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华:胡锦涛扩权﹐老百姓维权

林保华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月8日讯】过去的一年﹐政治焦点是在九月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前后。老百姓进行维护自身权益的抗争﹐胡锦涛则是开展扩大自己权力的斗争。

中共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提出“以民为本”与“新三民主义”口号﹐推行所谓“新政”﹐中国老百姓也借这个机会进行维护自己权益的抗争﹐因为江泽民集团十三年来的统治已经把中国引入贫富非常悬殊﹐社会极端不公的困境。胡锦涛也正是借此提出“新政”来收买民心。

但是胡锦涛后劲乏力﹐因为他的新政只是花拳绣腿﹐没有实质的内容。孙志刚案﹑孙大午案﹑宝马撞车案﹐甚至“南方都市报”案等﹐在群起汹涌下当局似乎做了不同程度的让步。但是也引起特权集团的反弹。人们把让步不彻底看作是江泽民在作怪﹐例如刘荻案﹐没有全怪胡锦涛。胡也企图利用周正毅案来反腐败﹐打开上海帮的缺口﹐但是在江泽民强行介入下﹐本来并无反腐决心的胡锦涛也就半途而废﹐甚至帮拆迁户打官司的律师郑恩宠被判三年徒刑。

固然江泽民的影响力的确还在作祟﹐但也是胡锦涛本性使然。因为有些人产生美丽的误会﹐胡锦涛也就利用这种舆论笼络人心﹐并在逐渐挖了江泽民的“军脚”以后﹐四中全会不动声色的逼走了江泽民﹐江“自动”辞去军委主席职务。在胡锦涛赢得舆论同情﹐权力逐渐巩固﹐有些人对他有更大期待时﹐却翻脸不认人﹐大捕异议人士﹐特别是网络异议人士。

这种情节﹐其实人们记忆犹新。这也说明中共的所谓“改革开放”﹐它的流氓本质并没有改变﹐善良的人们就往往中招。

我们看看﹐毛泽东逝世与文革结束以后﹐因为“凡是派”的华国锋掌权﹐邓小平迟迟不能复出﹐当时西单民主墙的舆论充满对他的同情与声援。但是邓小平一掌权﹐华国锋下台﹐这些舆论已经失去利用价值﹐而他们对自由民主的继续追求危害到中共的统治特权﹐所以邓小平立即掉转枪头﹐在七○年代末期逮捕大批参与民主墙的民运人士﹐重判十到十五年绝不手软。

一九九七年二月邓小平逝世﹐九月中共召开十五大﹐江泽民权力进一步巩固﹐有人也对他寄以期望。第二年春天出现若干宽松现象﹐被误为“北京之春”﹐中国一些异议人士出来组织民主党﹐中共制造出允许登记的假象﹐结果在各省市的民主党都出来筹组以后被一网打尽﹐为首者也是重判十几年徒刑﹐与邓小平不遑多让。第二年江泽民再扼杀法轮功﹐不但判刑﹐还要他们的命。

现在轮到胡锦涛了。他在今年九月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后﹐做了些什么﹖概括来说大致有三点﹕

一﹐提拔嫡系干部。首先解决省部级干部﹐所以一批省市自治区领导人大调动。有人统计﹐中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中,胡系人马占了二十个正省部级的位。另外,十五名担任过多年副部级职务的团派干部,正等着随时接任各省部一把手的位置。这些年轻的省部级团派,为胡锦涛全面接掌党权﹑政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更妙的是﹐竟然有三个省长是一连三任的苏州市委书记而形成“苏州帮”﹐莫非要与“上海帮”别苗头乎﹖

二﹐首轮军队调动。江泽民九月离开中央军委主席职务﹐胡锦涛就进行军队高级将领的调动。最重要的是将兰州军区政委刘永治调中央任总政治部副主任﹐这是掌控军队意识形态的重要部门﹐江泽民任主席时就一直由心腹掌控总政。另外﹐北京军区参谋长常万全擢升为沈阳军区司令员﹔常万全在兰州军区司令部担任作战部参谋开始﹐到二○○二年一月升任兰州军区参谋长﹔二○○三年十二月任北京军区参谋长。刘﹑常二人都有兰州背景﹐或者同胡锦涛的兰州背景有一定关系。

