前不一样。

音乐──不单纯只是情绪的抒发,世界上有很多例子,将音乐做为个人及国族认同的表达途径。音乐变成了象征,内在使用的音乐元素反射出许多象征符号。Biung从反问自己为何要认同布农开始,回头去探求什么是布农文化,又该如何看待自己身在世界中的角色。继之,他以布农人自傲,认清自己需要民族认同平行在自我认同的关系是什么。

他的音乐,反映了他一步步走来的心路历程,从宣泄悲愤过渡到沉稳的将原住民文化分享给他人,并探求传统与现代化的平衡点。Biung是因为自己、因为阿嬷、因为族人,也因为现代人而创作。

希望有更多的听众能细细地聆听Biung的三张专辑,从他将布农文化、人生哲学融于音乐中的成品,反观到我们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同、国族认同,也让夹在统独争议的烦躁中,有个沉静的机会。──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个部落勇士的诞生,完全取决于山上的表现,为证明自己有养家糊口的能力,男人们总会潇洒地上山,轻松地扛猎物下山。让家里的妇孺笑个开怀,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
  • 【大纪元1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良蓉南投县三日电)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今年首度结合早期邹族与布农族将玉山视为圣山的传统做法,七日起将举办﹁圣山守护|二○○五年玉山山祭系列活动,展现国人对山林的崇敬,塑造玉山为台湾全民共同守护的圣山。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小德如曾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一家人修炼法轮大法,幸福美满,亲朋好友也都修炼法轮大法 ,祥和而幸福。1999年,中共开始了一场灭绝人性的迫害……
  •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高智晟,维权
    今天的北京刺骨寒风,声动天地,可那群“因为我”而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的便衣兄弟,却仍坚忍地守在我的办公室外面。无人性的刺骨寒风显然没有在意裹胁在它漫无边际严寒中的这些生命。
  • 中华文化总会今天(20日)发表最新一集《匠人魂》影片,记录台南黑糖制糖师以柴烧古法炼糖的故事,找回台湾的“甜蜜”记忆。
  • 法度的父亲因为坚持信仰,于2001年在中国大陆被迫害致死,这一年法度才1岁。自此,戴志珍带着女儿走遍全世界,唤醒人们的良知,制止迫害。
  •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高智晟,维权
    外出真相调查十七天后回到家(编者注:十一月二十九日能够从警察的眼皮底下离开北京,最后得以完成长达十七天于辽宁、吉林、山东三省的调查,高智晟感谢上天赐予他这次机会与知道真相后得到的力量。
  •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高智晟,维权
    今天是我向胡锦涛、温家宝写了反映残暴的地方政府非法迫害自由信仰者的公开信发表的第三十五天,也是中国政府开始非法用下作的流氓手段二十四小时盯守、贴身跟踪我全家的第三十三天。
  • 台湾药学博士林威宇(Wei-Yu Lin)自幼患有哮喘与鼻敏感,求医问药没有效果。本以为一生无法摆脱病痛,然而,在他26岁的时候却迎来了转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