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侗族年初一赶贼节新岁求平安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赵彦特稿)新年,尤其是象征新的一年开始的年初一,中国大陆各地不分地域、族群多有庆祝活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的侗族,则是以“赶贼节”祈求来年岁岁平安。

侗族,最早名为“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其他称谓。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侗水语支。

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是个侗族风情浓厚的村寨,与贵州、湖南省交界,全村二千三百多人,村民主要有杨、吴、龙、阳、夏、汤六大姓。

赶贼节成为三江县唐朝村特有的传统节日,主要与地理及社会环境有关。唐朝村由于山高林密,经常遭到山贼骚扰,由于山贼最后是被龙姓的村人驱离,龙,向来又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所以唐朝村的侗族人便立下规矩,往后每年均以“赶贼节”庆祝,而扮演“贼王”者唯有龙姓人足堪担任,代表侗族人希望以龙化邪为吉的心愿。

至于其他山贼则由村里的年轻小伙子扮演,唐朝村分上、中、下三个鼓楼区,每年轮流由一个区的村民扮演山贼。

赶贼节由侗族民众射击鸟铳揭开序幕,旨在以枪声恫吓进而赶走山贼。不过,这个序幕“仪式”于一九九七年后,因为当地政府实施“收枪制暴”活动,侗族人的鸟铳一概被收缴,如今只能以燃放炮竹来“赶”山贼了。

象征山贼被赶跑的基本仪式后,族人可在寨外“偷”青菜回家做菜,直到晚间,则是另一个热闹的晚宴,每家拿出一碗糯米和一斤白酒,然后聚集在鼓楼里吃“百家宴”。

庆祝活动中,由芦笙伴奏、闻曲翩翩起舞的“芦笙舞”又是不可或缺的助兴节目。一般而言,跳芦笙舞或村寨聚会均在外观下大上小状似高塔,但又各有聚落特色的“鼓楼”前进行。

广西三江县是中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除丰富的民俗风情,值得一提的是也因旅游资源充沛,在外国旅游讯息里颇具知名度,早年还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美誉,其民居等木制建筑艺术更是闻名世界,例如鼓楼和风雨桥等。

鼓楼与侗族人生活息息相关,既是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集会中心,凡有紧急情况,村寨中德高望众的“头人”便会敲击悬挂在殿内梁上的“款鼓”,召集全寨侗胞。此外,鼓楼又为迎宾重地、侗族人在任何时节聊天、演戏、对歌、赛芦笙舞的场所。

相关新闻
民俗民风:壮族陀螺节
广西律师声援高智晟为法轮功上书
民俗民风:侗族
《响亮》为“60年代生人”立传 蒋勤勤成蛊惑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