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面临重大考验

标签:

【大纪元7月14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采访报导) 中国经济学界认为,中国决策层目前在是应该防止通货膨胀,还是要防止通货紧缩方面,处于两难的境地。

据中国的《中华工商时报》报导,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周期已经达到高峰,在政策抑制等因素作用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今年将开始出现明显的回落,会由去年的9.5% 降至8.5%到9%之间,而明年还将进一步减缓。

报导说,从近期看,中国经济趋冷的一个信号就是物价明显降低,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危险。去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增长率为3.6%,而今年1到5月期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下降到2.4%,其中,4月、5月更是连续为1.8%,下滑态势明显。预计今年上半年的资料将和前5月相差不多,一些学者还预测,下半年物价甚至会出现负增长。

《中华工商时报》的报导说, 实际上,中国经济自1998年以来一直没有真正摆脱通货紧缩的影子。自2003年底以来的物价回升,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以粮价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快速上涨,以及投资猛增所致。 但这些都难以支撑长久,目前粮价已经开始下跌。

在中国,目前导致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因素,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其中,内需不足一直是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尤其是占58%人口的农村市场一直消费乏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低于其人口比例,而且在短期内,中国农村消费局面仍难有实质性扭转。

因此,即使今年不会发生通缩,从长远看,中国经济还将面临通缩危险。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沃伦‧贝利教授对此表示–

沃伦‧贝利:也许问题在于如何使地方上的人花费更多的钱,而不只靠上层精英的花销和享受来促进国内消费。但中央政府能做多少,中国贫富差距如此之大,许多老百姓或许尽量不花钱,或者没有钱花,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在这种情势下,你无法靠政府来刺激消费。

美国印地安那州博尔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郑竹园则表示–

郑竹园: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个人收入差不多,那么现在因为发展市场经济,有的人发大财了,有的人收入还是很低,所以高低的差别就越来越大。那怎么达到财富分配平均呢?就是要靠收税制度,高所得的人,政府就要他们纳高税,低所得的就不要付税。把富人收入的一部分用收税的办法来收归公有,用这个钱来补贴贫苦的人,就是那些养老的、贫户家庭、失业的救济,这些东西都是政府补贴的。

在防止通货膨胀和防止通货紧缩的两难中,对中国政府而言,防止通货紧缩的挑战更大也更长久。 因此,政府经济决策层对通货紧缩会更为警惕,如果物价下跌过快,政府很可能会干预。

让决策层左右为难的另一个问题是投资问题,由于消费不足,中国的经济增长惟有依赖大量投资和增加出口,否则会导致经济减速。

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度达到51%,今年一季度则降到35%。 宏观调控虽然抑制住了投资的过快增长,但是,短期的政策无法解决长期的体制问题。中国经济的体制是一种长期的扩张性体制,当这种体制遇到短期的紧缩性政策时,地方的投资冲动暂时会被抑制,但是一旦行政力量稍有松懈,投资就会很快反弹,从而可能脱离控制.这使决策层感到左右为难。

特别是房地产投资的问题尤为令人头疼。在整个投资中,房地产约占1/4的份额.中国早些时候的宏观调控就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的. 尽管目前对房地产的降温政策已初见成效,但是,对这个经济“火车头”`到底要不要继续采取抑止政策,仍是一个争议问题。

报导说,中国的出口也将面临考验。出口的快速增长使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度有所降低,今年一季度中国的贸易顺差近166亿美元,这也导致了欧美国家相继采取措施,限制中国出口。

可以预料,中国的出口的形势不会一直这么乐观,下半年就会遇到明显障碍,纺织品是中国出口的重头,而根据中欧关于纺织品贸易达成的协议,今年的纺织品对欧出口增速被限制,纺织行业因此出现争先恐后的出口局面。实际上,上半年出口大增是在透支下半年配额的情况下取得的,虽然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尚无结果,但中国作出一定让步是必然的,形势会变得更加严峻。

《中华工商时报》的报导最后说,中国经济近年来一直呈现外向型的特征,对国外市场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依赖。但近来中国和欧美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中国连续9年成为反倾销的最大物件国就证明问题的严重。

有专家认为,中国外贸如何转型不仅是一个牵涉到今年经济形势的短期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经济增长结构和方式转变的长期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智慧。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草庵居士将应邀赴休斯顿演讲
凌锋:中资海外收购石油企业出售银行股权
港媒:北京出现经济转冷论抵制人民币升值派
专家论为何欧美对华恐慌摩擦倍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