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影像科技助新闻界拓展视角

标签:

【大纪元7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陈常鹏编译报导)网路上出现有关7月7日伦敦连环爆炸案的现场照片中,一辆双层巴士的特写最令人震惊——它的正面完整无损,但侧面、后面与顶部皆被炸开。该照片刊登于BBC网站,并非出自新闻摄影师之手,而是由一位正好在现场又携带了数位相机的业余摄影者所提供。

据《美联社》网路作家耶斯丹能(ANICK JESDANUN)之报导,现在廉价的相机比比皆是,附摄像功能的行动电话也越来越多,人们透过新闻传播而看到身临其境景象的机会也随之增高。随着摄影器材技术之演进,业余者拍出入木三分的作品之机会也大大提升。

这起巴士与三个地铁站的恐怖爆炸案发生之后,已有许多业余者在专业新闻工作者未到达事发现场前,便快拍了许多场景。BBC网站的“In Pictures”网页中刊登了许多读者提供的画面。网站还收录了一段由一位乘客以手机拍摄片长18秒的影片,呈现了民众从地铁中撤离的情景。影像虽然昏暗而仓促,但传达了一种危机的信息。

BBC新闻网互动类编辑泰勒(Vicky Taylor)说:“我们所作的是,搜集那些不可能拍得到的材料,除非你的记者碰巧亲临事发现场。”

美伊利诺大学通讯学教授琼斯(Steve Jones)表示,许多业余的照片看起来水准平平,但却仍具吸引力。

伦敦一家杂志的编辑汀沃斯(Adam Tinworth)也是一位自由作家,他在网路上刊登了几张他用数位相机拍的照片。其中有街道封锁的状况,也有专业观点的照片,他说:“我尝试著作相同的事情,只是用了很不一样的相机。”

专业的新闻机构采用业余者的照片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如美联社或其它机构都会例行性地向目击者购买其所拍摄照片的使用权。

在今日数位相机及行动电话的普及之下,此类照片或影像出现的概率将更高;此外,互联网也使影像的流通变得更便利。目前有许多网路期刊服务及照片网站,皆已提供手机相片上传图片的功能,而BBC则专设了一个邮件地址来接收这类照片。

泰勒表示,读者提供资讯之作法可追溯自2001年的911攻击事件,但当时的资讯多为文字资料。而本此爆炸事件后,BBC目前已收到几百张的照片,其中约70张被用在其网站及电视节目中。

她说明,这些业余摄影师将作品免费提供给BBC,但之后也有人将使用权另售予其它机构。

琼斯表示,自911后影像的品质已然提升。故本次伦敦事件的目击者们,对于其所拍摄的照片也是选择性地公开。而且,他们所下的注解均较具描述性,已有行家的味道。

然而,民众自制的数位影像于新闻网站来说,却是项挑战。他们必须先确认该图片尚未被其它业者所持有,而且影像不是经数位化处理产生的。BBC已经将巴士的影像与其工作人员所拍摄的影像作比对,以确认是现场之真实情况,而非假造的。

Flickr照片网的创设人之一的斐克(Caterina Fake)说:“现在这么多人都有能力拍摄许多的照片,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找出最引人注目、最有趣、最感人及最震惊的照片。”他还补充说,已有工程师着手开放软体来协助解决此问题。

目前网路上是否还有待发掘的更佳照片,尚待观察。南亚大海啸后,许多最佳的实景照片及影片,都是在数日甚至数周后才公诸于事。@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IDC:亚太今年数位相机销售成长近40%
台湾数位相机厂可望在微利趋势中受益
林志颖网路生意蒸蒸日上  最想演“头文字D”
迷你相机当道  功能强趣味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