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民主萌芽 仍有不安变数

标签:

【大纪元3月2日讯】〔自由时报编译罗彦杰╱综合报导〕在美国总统布什于连任就职演说中呼吁中东进行民主改革后,不到一个半月内,中东连续发生的数起重大事件即让这个地区吹起了求变的风潮,要求民主的呼声、新的契机及新的不安变数同时出现。美国固然希望这些新的发展终将证明其中东政策的路线正确,但如果民主开花的结果反而让伊斯兰主义者得势,就恐怕是美国当初所始料未及的。

埃及或许算是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盟邦,该国总统穆巴拉克尽管过去反对推动政治改革,但他向来支持美国的政策,特别是在促成以巴和解方面。然而他在上周末宣布,将放弃数十年来的一党专政体制,让各政党直接参与今年下半年举行的总统大选。

至于长期以来唯叙利亚是从的黎巴嫩,也突然敢于要求叙利亚撤军,并要求叙国停止再像过去一样用武力与恫吓的方式干涉其内政,其亲叙的总理卡拉米也在2月28日宣布下台。而仍属威权政体的叙利亚,也在最近逮捕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同母异父的弟弟,并交给伊拉克当局。

布什政府内部倾向于对中东最近的发展抱持低调欢迎的态度,认为这代表布什有关在中东推广民主的理念确实别有洞见,而非像批评者所说的过于天真与误信谗言,阿拉伯人是真心想要拥抱民主。

尽管好消息得来全不费工夫,但美国政府内部与民间的中东问题专家依旧有所保留。也有美国官员表示,与布什的登高一呼相较,中东的新发展其实主要是受到巴勒斯坦与伊拉克人今年元月大选,以及社会内部在选后展现旺盛政治活力的效应影响。

不论以何种标准来看,目前中东各地依然动乱频仍,而且美国政府内的中东问题专家们也不敢肯定所有的中东国家都会按照美国所期待的方向演变。以叙利亚为例,如果美国过分施压可能产生反效果,造成如两周前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的暴力事件重演。

曾在一九七○年代晚期卡特政府担任白宫顾问的中东问题专家关特表示,他在目睹成千上万的黎巴嫩人走上首都贝鲁特街头要求自由选举及叙利亚撤军的景象时为之动容,但也强调此一现象会如何发展还很难说。他指出,黎国最大、最有组织的反对团体就是什叶派回教好战团体“真主党”,而该团体极端反美。由于真主党为人口居多数的什叶派族群提供社会服务,因此很可能会在自由开放的选举中广受支持。

另外,如果埃及也进行真正的民主选举,同样也可能导致强硬派团体大有斩获,包括目前遭开罗当局查禁的“穆斯林兄弟会”,也是强烈反美,因为美国在冷战期间的中东政策就是支持当地的威权政体,而这些历史背景正是今日回教恐怖团体盛行的原因。

关特说,当年卡特也曾鼓励伊朗巴勒维国王放松对政治的控制,在巴勒维王朝被回教革命推翻后,美国政府内部若干颇负盛名的专家还预测伊朗宗教领袖何梅尼会像印度的甘地一样,成为伊朗新温和派政府的精神顾问。他指出:“事情或许在当时颇为看好,最后却往往不是这么一回事。”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智库:中国争夺能源 美中潜藏冲突
布什警告:叙利亚“赶不上”中东的变革
布什欧洲访问将面临的八大议题
以色列释放500名巴囚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