三﹐大捕异议人士。其中主要针对网络作家﹐这是因为在中共严密监控下﹐网络还有若干空间是中共难以堵死的﹐虽然有什么“金盾工程”。据独立中文作家笔会狱中作家委员会的不完整统计﹐现在在中国的狱中作家有四十七位﹐而大部分是二○○二年胡锦涛掌权后被捕的。他们有些在传统媒体被剥夺了发言权后﹐必然往网络发展。十一月﹐诗人兼新闻工作者师涛在湖南被捕﹐罪名是老套的泄露国家机密。十二月﹐中共更在北京抓捕著名的异议作家刘晓波与余杰﹐还有独立知识分子张祖桦﹐后来又再抓上海的顾则徐。接着又抓了“中国改革”杂志主笔陈敏(笑蜀)。虽然除了师涛﹐其他在问话后已被释放﹐但是警告与“搜集罪证”的意图非常明显﹐因此不排斥还有大逮捕行动。

胡锦涛重用嫡系是扩权行动﹐抓人则是“维权”﹐同民间的维护权益不一样﹐他是“维护权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社会的矛盾已经激化﹐每天平均有二十万人的上访队伍聚集在北京﹔而在全国﹐根据二○○三年的统计﹐每天平均发生一百六十次骚乱﹐由此可见一斑了。十月在重庆万州的四万人暴动与四川汉源十万人暴动﹐并且一度挟持胡锦涛亲信﹑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给胡锦涛敲响了警钟。消息再封锁﹐还是通过网络传遍海内外。中国现在不缺陈胜﹑吴广﹐以及三百六十年前甲申年的李自成﹑张献忠﹐缺的是不依附权贵而与李自成相结合的知识分子李岩﹐这才是胡锦涛要向独立知识分子开刀的原因。

最近中国掀起有关“公共知识分子”的话题。今年九月《南方人物周刊》评出“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五十人”。评选的主要标准,包括“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简单说,就是不当御用文人。入围的有茅于轼、吴敬琏、温铁军、张五常、郎咸平、汪丁丁﹑张思之、江平、袁伟时、朱学勤、秦晖、丁东、谢泳﹑杜维明、徐友渔﹑刘军宁﹑李银河、郑也夫﹑邵燕祥、北岛、李敖、龙应台、王朔、廖冰兄、崔健、高耀洁、金庸、戴煌、卢跃刚、胡舒立﹑林行止、王怡等等。他们涵括中港台﹐但是有些过去是﹐现在不是﹔有些独立于小权贵﹐却依附更大的权贵﹐例如向中共谄媚﹐甚至为六四屠杀叫好。但是即使如此﹐党报还是对公共知识分子进行批判。中宣部十一月还向媒体发出指令,将焦国标、余杰、李锐、茅于轼、王怡及姚立法等六人列入禁止报导名单。到后来﹐禁止还不够而是干脆抓人了。应该相信﹐被抓的才是中共最害怕的公共知识分子。

由于至今还看不出胡锦涛有进行政治改革的意愿﹐他甚至在四中全会上要中共向最专制的北韩与古巴学习他们对媒体的箝制﹐并且认为苏联解体及东欧剧变的罪魁祸首是公开化和自由化,要引以为鉴。所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媒体纷纷指出中国知识分子的冬天又来临了。至于这个冬天有多冷﹐人们拭目以待。

也由于过去大半年中共的宏观调控收效不大﹐所以累积起来的经济问题还难以化解﹐贫富分化还在扩大﹐社会不公继续加深﹐因此社会冲突还会继续发生与发展。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能源的持续紧张与原材料的短缺﹐对中国经济发展会产生何种影响值得关注﹔而腐败激起的民愤与金融黑洞继续发展﹐也会导致危机的爆发。在对外关系上﹐中共的军事扩张将加剧与美国﹑日本的紧张关系﹐民族主义“双刃剑”的效应将继续扩大。因此在知识分子面临寒冷冬天的时候﹐中共统治集团在新的一年更要面对前景不明的酷冷日子。

──原载《争鸣》(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

相关新闻
林保华:跳出竹篱笆 守根爱台湾
中国异议作家曹长靑 台湾首次新书发表会
林保华:台立委选举 配票扭曲民意
林保华:政治版图基本不变,台湾政局仍然混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