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宋占平神父谈教皇去世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4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冯长乐采访报导)天主教传入中国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元代。据查,门头沟的后桑峪村在公元1294 年就曾来过两个外国传教士,但当时他们为什么要跑到老远的小山村去传教已不可查。到了公元1334年,在几间民房里建立了北京第一座天主教堂。明末的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接着,日耳曼传教士汤若望于明末天启二年(1622年)来到北京。自此,天主教堂在北京建了起来。

目前城内属北京教区的有8座天主教堂:东堂、西堂、南堂、北堂、东交民巷堂、南岗子堂、平房堂、东管头堂。还有9座在郊区。总共是17座。自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去世后,北京各天主教教堂每天开放,来做弥撒、祈祷、颂经的教徒络绎不绝,比平时多了许多人,记者日前采访了北王府井天主教堂(东堂)忙碌中的宋占平神父。

宋占平神父告诉记者:多日来他一直从梵帝冈菲戴丝(音)等网站获取有关世界各地悼念教皇的最新消息,每天早上向教徒宣布。

宋神父说:教宗去世后,我们教堂每天都在为教宗做弥撒,来的信徒比平日多。他是我们伟大的教宗,从感情上信仰上都是很大的损失,是教会的很大损失。我们很缅怀他。特别是教宗生前非常关心中国,很想到中国来,但最终还是没能实现他的这个愿望,也是一大遗憾吧。这也说明教宗是热爱中国的,所以作为信徒我们怀念他、缅怀他,为他颂经祈祷也是理所应当的。教宗生前到过129个国家和地区,哩程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三个来回。

明天是教宗的葬礼,我告诉信徒们在家里注意收看电视新闻,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更多的教徒来了解。

记者:请问神父,北京教堂举行的活动有没有什么人来干涉或是你们受到什么限制?

神父:没有。我觉得我们举行活动,应给说是一个好事,对他们有好处。未来中梵建交是肯定的,是大势所趋,我们对教宗的追思活动意义重大。对未来改善中梵关系我们都要去努力,还是有好处的。当然要实现这个愿望,更靠天主的盛意,让我们祈祷吧,不能再说你能左右,我能左右天主的盛意,这是人所不能左右的。

记者:请问神父在教宗去世的时候,中国大陆的几位神父和主教遭到了当局的逮捕,有的人被24小时监视行动,在天主教徒这样重要的日子里政府这样做,这怎么能说明中国一贯标榜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是尊重人权的呢?

神父:哦,这个事情我还没有听说,不太清楚。这个问题不便回答。

记者:请问神父全世界的教徒都在期盼新的教宗的出现,您对此有什么感想和希望?

神父:我们期待出现一位伟大的教宗,继续引领教会向前迈进,相信新教宗一定会对世界和平、教会的发展、中梵关系的改善做作出很大的贡献的。

记者:您作为神父在无神论的国度秉持您的信仰到处传教不是很艰辛吗?

神父:我想是天主让我在这个环境中做圣徒,有天主在帮助我。

记者:感谢神父。

王府井教堂介绍

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教堂称东堂,始建于公元1655 年,原是顺治皇帝赐给两位外国神父的宅院。二人在空地上建了一座小教堂,由于地震和战乱,曾多次被毁。1904年重建。公元1980年经修复后重新开堂。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东堂的正立面朝西。其建筑形式为罗马式。粗壮的壁柱,一高两低的穹隆形圆顶,奠定了它浑厚的风格。2000年内外整修一新,拆除院墙,扩建堂前广场,加喷泉地灯,改建圣若瑟纪念亭。(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陈水扁将赴梵蒂冈参加教皇葬礼
林保华:教宗逝世与结束共产中国
美学者评陈水扁出席教皇葬礼
布什及两位前总统瞻仰教皇遗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